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哲學傳統文化,箕子五行與《黃帝內經》五行學說

五行學說是先秦陰陽說的補充和發展,言其發展了陰陽說,是因陰陽說偏於宏觀、籠統;五行說則較具體而抽象。五行說滲透入《黃帝內經》后便成為陰陽五行學說,此即論陰陽有五行,言五行有陰陽。

作為哲學名詞的五行概念,首見兵家箕子的「五行說」,文獻最早載入的是《尚書·洪範》。五行生剋的說法,見於先秦兵學與中醫學的跨學科著作《管子》,其後是《孫子兵法》的「五行無常勝」說,曰:「五行無常勝,四時無常位,日有短長,月有死生。」(《虛實篇》)再後為《孫臏兵法·奇正》,論五行「有勝有不勝」,基本保留了《孫子兵法》的無常勝說。

《黃帝內經》在接受陰陽說的同時也引進了五行說,這是因為五行說能較能客觀地反映自然界萬事萬物的變化。如《素問·六節藏象論》曰:「草生五色,五色之變,不可勝視;草生五味,五味之美,不可勝極。這裡舉「草」說明事物在變化,當時軍事學上亦有這種思想。例如《孫子兵法》也是以「色不過五,五色之變,不可勝觀也;味不過五,五味之變,不可勝嘗也」(《勢篇》),說明用兵之法應當像自然界那樣要善於變化。

Advertisements

作為木、火、土、金、水的五行,從理論到實踐,兵家實際上已有應用。《孫子兵法》有《火攻篇》,《孫臏兵法》又增入水攻的內容,水與火都是五行之一。行,即是運動的意思,說明兵家運用五行體現戰爭的動的態勢。用兵之法,有所謂「水來土掩、兵來將擋」,也體現了五行說的內涵。

自五行之說盛行之後,各家著作每多機械搬用以湊合成數。如《孫子兵法》中言將有「五危」(《九變篇》),「火攻有五」(《火攻篇》),「知勝有五」(《謀攻篇》),「聲不過五」「色不過五」「味不過五」(《勢篇》);《孫臏兵法·地葆篇》還有「五草之勝,五地之勝,五地之殺」;中醫學則有五臟五官、五竅、五方、五音、五運、五氣、五味等等。

《黃帝內經》認為五行說有常有變,要根據具體問題作具體分析,最後以實際表現為準。《黃帝內經》中雖有大量篇幅介紹運用五行學說來推算氣候變化的公式,但也並非將其看作一成不變。誠如《素問·氣交變大論》曰:「善言天者,必應於人;善言古者,必驗於今;善言氣者,必彰於物。

Advertisements

張仲景書稱五行為「五常」(《金匱要略·臟腑經絡先後病脈證第一》),但比較靈活,不再以五成數機械使用。如在分析邪之致病時,言其因有三,統計疾病分類方面:陽病十八,陰病十八,五臟各有十八,合為九十病。人又有六微,微有十八病,合為一百零八病,五勞七傷六極,婦人三十六病因不是六氣所感,尚不包括在內,這是古代意識對疾病分類的一種計數法, 雖有「五臟、五勞、五邪」等名稱,度其意不在於關合。

無論是陰陽學說還是五行學說都是在我國古代樸素的唯物主義辯證法基礎上形成的,對中醫理論具有一定的指導價值,但是由於時代的限制,不可避免地具有一定的局限性,在實踐中應該靈活運用,不可拘泥。

Advertisements

你可能會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