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拓斯珠寶」清朝時期珠寶首飾 ( 公元1636~1911年)

曾在宋代建立過金朝的女真族被元滅掉以後,經過了三百多年,在十六世紀末勢力又逐漸發展起來,這個中國古老的民族即現今滿族的前身。

隨著女真族各部發展,統一的趨勢成為當時各部人民的共同要求。當時努爾哈赤為首的建州最為強大,他統一了女真各部,設立了八旗制。公元1616年在赫圖阿拉(今遼寧新賓)建立后金政權,停止了向明政府納貢。1626年,努爾哈赤之子皇太極繼位(後為清太宗),改女真為「滿州」,改國號為清,並仿照明朝的各種制度進行治理。公元1644年,清軍攻佔了北京,結束了明朝的統治。清朝的皇帝福臨(清順治帝),從瀋陽遷至北京成為全中國的統治者。

清王朝前期仍然是中國歷史上一個較為強盛的時期。清帝入京以後曾在服飾上做了一系列的規定,除了禁止滿漢通婚外,規定漢族男子要穿滿族服裝,還要剃頭留辮,即把前面的頭髮剃去,腦後留一條長辮,而漢族女子的服裝和習慣聽其自便。另外,滿族女子不得穿漢族服裝或採用漢族女子纏足的習俗。

一、頭飾

(一)金珠玉聚的帝后冠飾

清朝時,在女子服飾方面,滿漢的習俗差別較大,特別是鳳冠。滿族的清代后妃在參加朝廷慶典時都戴朝冠,這種朝冠也是一種鳳冠,它與宋明時期的鳳冠完全不同,具有典型的滿族風格。《大清會典》中記載:清代皇后的朝冠,冬天用黑色貂皮、夏天用青絨製成一頂折檐軟帽,上覆以紅緯,在帽子正中,還迭壓著三支金鳳,每支金鳳的頂部,各飾一顆珍珠,有的還飾有東珠、貓眼石等。紅緯四周綴有七支金鳳凰,另在冠后飾一長尾山雉,翟尾垂五行珍珠等,真可謂集珠寶之大全了。它的樣式,在《清代帝后像》中有十分具體的描繪。同漢族的皇族一樣,這種鳳冠又因地位的不同而有差別。如皇后至貴妃的朝冠,東珠頂都是三層,珠緯上金鳳七支;妃和嬪的東珠頂則為二層,金鳳五支。而清朝皇帝的冠相對較為簡單,但冠頂的裝飾卻華麗異常。所謂冠頂是指在金冠帽頂部的裝飾,它的製做多採用錘鍱、鏤刻、鑲嵌等多種手法。如現今我們能夠看到的「嵌東珠皇帝朝冠頂」、「嵌寶石金冠頂」等,極為華美,其精美程度超過了歷史上任何的朝代。

嬪妃與命婦的各式鳳冠也豐富多彩。由於清代命婦的禮服承明朝的制度,以鳳冠、霞帔為之。再加上中原民族原有的戴鳳冠的習俗,鳳冠的製作,除了在規定的範圍內,工匠們又匠心獨具,使其並不亞於帝后的寶冠。如在江蘇豐縣李衛墓出土的一件金鳳冠,集錘鍱、炸珠、鏤刻、焊接、隱起、鑲嵌等各種工藝於一體,把海天描繪得熱鬧非凡,喜氣洋洋。而現藏於江蘇省鎮江博物館的鳳冠,則顯得玲瓏別緻。這兩種鳳冠都具有漢族的風格特點。

(二)滿族婦女的頭飾——鈿子

清代滿族的皇后、貴妃頭飾中,穿吉服(一種禮服)時,有時不戴吉服冠,而戴「鈿」,俗稱「鈿子」。這裡所說的鈿子,並不是指漢族婦女用來裝飾髮髻的花鈿或寶鈿,而是滿族貴婦穿吉服袍時戴的一種綴滿花飾的帽子。

鈿子在平時並沒有什麼裝飾,但在遇到值得慶賀或重要的祭祀日子裡,身著禮服的嬪妃頭上就要戴具有裝飾性的鈿子相匹配,成為珠翠裝飾的彩冠。它的製作,一般是用金屬絲及絲帶等編成內胎,正面呈扇形、綴點翠、料珠、寶石等花飾。清宮的鈿子大致分為三種。

其一,整個冠子用固定的嵌件裝飾組合成眾多圖案的鈿子。如「清點翠珠寶喜字鈿子」,以金屬做胎,黑緞為罩,上面裝飾著紋飾複雜的點翠紋樣,看上去像藍色的底子,再用紅珊瑚米珠串成雙喜字排列鈿上,並在每一個雙喜字的中間嵌一顆珍珠。頂上一排花蕾,象徵繁花似錦,鈿的下面又有珍珠流蘇。很明顯,這是一頂專為宮中大婚場面而佩戴的鈿子。

其二,用數件鈿花,在空曠的鈿架上按照自己的喜好進行調配安插,組合成完整的鈿子。

其三,鈿花的主要部分固定在鈿架上,佩戴時依其出席場合的不同需要,再親自裝點其它所需要的鈿花,隨時可以組成一件完整的鈿子。故宮藏清代后妃首飾中的一件鑲珠翠青鈿子就屬於這一種,它的上面已經固定了最主要的鈿花,主人可以根據場合的不同和自己的喜好再在上面插上其它的鈿花裝飾,如「銀點翠嵌米珠壽字鈿花」就是在祝壽場面插戴的鈿花。由於它的隨意性很強,因此深受貴婦們的喜愛。

這些不同種類的鈿子因扇形中央圓形花飾或三或五或七不同,故又有半鈿、滿鈿、鳳鈿之分。其中,孀婦和年長的婦女因不需要有太多的裝飾多用半鈿,鳳鈿只有新婚婦女所用,其它皆用滿鈿。

早期的鈿子是個箕形的框架,上面只插戴一些簡單的飾物。清代坤寧宮夕祭的薩滿太太的頭上,到溥儀出宮為止一直戴著這種鈿子。旗人婦女俗稱她的鈿子為「糞箕子」。到了清朝晚期,穿吉服袍褂以鈿子代替吉服冠,種種美麗的鈿子才開始流行起來。自皇后至品官命婦都很喜愛這種冠飾,這時的鈿子也都裝飾得十分華麗,除各種製作精良美麗的鈿花外,上面還插戴許多金玉珠寶的飾物以及絨花、絹花等。清代的西太后、瑾妃都有穿團龍褂戴鈿子的照片。

(三)男子官帽上的頂珠與翎管

清代的男子服飾帶有明顯的滿族風俗,其中清朝官員的「頂」就別具特色。

「頂」是指清官員帽子上的頂子,它是區別官階品級的重要標誌,分為朝冠用和吉服冠用兩種。而「頂珠」則指在帽子的中心部位,鑽有一個五厘米直徑的圓孔,並從帽子底部伸出一根翎管,然後將紅纓、銅管及頂珠串聯,再用螺紋小帽旋緊,從而起到一種裝飾和連接紅纓的作用。當時的統治者以頂珠的顏色和質料來反映官階品級:一品官的頂珠用紅寶石;二品官為紅珊瑚;三品官為藍寶石;四品官用青金石;五品官用水晶;六品官用硨磲;七品官用素金;八品官用陰文鏤花金;九品官用陽文鏤花金。

而翎管則是清朝官員帽頂上插翎子(毛)用的。在昭槤的《嘯亭續尋》中說:「凡領侍衛府員、護軍官、前鋒官、火器官、鑾儀衛滿員五品以上者,皆冠戴孔雀花翎,六品以下者冠戴鶡羽藍翎,以為辨別。」於是翎子即成為光榮體面的官品標誌,甚至還視花翎上「目暈」來區分尊卑,有一、二、三眼的差別,並以三眼為貴。義大利人潘廷章所繪的兩名少數民族的清朝官員,就是頂戴花翎的形象。

翎管是一根兩寸長短的小圓棍,上有一個鼻兒,橫鑽一孔,孔中套環,環上加環,然後用一個小螺絲固定在帽頂上。上部有小部分實心,往下大部分中空,底面和煙嘴的口相同,可從口內插進翎根,翎子垂在帽后。當皇上大喊「摘了他的頂戴花翎」時,只需摘掉翎管和翎毛便可,並不是摘掉整個官帽。

在清朝,不同材質的翎管也代表不同的官階品級,如正一品的皇族和正二品官員的翎管,都是珍貴的紅珊瑚或金黃色琥珀,正三品的翎管多為翡翠和上好的羊脂玉,從三品的則為青玉,再往下四品五品所用的材料就是一些雜玉漢白玉或黃銅之類了。在當時,清朝官員的翎管除六品以下只准用紅玉外,文武官員都是用各類寶石。最時髦的是用翡翠玉製成的翠翎管。在《清稗類鈔·豪侈類》中說榮祿:「所用翡翠翎管表裡瑩澈,自外視翎毛纖發畢睹,蓋玻璃翠也。價值一萬三千金。」

(四)旗髻(清代滿族婦女的假髻)

在道光以前,滿族婦女梳髻,一般多在髻中插上一個筐架,俗稱架子頭。得碩亭《草珠一串》詩中:「頭名架子太荒唐,腦後雙垂一尺長。」詩下自註:「近時婦女,以雙架插髮際,挽發如雙角形,曰『架子頭』。」從傳世圖畫來看,這時期的旗髻還沒有脫離真髻,體積也不很大。清朝中期,是史稱乾隆盛世的黃金時代。處在中國最高地位的皇宮,時常收到各種珍寶和名貴首飾。這在很大程度上刺激了清初時宮中以「節儉為本」的後宮嬪妃們追求美的心理,於是她們儘可能的將美麗的珠寶展現出來。當然髮髻的裝飾是最重要的,但要將數量可觀的首飾戴在頭上,以前的「小兩把」式髮髻就顯露出了許多不足之處。如「小兩把」頭比較低垂,幾乎挨到耳根,髮髻較松,稍碰即散。於是一種新的梳頭工具「發架」應運而生。最初的發架材料有木質,也有鐵絲擰成的,看上去形似橫著的眼睛架。到了咸豐以後,其髻式逐漸增高,「雙角」也不斷擴大,進而發展成一種高如牌樓式的固定飾物,這種飾物已不再用真頭髮,純粹以黑色綢緞做成,戴的時候只要套在頭上,再加插一些絹花即可,俗稱「兩把頭」,或稱「大拉翅」。這種形式,在當時的滿族婦女中極為流行,一時成為滿族婦女服飾的標誌之一。在大量的傳世圖像中可以見到它們的樣式。而這一時期的漢族婦女,高髻逐漸減少,戴假髻的現象極為少有。

二、滿漢婦女的髮飾

(一)宮廷滿族貴婦的髮飾——扁方

滿族婦女梳理頭髮時,先固定頭座,再放上發架。還要在頭髮上抹上梳頭油或用一種刨花泡成有粘性的水,使頭髮不至散亂,再把頭髮分成左右兩把,交叉綰在發架上,中間橫插一枝固定頭髮的扁方,插在發架上的兩個孔內,然後用髮針把發捎和碎發固定牢,這樣一來,戴什麼樣的首飾都不至於松落下來,整個髮髻梳起來像是個待飛的燕子。同時,扁方也就成為滿族婦女梳兩把頭時最主要的首飾。在載濤、鄆寶惠合編的《清末貴族生活》一書中:「滿族女子平時梳『兩把頭』式樣簡樸。皆以真發挽玉或翠橫『扁方』上。」它一般長32至35厘米之間,寬4厘米,厚不足1厘米。呈尺形,一端半圓,一端似捲軸。梳「叉子頭」或「大拉翅」,都可起到橫向連接的作用。

清代后妃戴的扁方質地有金、銀、翠玉、玳瑁、伽楠香、檀香木等。它的製作方法有金累絲加點翠、銀、鑲嵌寶石、金鏨花、玉雕等多種多樣。在僅一寸寬的狹面上,製做出花鳥魚蟲、亭台樓閣、瓜果文字等精美圖案。后妃們戴扁方,還在兩端加以花飾,有的還在扁方一端的軸孔中垂一束穗子,走起路來,步步搖動,很有步搖的意思。現今留存下來的扁方有很多,在故宮藏清代的后妃首飾中有金鑲珠寶扁方、白玉嵌珠寶扁方、金鑲珠寶鏤空扁方、翠鑲碧璽花扁方等等。

扁方的尺寸有大小之分,小尺寸的扁方一般是在遇到喪事,妻子為丈夫戴孝時用。這種場合,婦女們便放下「兩把頭」,頭上插一個三寸左右的骨質小扁方,若兒媳為公婆戴孝,則要插一個白銅小扁方,以示區別。

皇家女子頭上梳著兩把頭,插戴上貴重的首飾,上身直立,挺胸收腹,較高的頭飾無形中也使婦女的身材比原來高出許多。腳上穿著高靴,走起路來,似有節奏。脖梗不能左右搖晃,來回擺動,樹立了封建社會婦女行為規範的最佳形象。

(二)各族婦女都喜愛的簪釵

清代滿族婦女的髮髻首飾除了扁方外,必須同時插戴的還有「頭正」、「頭圍子」、「大頭簪」、「耳挖子」等。其中只有「頭正」作為重要的裝飾形的飾物,戴在前額的正中。它可以是一支珠花,也有時是個絨絹花。清宮中后妃們戴的這些首飾卻是件件製作精美。特別是簪,其傳世實物極多,分為實用和裝飾兩種。實用形簪多為素長針形,質地多為金銀銅等,在盤髻時起到固定頭型的作用。

而裝飾型簪多選用質地珍貴的材質製成精美的簪頭,專門在梳好髮髻后插在明顯的位置上。這種漢族婦女喜愛的頭飾也得到清宮后妃們的垂青。一些漂亮的花簪,俗稱為「矗枝花」、「扒枝花」、「壓鬢花」,所謂「矗」、「扒」、和「壓」都是就它們插戴的方式和位置而言。

從整體來看,當時的發簪大致分為三種:第一種是長簪,以材料來區分有金簪,如吉林通榆清公主陵出土的一對發簪,以金絲編成,簪首作松、竹、梅,寓意為「歲寒三友」。這種形狀較長的簪實用性強,所以其簪首較小,但不乏精美。這類長簪還有許多是以玉和珊瑚等製成的。現藏故宮的「白玉一筆壽字簪」,是用一塊純凈的羊脂白玉雕成一筆寫成的「壽」字,簪挺就是壽字的最後一筆。類似的還有以整件碧玉製成的碧璽翡翠簪,碧玉上還鑲嵌有紅色寶石。

而用多種材料製成的長簪,簪首的裝飾豐富多彩。如一些花形的簪,花朵狀的簪頭比較大,簪頭以不同粗細的銅絲做成花葉枝叉,再用寶石做成花瓣,花蕊的底部鑽上小孔,穿進細銅絲,繞成彈性很大的彈簧,輕輕一動便搖擺不停。而以動物飛禽為表現內容的蟲草簪,也多用這種方法製成,使飛禽的觸角、眼睛、植物的枝葉如輕風吹動一般,讓人心動。其中以蝴蝶、蜻蜓簪居多。

第二種為珠寶花簪。這種簪一般多插戴在髮髻的重要部位。在故宮藏清代后妃首飾中和許多民間留存都有許多傳世佳作。

第三種是最為精美的翠羽簪,這種用翠鳥的羽毛,經過「點翠」製作而成的簪,到了清代被製作得更加精緻。由於翠鳥的羽毛顏色本身就十分鮮艷,再配上一層金邊,由此產生出更加華麗的效果。

在清代,清政府規定,漢族婦女不能成為清宮中的嬪妃,所以漢族婦女的首飾多屬於民間。婦女們仍保持著具有悠久傳統的鳳形頭飾,由於它製作精美和較強的裝飾作用,所以一般被戴在婦女髮髻正中,成為整個頭飾中最主要的首飾。這種飾物多被做成一隻展開雙翅的鳳凰,口中銜有珠串,人動則珠串搖動。漢族婦女將它戴在髮髻正中,左右兩邊的發間再飾以花鈿,滿族婦女也多裝飾在發架或帽子正中。

在清朝,漢族婦女崇尚清雅的裝飾。清代的學者李漁還對當時婦女的首飾佩戴提出了各種倡導,在他的《閑情偶寄·聲容部》一書中寫到:女子只需有一簪、一耳環就可以陪伴自己的一生,但這兩件飾物不能不求其精美。富貴之家,可以多買一些金玉、牛角之類和各種規格樣式的簪,戴時可以經常變換,或者數日一換,有時一日一換也未嘗不可。貧賤之家,沒有能力購買金玉的,寧可用骨角製做的,也不要用銅錫製作的;骨角製品不僅耐看,做得好的甚至與犀貝製品不相上下。銅錫製品不僅不雅,還有可能損害頭髮。對於簪的顏色,宜淺不宜深,這是因為淺色可以把頭髮襯得更黑一些。簪子以玉質為上,犀角偏黃色的或密臘偏白色的次之,金銀制的又次,瑪瑙琥珀均不可用。簪頭的形狀用一種事物的形象較好,比如龍頭、鳳頭、如意頭、蘭花頭等。從這些記述可以看出當時文人們對婦女首飾的看法,這種提倡清淡的裝束影響了一些人,也使許多婦女只喜愛一簪、一珥或一枝小小花鈿的清雅裝飾。如較為年長的婦女、文人之家的女子和崇尚清雅的貴族女子。

但是美麗的頭飾還是為更多的婦女所喜愛,她們多為貴族和生活富裕的階層。現藏南京博物館清代任熊所繪《瑤宮秋扇圖》中的仕女,衣著華麗,頭上裝飾著豐富精美的簪釵花鈿,展示了典雅優美的女性形象。而在一組表現宮廷女子畫像的繪畫中,則較為真實的向我們展現了清代貴族婦女的裝飾。這是一組皇宮中嬪妃的《行樂圖》,畫中的嬪妃為了消磨枯燥乏味的時光,打扮成漢族裝束的才女仙人,並由畫家描畫出來。她們的髮髻上有裝飾的發簪,髮髻下又有襯托髮髻的精美花鈿。

(三)花鈿與結子

清代的滿漢兩族婦女,髮髻上花鈿使用極多。漢族婦女大都在髮髻頂端、髮髻周圍或兩鬢插戴精美的花鈿。這種花鈿與以前唐宋時期的花鈿差別較大,從前花鈿較小,而且大都一樣數件,裝飾在髮髻上。這時的花鈿,一般只是一件,表現的內容多為花卉,個體較大,製作精美,具有很強的裝飾作用。這類裝飾在敘述簪釵首飾的圖片中經常可以看到,往往是在簪釵之下襯以花鈿。現藏於江蘇無錫市博物館內的清代繪畫《李清照小像》中,女子側面鬢髮上的一朵花鈿,就是這類花鈿的典型代表。而滿族婦女則稱這種花鈿為結子。它的使用極其廣泛,既可以用在鈿子上作為裝飾,又可單獨裝飾各種頭飾。清宮后妃的這種飾物被製作得相當精美,珍珠與點翠是必不可少的首選材料。

(四)漢族的步搖、滿族的流蘇

漢族婦女中傳統的鳳鳥形步搖,仍然為婦女們所喜愛。而流蘇則是滿族貴族婦女對步搖的一種稱呼,是她們梳「叉子頭」、「大拉翅」的必備之物。流蘇的形式多樣,在其頂端有龍鳳頭、雀頭、蝴蝶、蝙蝠等,有的還口銜垂珠或頭頂垂珠,珠串有一、二、三層不等。這種貫珠下垂的,又俗稱帶「挑」。

現存的清代流蘇多為皇宮中嬪妃的飾物,在北京故宮珍寶館現存的一件「銀鍍金點翠米珠雙喜字流蘇」,是同治帝大婚時皇后戴過的。流蘇頂端是羽毛點翠如意雲頭,雲頭不平行,綴著三串長珍珠,每串珍珠又平行分為三層,層與層之間用紅珊瑚雕琢的雙喜字間隔,底端用紅寶石做墜角。整個流蘇長26.7厘米,戴在髮髻頂端,珠穗下垂與肩平,是流蘇中最長的一件。清宮珍藏的流蘇中以」鳳銜珠滴「形式最多。如一龍一鳳對峙的稱為「龍鳳呈祥」,雙鳳對立的稱「彩雲飛」,牡丹花與鳳凰的是「丹鳳朝陽」、「鳳穿牡丹」等各種吉祥名稱。而以喜慶福壽為內容的也佔有一定的數量,如「銀鍍金吉慶流蘇」、「銀鍍金壽字流蘇」,此外還有別具一格的銀鍍金燈籠流蘇。等由於這類流蘇的墜飾比較沉重,所以一般它的簪針較長,以便牢固地插在髮髻中。

(五)簪花風俗

1. 文人提倡的簪花

簪花之俗在唐宋時期發展到了一個高峰。到了明清時期又極流行,並很崇尚插戴鮮花。就連清代學者李漁在他的《閑情偶寄·聲容部》中也有專門的論述。他認為婦女之飾除簪珥之外,所當飾鬢者,莫妙於時花數朵,它與珠翠寶玉相比不僅只是雅俗的判別,而是鮮活與死氣沉沉的不同。有詩說「名花傾國兩相歡」,不僅佩花的人自己高興,觀看戴有鮮花的麗人也使觀者欣悅。他還認為,無論貧、富之家,若「屋旁稍有隙地,亦當種樹栽花,以備點綴雲鬟之用。他事可儉,此事獨不可儉」。女子一生青春幾何,為何不讓她們盡情享受美好,熱愛生活呢。關於花的顏色與戴法,他也有自己的一套理論,如「時色之花,白為上,黃次之,淡紅次之,忌大紅,尤忌木紅。玫瑰,花之最香者,而色太艷,止宜壓在髻下,暗受其香,勿使花形全露,全露則類村妝,此村婦非紅不愛也。花中之茉莉,舍插鬢之外,一無所用。可見天之生此,原為助妝而設,妝可少乎?珠蘭亦然。珠蘭之妙,十倍茉莉,但不能處處皆有,是一恨事」。

在這裡談及李漁的觀點是因為這種觀點在當時很流行。賣鮮花的小販隨處可見,珠蘭、茉莉成為佩花女子的首選鮮花。在一些風俗畫中,就有很生動地描繪兜售珠蘭、茉莉鮮花的情景。在清代的戲曲繪畫中,頭戴各類花飾的女子也總是顯得分外動人。而當時的戴花者並不限於女子,男女老少皆可佩戴,在當時的繪畫中有不少插花老翁的形象。任熊《臨陳洪綬鍾馗圖》中,畫家把鍾馗描繪成一位普通老翁,在他的耳畔插一簇鮮花,憑添無限生趣。而任熏的冊頁《人物圖》中的一幅,是描寫主僕二人從野外採菊歸來,興緻勃發,老翁鬢插鮮花,情趣盎然。畫中所描繪的都是當時生活的真實寫照,佩戴鮮花成為人們生活中不可缺少的樂趣。在《紅樓夢》中也多次提到賈母等老年婦女簪花的情景。以古觀今,現代的人類是多麼的拘謹和缺少與自然融合的樂趣。

2. 宮廷中滿族貴婦的頭花

明清時期的假花也很盛行。這時的假花製作得也更加精緻,種類繁多。不論是漢族女子還是滿族女子,頭上插花是不可缺少的。其中,頭花是清宮后妃梳「叉子頭」、「大拉翅」髮髻的主要首飾,大多以珠寶鑲嵌而成。清宮后妃喜戴頭花,但因花朵很大,覆蓋面也大,便把它戴在「兩把頭」正中,顯得十分富麗堂皇。這種頭花既有裝飾髮髻的作用,也可顯示其身份地位。在慈禧的許多畫像和照片中都能見到她髮髻高聳,頭戴大朵頭花。

慈禧不但喜歡珠寶頭花,還喜愛戴大朵的絨制頭花。因為「絨花」與滿語中的「榮華」近音,因此清宮后妃一年四季都頭戴絨花,甚至連宮中侍女也要在鬢邊戴一朵剪絨的紅絨花,以求吉祥。在皇宮中,戴絨花還要適時應季,《宮女談往祿》中講述慈禧上朝前「戴上兩把頭的鳳冠,兩旁綴上珍珠絡子,戴上應時當令的宮花,披上彩鳳的鳳披」。所謂「應時的絨花」是專門指定的幾類花,如:立春戴絨春幡、清明戴絨柳芽花、端陽日戴絨艾草、中秋戴絨菊花、重陽節戴絨茱萸、冬至節戴葫蘆絨花等。

3. 倍受歡迎的「像生花」

戴花受到婦女們的喜愛,所以妝花的生產也十分繁榮,尤其是蘇吳地區出產的妝花,物美價廉倍受歡迎。由於它們被製作得極像真花,人們稱它為「像生花」。在李漁的《閑情偶寄》中也有:「近日吳門所制像生花,窮極精巧,與樹頭摘下者無異。純用通草,每朵不過數文,可備余月之用。絨絹所制者,價常倍之,反不若此物之精雅,又能肖真。」可見此地區生產的假花,已經達到了可以亂真的程度。

4. 燈球

在許多表現清代的繪畫中,常見有一種絨球髮飾,在各類文獻中較少提到,但它卻是假花中的一種,它的顏色各異,惹人喜愛。這種花飾其實在宋代就已有,稱為「燈球」。清代楊柳青年畫中的一幅《金玉滿堂圖》中,女子的髮髻上除戴有鮮花外,還戴有這類「燈球」的絨球花,十分突出顯眼。同樣的裝飾在清代的繪畫中較為常見。

(六)漢族婦女的發罩

清朝後期,漢族婦女梳高髻的現象已經十分少見,已婚的婦女往往把頭髮挽在後腦勺上,叫做「纂兒」,為了固定髮髻壓住盤好的髮辮,就要使用一些如髮針、發簪、老瓜瓢、發繩等飾物,但最重要的是那種罩在腦後的發罩。它既為實用品又為裝飾品,形狀多為圓或橢圓形,正面呈弧形。使用時將美麗的發罩扣在腦後的髮髻上,這樣一來既可束住頭髮,又有美化裝飾作用。當時的發罩圖案精美,貴重的多用點翠的方法制出牡丹花等各種花卉,花蕊、枝葉、花蕾等都盡求工緻,更多則用銀、銅、鐵等製成。德國人施特拉茨於1892年晚清光緒年間拍攝的一位中國女子側面像,就是頭戴發罩的打扮。這種發罩直到二十世紀五六十年代還有少量可見,多呈黑色鏤空並飾有圖案,為老年婦女所專用。我最後一次見到是1987年,在大學的宿舍中,同屋的女生覺得好看,買來玩的,從那以後再沒有見到。

三、耳飾

無論滿族漢族,戴耳墜的現象十分普遍。當時富貴之家的婦女,一人擁有幾十乃至上百副耳墜。佩戴時視季節場合而定,講究者還會與衣服的顏色、紋樣相配套。為求方便,佩戴者一般無須取下耳環,只要更換底下的墜飾即可。這種耳飾,在漢族婦女中使用的較多。耳環下的墜飾也被做成各種有趣的形狀。比如有用真實的胡桃作為墜飾的,還有用14k金做成鳳凰鳥籠形的,製作工藝達到了很高的水平。

小巧的丁香兒仍是女子極為喜愛的耳飾。清·楊晉《山水人物圖卷》中的梳松鬢扁髻的婦女,她的耳畔所戴的就是此類丁香兒像。

而在清朝的皇宮中,滿族婦女有一耳戴三件耳飾的傳統習俗,並且稱環形穿耳洞的耳飾為「鉗」,皇后、后妃在穿朝服時均一耳戴三鉗。清宮廷畫家朗世寧畫的油畫《慧賢貴妃》中就有真實細緻的描繪,這三件耳飾均為明朝宮廷中流行的葫蘆形耳飾。

到了後來,這種風俗逐漸減弱,皇宮貴婦也只飾一對耳墜,耳飾的製作也更加華麗精巧。如清隆裕皇后的「赤金嵌珍珠耳墜」,以金地為主體,耳環部分鑲嵌用翡翠雕刻而成的葡萄葉,墜飾部分又用金制的小花葉襯托著七粒不規則形狀的小珍珠組成的葡萄,每顆珍珠的底端還嵌有金珠狀墜角,色彩清麗淡雅。另一件「金鈿絲嵌東珠龍首耳墜」則華美而精緻。還有「金嵌珠翠寶石花卉耳環」更是將珠寶的鑲嵌與色彩的組合搭配得完美無缺。

皇宮中嬪妃耳飾的實物傳世的極多,所使用的材料也都是珍貴的寶石、翡翠、美玉、珍珠、珊瑚等,再飾以金銀,小小耳飾也可謂集珠寶之大成了。

這一時期,富裕人家婦女的耳飾通常用銀、銅製造,外層鎏金。材料雖不如皇宮中的珍貴,然而在造型和裝飾手法上,卻很有獨到之處。如江蘇泰州博物館收藏的一對耳飾,以銀製成,外表鎏金,在穿耳的圓環下部,掛一個精緻的花籃,花籃周圍還有若干串尖角狀飾物下垂,整件飾物均貼有翠羽。其工藝與造型都是無可挑剔的。那些流傳至今的民間耳飾製品,其中不乏精美之作。

四、項飾

(一)清代官階飾物——朝珠

清朝官服中的朝珠是品官懸於胸前的飾物,它是由念珠演變而來的。念珠是早期盛行於蒙古與西藏的密宗喇嘛教徒使用的一種宗教物品,後來才擴大到佛教徒。而清朝的滿州人也信喇嘛教。當蒙古或西藏地區的達賴、班禪等宗教領袖圓寂或清帝皇後生日等重大的典禮時,都要進貢念珠,這些念珠大多是由蜜臘、琥珀、珊瑚等珍貴材料串成的。清朝的皇室貴族十分喜愛這些經高僧作法祈福過的念珠,隨身配掛當做護身的吉祥物。久而久之,佩戴它成了一種風氣,後來清朝的皇族把它進行改進,變簡為繁,使之逐漸成為宮廷服飾中特有的佩飾,這時它的名字才叫「朝珠」。

朝珠與念珠在外形上極為相似,都是由108粒珠子貫穿而成,但朝珠較為複雜,多了佛頭、記捻和背雲。朝珠的珠串27粒中必間隔一粒不同質料的珠子,稱為「佛頭」,四個佛頭內有一個是三個眼的,跟三眼佛頭連在一起的半個葫蘆叫「佛頭嘴」。「記捻」和「背雲」則是從珠串本身分支出的珠子或絲絡,一串朝珠有三條記捻和一條背雲。

朝珠並不是什麼人都可以佩戴的。據《大清會典》規定:「凡朝珠,王公以下,文職五品,武職四品以上及翰詹、科道、侍衛、公文、福晉以下五品官命婦以上均得用。」而有些文吏,如太常寺博士、國子監監承、助教、學正等人,在一些特殊的場合也可以懸挂朝珠,但禮畢即不準使用。平民百姓在任何時候都不得使用。

至於皇帝,在不同的場合則要戴不同的朝珠,而不同等級的朝珠其材質也不相同。如皇帝在大的典禮時要用東珠朝珠;在天壇祭天時用青金石朝珠;在地壇祭地時要佩掛蜜臘或琥珀朝珠;在日壇朝日時用珊瑚朝珠;在月壇夕月時用綠松石朝珠,此外便可隨其所好而佩之。據載,清朝咸豐皇帝戴過的朝珠有三十多盤。

貴族婦女所掛的朝珠與男子所佩的略有不同,它的區別主要是看朝珠上的記捻,兩串在左邊的為男子所佩戴,兩串在右邊的為女子所佩戴,兩者決不能顛倒。關於如何佩掛還有規定:如命婦穿著吉服參加祈榖等吉禮,只需要掛一串朝珠;若遇重大朝會,如祭祀先帝、接受冊封時,則要掛三串朝珠,同時還必須穿朝服。三串朝珠的戴法是正面一串佩於頸間,另外兩串由肩至肋交叉於胸前。至於男子,在任何場合都只懸挂一串朝珠。在清乾隆帝的皇后畫像上,身著朝服的皇后就佩掛三串朝珠,看起來雍容華貴。

而官員及其夫人所佩的朝珠,材料的限制就不如皇室那麼嚴格。在當時,朝珠都是要由官員們自己準備的。這樣一來就使那些朝廷官員爭相在各自佩掛的朝珠上下功夫,他們十分講究珠子的材質,花大價錢去買貴重的珠子,使這些朝珠不僅是官服的標誌,又成了貴族官僚用以炫耀的奢侈品。於是一掛朝珠,少則幾千兩銀子,多則三萬餘金的

(二)領約

在清代《大清會典》中,記載的皇后嬪妃的首飾共有六項:朝冠、金約、耳飾、領約、吉服冠、朝珠。這些都是宮中嬪妃必備的飾物。而領約則可以看成為頸飾的一種,它一般緊貼著領子佩戴。在清代乾隆皇后的畫像上,飾有東珠的皇后領約被刻畫得十分精細領約的式樣與項圈很相像,通常用金絲編織成圓環,並鑲嵌各式珠寶,兩端各垂著一條絲絛,在絲絛的中間和末尾也墜有珠飾,使之有下垂感。為了佩戴方便,一般在金環的中部,都裝有可以開合的鉸具,使用時打開金環,從脖子上套入即可。按照當時的規定,這種領約必須戴在禮服之外,絲絛則垂在背後。上自后妃,下及命婦在行大禮時都必須佩戴,而著常服時則不能使用。同所有的服飾制度一樣,領約上所鑲嵌珠寶的材料、數量和絲絛的顏色都是區分品階的標識。如《清史稿·輿服志》中:「(皇后)領約,鏤金為之,飾東珠十一,間以珊瑚。兩端垂明黃絛二,中貫珊瑚,末墜綠松石各二。」種種領約的式樣,在《大清會典》等著作中均有描繪。傳世實物中的「銀鑲珊瑚領約」,通長48厘米,直徑18厘米,以現在的眼光來看,可稱得上是一種別緻的頸飾。

(三)長命鎖

長命鎖的佩戴者仍然是漢族的婦女兒童。在當時的民間年畫中,只要表現兒童,頸間必掛有長命鎖。這時候製作長命鎖的材料除了金銀外,玉也較多。現在我們所看到的清代的長命鎖,製作相當精緻,一些玉制的鎖片多採用鏤空的方法,以喜慶、吉祥、祝福為主要內容。民間百姓雖家境貧寒,但銀、銅製的長命鎖也一定要有,很多製作精美的鎖片都是世代相傳之物。

(四)前襟的串珠

清代婦女的項鏈豐富多彩,不拘一格。由於製作飾物的材料多樣,再加上沒有很多限制,所以各種美麗的飾品層出不窮。當時製作項鏈的材料除了常見的金、銀、玉、寶石及半寶石外,還有中國古老的琉璃料器,這些琉璃料器可以做成各種珠子和小飾物。清代的琉璃珠,色彩艷麗,也更加透明。而那些製作精美的景泰藍珠也是項飾中的常用之物。那種手串類的飾物常被女子系掛在前襟衣領的扣子上作為裝飾,上至太后慈禧、宮中嬪妃,下至民間女子都可以佩戴,是一種很特別的樣式。

五、豐富多彩的手上飾物

(一)手鐲、手串兒、手鏈兒

翠及各種玉鐲是清代常見的手鐲種類,這種圓環狀的鐲是中國最古老的樣式。玉鐲中最為貴重的是翡翠鐲。在故宮藏清代后妃首飾中就有這類滿綠的翠鐲。畫像中的慈禧也戴著這種名貴的翠鐲。

以金銀銅等材料製作的鐲,在較寬的鐲圈上鑿成各種花紋或製成鏤空的花飾,有的還在上面鑲以珠寶。傳世的

「金鏤空古錢紋鐲」、「銀鑲珠石鐲」等都是美麗的手上飾物,在鐲圈上雕飾凸起紋飾,再在上面點綴鑲嵌各種珠寶作為裝飾,使鐲的表面看上去華麗異常。這種手鐲的工藝技術較高,裝飾性極強,是故宮藏清代后妃的手鐲中最多的一種。

較為傳統的雙龍戲珠鐲,即在鐲的半邊做成一個統一的龍身式樣,而在另半邊雕有兩個龍頭同戲一顆寶珠。

用珠子串成一串的鐲式,接近現在流行的手串兒。當時的手串兒在一串珠子中必有一件類似朝珠中佛頭的墜飾,是佛教信徒手中的飾物。它一般被拿在手中,有時也套在手腕上,是清代滿漢兩族婦女都十分喜愛的飾物。清代男女戴念珠很普遍,長串的念珠一般掛在頸間,短的則套在手腕上。如在《紅樓夢》第十五回中描寫:「北靜王又將腕上一串念珠卸下來遞與寶玉。」久而久之,這種念珠式飾物就成了婦女們腕飾上的一種新樣式,它基本上保存了念珠的原有特點,除兩顆不同質料的珠子外,同一質料的珠子一共18顆,又稱「手串十八子」,另在兩顆異質珠中的一顆上垂一組精緻的墜飾,別具特色。

在清代還出現了一種新式的手腕飾物,即手鏈,是一種十分獨特的式樣。故宮藏清代后妃的手鐲中有一件「金鑲珠翠軟手鐲」,在素圈的一半被做成一節節小的短金鏈相連,另一半則製成精緻的裝飾,別有韻味。後來受國外首飾的影響乾脆製成一段鏈條式樣,鏈的兩端配有介面,使用時把介面扣合即可。在每件相同的嵌有珠寶的飾件間,用金屬鏈條連接起來,又被稱為「軟手鐲」。

(二)指甲套

我們常能從各種清代慈禧的畫像上,或表現清代歷史的電視劇中看到慈禧太后的手指上套有細長精緻的金指套,這種古老的飾物在戰國時期就出現了。漢代時,還有金制的指甲套出土。漢代以後,它的實物在陝西西安玉祥門外也有出現,是用白銀澆鑄而成的,基本造型有點像一隻鼓形的指環。只不過在「指環」的中間,再伸出一個銀制的「指甲」,出土時共有十枚,盛放在一個銅質的缽內。

清代婦女,無論是侍女還是貴婦都頗喜蓄長指甲,特別是貴族婦女。護指的傳世品絕大多數以金銀製成,造型裝飾也很複雜考究。如江蘇揚州博物館收藏的一件,在一個長5.5厘米,最大口徑不過1.5厘米的金指套上,巧妙地鏤刻出六個古錢紋樣:正面四個迭成一串,左右兩個單獨分開,既有裝飾性,又可以減輕指套的重量。光緒年間,慈禧太后很喜歡使用這種飾物,不過她所用的護指,在造型上更加細長。曾為慈禧畫過肖像的美國畫家卡爾在著述中也說,慈禧手戴玉釧及金護指,耀眼奪目,光彩照人。

(三)板指

板指在清朝受寵也是有原因的。滿族原為北方的游牧民族,拉弓射箭是他們的基本技能。清軍入關后,為提倡居安思危有備無患的精神,順治、康熙、雍正、乾隆四代皇帝及其皇子都很喜歡圍獵,手戴板指是為了拉弓射箭,平時在大拇手指上也常戴各種板指以表示不忘武功。於是皇宮養心殿造辦處的工匠們精心製作的板指也就成了他們的心愛之物,清朝的帝後有時還把它賞賜給大臣。上行下效,一些大臣也慢慢地把戴板指變成了一種時尚,無論大小官員還是文人秀才都戴起了板指。當時的板指多為玉制,而板指玉料的好壞也就成了男人們相互談論的一個話題,當然最好的板制當屬翡翠板指。乾隆皇帝的扳指還放在一個專門用來存放扳指的圓盒子里。這件極為精美的用紅紫檀雕漆剔紅的盒子中,有七件御制的翡翠和田玉扳指。民國時期,隨著清帝的退位,戴板指的風氣日漸衰落,許多質料好的翡翠板指也都被一些珠寶商人改製成別的時興樣子變賣給了外國人。板指這種古老的男子飾物也漸漸失去了原有的光彩。

(四)戒指

明清時期除了金戒指、鑲寶石的戒指外,還有許多珍貴的翠玉戒指。這一時期還有從國外流傳來的 「戒指表」,作為禮物或商品傳到中國。

六、腰飾

(一)更加精美的小型玉佩飾

清代初期,隨著大規模的改裝易服,以前宮廷中傳統的大佩制度已被廢止。但男子們的腰間仍有佩刀、荷包、小盒和各種「三事兒」、「七事兒」等等。而小塊的玉佩也常作為裝飾的掛件。在帝王們的腰間,雕琢精美的玉飾更是必不可少。

這一時期的玉器中,佩玉的種類很多。而清乾隆帝最喜歡的則是「斧形佩」。這種玉斧形佩飾早在春秋時期就已有出現,被清帝喜愛是因為古斧形佩寓意「玉德其濕潤,斧形寓決戕」。同時受寵的佩玉還有放

「宜子孫璧」,式樣仍保留傳統的形狀。而那些按照玉佩上所刻吉祥語而命名的,如「榴開百子」、「比翼丹心」、「虎符」或一些按照其形狀稱呼的,如「雞心」、「雙魚」、「英雄」(鷹熊)的玉佩,也受到人們的廣泛喜愛,一些式樣相同的玉佩還成雙成對四。

婦女腰間的佩玉更加多樣,材料也不僅僅只是玉類,一些寶石與半寶石等都可串掛起來組成佩飾。佩玉從以前的禮儀道德的代表而變成了一種純粹的裝飾品。那些小塊的翠與玉,一般都用各種彩色的絲繩串連,玉飾頂端還都串有一顆玉珠,作為固定玉飾,用以打結。玉飾的下端有的還以細絲線做成穗子垂下來,或編成花飾,而有些飾物的最下端,絲繩又分成兩支,各垂有小飾物,顯得玲瓏可愛、典雅秀美。這一時期的香囊已經純屬一種裝飾品,它不再放香草,即使放些香草,也是極少量。它的外表被製作得玲瓏剔透,形狀各異,成為婦女們腰間類似佩玉的一種美麗裝飾。

(三)佩巾

清代婦女平常家居也喜歡佩掛手巾,佩掛的方法十分隨便,有的掛在衣襟,有的佩在腰間,仍是以實用為主。而滿族命婦穿著禮服,則佩有一種彩帨,其制視身份而定。如皇太后、皇後用綠色,上綉五穀豐登;皇子福晉用白色,素而不綉等等,這些在《大清會典》上都有詳細記載。所謂彩帨,實際上就是古代紛帨的遺制。從圖像上看,清代的這種彩帨像一條闊帶,婦女們佩在身邊,僅僅是為了裝飾,並無實用價值。而這條彩帨並不是單純的織物,上面還有許多零碎的小裝飾物,如彩帨兩邊的珠飾和各種製作精緻的「巾環」等物品。也算是滿清貴族婦女較為特殊的一種飾物。

七、新型的胸前飾品:領針、胸針與別針

這幾種是清朝婦女特有的飾物,稱它們為「針」,很明顯是可以別插在身上某處來作為裝飾用的。領針是插在領子上的,胸針與別針是可以裝飾在領子或胸前比較明顯的位置上的,其實可以把它們看成是同一類的飾物。

這種胸針發展到近代已經成為一種十分重要的飾物,有時與服裝成為一體。著名的公司卡迪亞以中國清代末期玉飾為主體製作的精美首飾中,就有類似的胸針設計,頗有一些古韻。

--------------------------TO BE CANTINUE--------------------------

文/TOPS JEWELLERY拓斯珠寶

| 你能擁有的奢華精品首飾 |

+v:TOPS拓斯珠寶

References: from 珠光翠影 中國首飾史話

圖片均來源於網路

你可能會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