五苓散:中醫千古利水第一方 還能治很多病 可惜太多人不知道!

五苓散源於東漢末年張仲景之《傷寒雜病論》,為太陽病表裡雙解法代表方之一,功效健脾利水,溫陽化氣,歷代被視為經典名方,至今傳承並使用了兩千餘年而不衰,被譽為「千古利水第一方」,臨床上多用其治療與水濕有關的疾病,近現代醫家根據五苓散確切的利尿效果靈活化裁,不但將其用於水濕病症,此方涉及內、婦、兒、皮膚等多種病證,均有良效。

【方劑組成用法】

五苓散用藥精妙,組方嚴謹.其原方為:「豬苓十八銖(去皮),澤瀉一兩六株,白朮十八銖,茯苓十八銖,桂枝半兩(去皮).上五味,搗為散,以白飲和服方寸匕,日三服,多飲暖水,汗出愈,如法將息.」

【方義】

五苓散方中共五味葯,方中重用澤瀉為君葯(即主葯),以甘淡滲濕利水;以豬苓、茯苓為臣葯(即輔助葯),協助和加強利水滲濕之功;以白朮、桂枝為佐葯(即佐助葯),一以健脾而運化水濕之邪,一以溫陽化氣而利水,外散風寒以解表。

《傷寒論》中教導後人服藥后當飲暖水,使表邪從汗而解,良苦用心,可見一斑。諸葯綜合作用,既可健脾運水濕,又可化氣利水濕,全方以利水濕為主,為利水滲濕之代表方,尤宜於水濕內停,膀胱氣化不利者,故水濕內停,膀胱氣化不宣之證,均可辨證運用五苓散。

【經典原文匯要】

1.太陽病,發汗后,大汗出,胃中干,煩躁不得眠,欲得飲水者,少少與飲之,令胃氣和則愈。若脈浮,小便不利,微熱消渴者,五苓散主之。《傷寒論》第71條

2.發汗已,脈浮數,須渴者,五苓散主之。《傷寒論》第72條

3.傷寒汗曲而渴者,五苓散主之;不渴者,茯苓甘草湯主之。《傷寒論》第73條

4. 中風發熱,六七日不解而煩,有表裡證,渴欲飲水,水入則吐者,名曰水逆,五苓散主之。《傷寒論》第74條

5.病在陽,應以汗解之,反以冷水漠之,若灌之,其熱被劫不得去,彌更益煩,肉上粟起,意欲飲水,反不渴者,服文蛤散;若不差者,與五苓散。寒實結胸,無熱證者,與三物小陷胸湯,白散亦可服。《傷寒論》第141條

6.本以下之,故心下痞,與瀉心湯。痞不解,其人渴而口燥煩,小便不利者,五苓散主之。《傷寒論》第156條

7.太陽病,寸緩關浮尺弱,其人發熱汗出,復惡寒,不嘔,但心下痞者,此以醫下之也。如其不下者,病人不惡寒而渴者,此轉屬陽明也。小便數者,大便必硬,不更衣十日,無所苦也。渴欲飲水,少少與之,但以法救之。渴者,宜五苓散。《傷寒論》第244條

8.霍亂,頭痛發熱,身疼痛,熱多欲飲水者,五苓散主之;寒多不用水者,理中丸主之。《傷寒論》第386條

9.假令瘦人臍下有悸,吐挺沫而癲眩,此水也。五苓散主之。(《金匱要略》第十;篇第三十一條)

10.脈浮,小便不利,微,微熱消渴者,宜利小便,發汗,五苓散主之。(《金匱要略》第十三篇第四條)

11.渴欲飲水,水入則吐者,名曰水逆,五苓散主之。渴欲飲水不止者,丈蛤散主之。(《金匱要略》第十三篇第五條) 豬苓十八銖(去皮)、澤瀉一兩六銖、白朮十八銖、茯苓十八銖、桂枝半兩(去皮)。上五味,搗為散,以白飲和服方寸匕,日三服。多飲暖水,汗出愈。如法將息。

【病機和辨證要點】

一是有外邪留表(太陽經表)如左脈浮,如鼻塞流涕鼻癢,身癢眼癢,皮膚病,身體腰背酸痛,肢體不適,兼見水飲內停;

二是有水飲水濕內停,兼見消渴、口渴明顯或者人消瘦(津液不化導致了口渴或者津液不充肌膚);

三是小便不利兼水飲不化或者水飲內停;

四是小便不利,口渴,併兼有胃腸停飲,如飲水胃脹,心下痞滿,甚至嘔吐,腹瀉不止,口水多,心下悸動等;

五是水飲上沖導致了眩暈頭痛癲癇,兼見小便不利;

六是尿頻次多,或有不利,飲水即尿,兼口渴,甚至人特消瘦者。

之前學習《傷寒論》,對於五苓散證的認識,囿於「膀胱蓄水」說,一直誤以為五苓散是一種「利尿劑」。看完此文,才對五苓散的應用有了新的認識。

兩千多年來,其臨床治驗和論述不計其數,如有驗案稱:因夏月濕重,用冷水、涼葯過多,致氣化不利、水濕相結而致小便不利者;也有因脾失健運、氣化不行、水濕阻滯,所致食慾不佳、下肢浮腫、腹脹較重者;尚有用此方治療懸飲見胸滿喘促不得卧者。此方涉及內、兒、皮膚等多種病證,均有良效。

【臨床經驗附識】

1.渴而小便少,或腹瀉,或眩暈,或頭痛,或發熱,或心下痞滿,或臍下悸,或煩躁,或汗出(自汗、盜汗),或水腫,或脫髮,或水痘,或瘡疹,或遺尿者……

2.渴,飲水即吐者。

3.少兒發熱而嘔吐腹瀉者。

4.汗出,渴者。

5.醉酒,舌苔滑膩者。

6.舌苔白厚膩或黃厚膩(其他方證也可見到此舌苔,當隨證治之,治其主證則舌苔自消失,不過,見此舌苔,用五苓散的機會較多)。

7.腹瀉,矢氣多者。

8.多渴多尿,舌苔白滑者。

9.渴,苔白滑者。

10.帶狀皰疹(合小柴胡湯加荊芥、防風)及帶狀皰疹后神經痛(合小柴胡湯加荊芥、防風)。

11.濕疹,滲出液多,痂皮厚者(加薏苡仁)。

12.心下悸,吐涎沫,小便不利,頭眩者。

13.眼病多淚,舌苔水滑者。

14.少兒陰頭水腫,及陰囊紅腫,而小便短澀者(加小茴香)。

15.水土不服,口渴,頭痛,腹脹者。

16.黃疸,用茵陳蒿湯無效者,用五苓散合茵陳蒿湯即效。

17.痛風,苔黃膩者(加黃柏)。

18.滲出性胸膜炎,體弱不任攻瀉者。

19.腸鳴,腹脹,有水濕者。

20.頭痛、面痛(三叉神經痛),舌苔白厚而膩者。

21.面部或四肢的皮膚或黏膜局限性水腫,水腫可移動而出沒,按壓無凹陷者。

22.三叉神經痛(加蜈蚣、僵蠶、全蠍)。

23.偏頭疼,口渴、小便不利者。

24.嬰兒苔癬。

25.眼病,常流淚,渴而小便不利者。

26.眼病,舌苔白膩者。

27.眼病,渴而小便不利者。

28.小兒傳染性軟疣(加薏苡仁)。

29.陰囊水腫(加車前子、木通)。

30.婦人從陰道排出大便者。

31.夜盲症(加夜明砂)。

32.暈車暈船,舌苔潤滑者。

33.心下痞滿,而水入口即吐者。

34.胸脅苦滿,而水入口即吐者。

35.中暑,發熱、頭痛、嘔吐、腹瀉、小便不利、口渴者。

36.疝而腰不能伸,諸葯無效者(加小茴香)。

37.脫髮或禿頭病,口渴、小便不利者。

38.劇烈的三叉神經痛,煩躁,屬陽證者。

39.水腫或腹水,吐涎沫者,屬陽證者。

40.汗多,口渴,小便不利,心悸亢進者。

41.劇烈頭痛,或嘔血,服對證之方不效者。

42.兒童遺尿,口渴,小便不利者(合麻杏甘石湯)。

43.帶狀皰疹。

44.小兒鞘膜積液。

45.兒童腦積水(加荷葉、升麻)。

46.顱內壓增高而頭痛、嘔吐、口渴、小便不利者(加荷葉、升麻)。

47.久瀉,舌苔膩者。

48.久瀉,腸鳴者。

49.腹脹,舌苔膩者。

50.便秘,舌苔黃膩者。

51.腹瀉清水,小便不利者。

52.眩暈,或咳嗽,或吐瀉,舌苔黃膩者。

53.眩暈,渴而小便不利者。

54.腹脹,小便不利者。

55.吐瀉,渴而小便不利者。

56.吐瀉,舌苔厚膩、小便不利者。

57.小兒吐瀉,發搐者。

58.腹瀉,小便不利,舌苔滑者。

59.口渴,小便不利,汗多,心下痞者。

60.頭痛,腹軟弱,腹部有振水音者。

61.頭痛,心下痞滿,但按之軟,有振水音者。

62.頭痛,上腹有振水音,口渴者。

63.頭痛,腸鳴者。

64.痒疹,水瘡嚴重者。

65.汗出而渴,脈浮數,小便不利者。

66.口甘,或口酸,舌苔白膩或黃膩者(加黃芩、黃連、梔子、黃柏)。

67.血糖低,舌苔白膩者(方中白朮改用蒼朮)。

68.不寧腿綜合征,舌苔白膩者(用蒼朮)。

69.五更瀉,舌苔白膩者(用蒼朮)。

70.狂言煩躁不安,渴而小便不利者。

71.斑禿。

72.全禿。

73.少年白髮。

當代臨床上,有用五苓散加減治療腎炎、尿瀦留、腎功能不全、膀胱癌以及流行性腹瀉、肝硬化腹水、胸腔積液、心衰、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眩暈、顱內壓增高、特發性水腫等。還用於治療婦科羊水過多症、妊娠高血壓症與嬰兒腹瀉、小兒鞘膜積液、小兒神經性尿頻及關節腔積液、淋病合併睾丸炎、中心性視網膜炎、青光眼等多種病證,均獲得了較滿意的治療效果。

臨證時,因方藥性偏涼,應時時顧護脾胃之氣,同時應根據兼挾之症,靈活加減,遣葯療疾;正如李中梓《醫宗必讀·用藥須知內經之方法論》載:「病無常形,醫無常方,葯無常品。順逆進退,存乎其時;神聖工巧,存乎其人;君臣佐使,存乎其用。」故開方遣葯時,尤須準確辨證,靈活化裁,常有良好效果。

為道中醫小編提醒:以上內容僅供參考與學習,不能當做私自用藥的參照,請在專業醫生指導下用藥。 感謝閱讀! 本文部分圖片來自網路,如有侵權請聯繫我們。

你可能會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