格物致知,息妄顯真

格物致知,息妄顯真

作者簡介:蘇樹華,上世紀九十年代,隨母音老人蔘學。遵母音老人囑咐,2000年後,隨緣傳授心中心法,及其他方便法門。若人發心,修持心中心法,如法修行,三五百座,即可打開本來,見到本性。有緣行者,莫失良機。

格物,儒家之說。儒家的格物,不是向外研究的事物的道理。向外研究事物的道理,這不是格物,而是物上添物,而是枷鎖上更添加鎖。儒家所說的格物,即是格去心中的污染,即是格去心中的人慾。污染格得盡,人慾格得盡,是名至善,是名太平,此是原本如是的良知境界。

格物功夫有二。一、明明德、致良知之前的格物。二、明明德、致良知之後的格物。

一、致良知之前的格物。致良知之前的格物功夫,就是以一物而代萬物,也就是以一念而代萬念,禪宗稱為疑情。譬如,孔子的「朝聞道,夕死可矣」,我們不知此「道」是個什麼?我們困惑,我們不知。對於這一問題,無論我們做了多少思考,皆不是自己的親證親見,所以,被自己逐一推到。譬如,這個道,是人生規範嗎?不是。為了一個人生規範,我們怎會死而無憾?這個道,是一個什麼「主義」嗎?也不是。為了一個人什麼「主義」,我們怎會死而無憾?或許掌握了這個道,就知道了一切知識,就具備了一切能力?也不是,為了掌握一切知識、具備一切能力,我們怎會死而無憾?那麼,這個道,究竟是個什麼呢?自己不知,疑情存心,仔細體察,儒家謂之慎思辨審。佛家謂之參禪。禪者,諸佛心印,聖賢道法。所以說,參禪就是參心,參禪就是體察這個心,參禪就是致知之功。

Advertisements

「朝聞道,夕死可矣」,這個道,究竟是個什麼?這個疑情,透又透不過,解又解不開,久久存心,便是心中的一物。心中的這一物,它抑制了我們對其他事物的捕風捉影,為此,我們茶不思,飯不香,唯有這個問題,隱隱約約,存於心中。陽明先生也經歷了這一過程。陽明先生未悟時,錯認格物,以為格物便是研究事物,因此,他便去格那「竹子」的道理。格來格去,身體吃不消,跨了下來。此番格竹,雖然失敗,然而,「格物致知」,究竟什麼是格物?究竟什麼是致知?這個問題,始終困惑。若像朱子那樣,將格物定性為,「所謂致知在格物者,言欲致吾之知,在即物而窮其理也。蓋人心之靈,莫不有知,而天下之物,唯於理有未窮,故其知有不盡也。是以大學之始教,必使學者即凡天下之物,莫不因其已知之理而益窮之,以求至於其極,至於用力之久,而一旦豁然貫通焉,則眾物之表裡精粗無不到,而我心之全體大用無不明矣,此謂格物,此謂知之致也。」陽明先生若是如此定性,如此認可,而不去探個究竟,那麼,這便是意識上求皆,那便是自欺。《大學》曰:「勿自欺也。」那便是意識上安家,那就是思想上住著,那就是生命的輪迴。

Advertisements

陽明先生的治學,符合了孔子「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是知(智)也」的治學原則。陽明先生不知此「道」,他只是個「不知」。將自己放在這「不知而求知」的狀態里,久久如此,仔細體察,這便是自然而然的格物,這便是自然而然的趣知(智)之道。待到他被貶至龍場時,他還是這個疑情,他困惑道:「格物致知」的聖人,若是落此地步,將會如何?這個疑情,隱隱約約,三年不去,方有他根塵脫落、良知現前的境界,方有他一把擒來、一肯肯定的洒脫。至此,諸聖先賢之教典,便從自家方寸間獲得了印證。先聖如是而說,我今如是而見,所謂我心本然如是,先聖如是而說。

Advertisements

你可能會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