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是醫生依賴儀器,是儀器依賴醫生

電影《極樂世界》中能診斷和治療一切疾病的醫療床,只能是一種科學幻想

「醫生越來越依賴儀器」,「離了儀器醫生就不會看病」,是經常能夠聽到的人們對醫生的抱怨。過度依賴儀器,乃至忽略了醫生基本功的培養,造成漏診誤診卻是當前醫療實踐和醫學教育的一個問題,但卻不能因此輕視了儀器和設備發展的重要性。

按照中學馬克思唯物史觀的思想,生產工具是生產力的主要標誌,如果把醫療活動當成生產,那麼各種醫學儀器就是我們的生產工具,包括檢驗、檢查技術和設備、手術器械、植入性醫療器件等等。可以說,一個地區、醫院乃至醫生個人的醫療水平,大致與常備和使用的儀器數量和複雜程度成正比。打個比方,看一個醫院的水平,就看這個醫院的病人身上插管的數量和部位的多樣性就行了。

Advertisements

不僅是同一時期不同醫院的橫向比較,同一個醫院同一個醫生的縱向比較也可以反映儀器的重要性。最近感嘆自己還是實習醫生的時候,當時醫院的消化科能夠數量進行胃鏡檢查的基本只有主任一人,當時覺得自己什麼時候能熟練做胃鏡了,就可以衣食無憂了。而過了十來年,目前胃鏡已經是多數醫院消化科的低年資住院醫生的基本功了。相應的,很多之前需要開刀手術的疾病,如今簡單的胃鏡就可以完成。胃鏡十年前和現在的差別並沒有很大,是靠醫生技術的熟練才得以推廣。其他很多儀器設備也是如此,沒有醫生水平和技術的提高,儀器自己是不會去治療疾病的。

上面的例子是治療方面的,至於儀器在診斷疾病方面的功能,也離不開醫生。首先,疾病的種類是非常複雜的,如今對疾病的本質認識遠超過單純通過語言交流和物理查體所能認識的層面,大多已經到達了細胞和分子水平。這麼複雜多樣的疾病,不可能用一個檢查就全部分析出來,即便考慮是癌症,還要知道是哪個部位的癌症,知道哪個部位的,還要知道癌症的分期、惡性程度。檢查如何選擇,是由醫生來確定。如果沒有醫學知識,把醫院的所有檢查像超市一樣擺在你面前,必定是無所適從,就像突然把人扔進一個全是外文字母的宇宙飛船一樣。檢查結果出來,也是由醫生來解讀。很多在病人看來驚悚無比的檢查結果,可能對醫生來說毫無價值,常見的如普通查體X線報告的「肺紋理增多」,和胃鏡檢查中的「胃竇粘膜充血水腫」。同樣也有很多讓醫生如臨大敵,但往往病人覺得不必大驚小怪的檢查結果,比如高鉀血症。

Advertisements

不光是儀器的使用和解讀離不開醫生,儀器的進步和發展也離不開醫生。首先,醫生最知道什麼樣的儀器革新最有價值,也就最有市場。有些企業在開發新儀器時過度追求「高大上」,沒有仔細調研醫生的臨床需求,儀器開發出來以後無人問津。其次,很多醫生自己就動手能力很強,不少新儀器就是醫生親自參與發明的。

所以,總的來說,不是醫生依賴儀器,而是儀器依賴醫生。完全脫離醫生能夠自己看病治病的儀器,還只能出現在科幻電影和小說中。

歡迎關注我的微信公眾號(LCQ_Gastro)。

Advertisements

你可能會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