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齡兒童膳食

學齡兒童是指從6 歲到不滿18 歲的未成年人。

一、認識食物,學習烹飪,提高營養科學素養

兒童期是學習營養健康知識、養成健康生活方式、提高營養健康素養的關鍵時期。他們不僅要認識食物、參與食物的選擇和烹調,養成健康的飲食行為,更要積極學習營養健康知識,傳承我國優秀飲食文化和禮儀,提高營養健康素養。

家庭、學校和社會要共同努力,開展兒童少年的飲食教育。家長要將營養健康知識融入兒童少年的日常生活,媽媽在做飯的時候可以讓孩子一起幫忙,並同時進行飲食文化教育;學校可以開設符合兒童少年特點的營養與健康教育相關課程,營造校園營養環境。

二、三餐合理,規律進餐,培養健康飲食行為

兒童應做到一日三餐,包括適量的谷薯類、蔬菜、水果、禽畜魚蛋、豆類堅果,以及充足的奶製品。 一日三餐的時間應相對固定,做到定時定量,進餐時細嚼慢咽。兩餐間隔4~6小時,三餐定時定量。早餐提供的能量應佔全天總能量的25%~30%、午餐佔30%~40%、晚餐佔30%~35%。要每天吃早餐,保證早餐的營養充足,早餐應包括谷薯類、禽畜肉蛋類、奶類或豆類及其製品和新鮮蔬菜水果等食物。三餐不能用糕點、甜食或零食代替。做到清淡飲食,少吃含高鹽、高糖和高脂肪的快餐。

Advertisements

要經常吃含鈣豐富的奶及奶製品和大豆及其製品等,以保證鈣的足量攝入,促進骨骼的發育和健康。為滿足骨骼生長的需要,要保證每天喝奶及奶製品300ml或相當量奶製品,可以選擇鮮奶、酸奶、奶粉或乳酪。經常吃含鐵豐富的食物,如瘦肉等,同時搭配富含維生素C食物,如新鮮的蔬菜和水果。還要經常吃含維生素D豐富的海魚、蛋黃等食物,經常進行戶外活動以促進皮膚合成維生素D,有利於鈣的吸收和利用。

三、合理選擇零食,足量飲水,不喝含糖飲料

零食是指一日三餐以外吃的所有食物和飲料,不包括水。不讓兒童吃零食幾乎是不可能的事情!兒童可選擇衛生、營養豐富的食物作為零食,如水果和能生吃的新鮮蔬菜、奶製品、大豆及其製品或堅果。油炸、高鹽或高糖的食品不宜做零食。要保障充足飲水,每天少量多次、足量喝水。6歲至10歲兒童每天800-1000ml,11至17歲兒童每天1100-1400ml。天氣炎熱或運動時出汗較多,應增加飲水量。飲水時應少量多次,不要感到口渴時再喝,可以在每個課間喝水100-200ml左右。不喝或少喝含糖飲料,更不能飲酒。有人對「毫升(ml)」沒有概念,到底要喝多少杯水?一瓶普通瓶裝的礦泉水一般是550ml,所以1100ml的量大概就是兩瓶礦泉水。

Advertisements

四、不偏食節食,不暴飲暴食,保持適宜體重增長

兒童應做到不偏食挑食、不暴飲暴食,正確認識自己的體型,保證適宜的體重增長。營養不良的兒童,要在吃飽的基礎上,增加魚禽蛋肉、或豆製品等富含優質蛋白質食物的攝入。

超重肥胖會損害兒童的體格和心理健康,要通過合理膳食和積極的身體活動預防超重肥胖。對於已經超重肥胖的兒童,應在保證體重合理增長的基礎上,控制總能量攝入,逐步增加運動頻率和運動強度。

五、保證每天至少活動60分鐘,增加戶外活動時間

有規律的運動、充足的睡眠與減少靜坐時間可促進兒童生長發育、預防超重肥胖的發生,並能提高他們的學習效率。兒童少年要增加戶外活動時間,做到每天累計至少60分鐘中等到高強度的身體活動,以有氧運動為主,每次最好10分鐘以上。每周至少進行3次高強度身體活動,3次抗阻力運動(如俯卧撐、仰卧起坐及引體向上等)和骨質增強型運動。霧霾天或空氣污染嚴重時,可在室內進行不明顯增加呼吸和心率的運動、進行協調性和平衡性練習等(如仰卧起坐、瑜伽等),適當延長運動間隔,降低運動強度。

信息化時代,兒童接觸手機、電腦的時間越來越長,可能造成視力下降、睡眠紊亂等問題。讓學齡兒童了解久坐不動和長時間視屏帶來的危害,提醒他們每坐1小時,都要進行身體活動。不在卧室擺放電視、電腦,減少使用手機、電腦和看電視等視屏時間,每天不超過2小時,越少越好。《指南》還提出,保證充足的睡眠時間,小學生每天10個小時、初中生9小時、高中生8小時。

Advertisements

你可能會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