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讀《脾胃論》之李東垣為什麼寫《脾胃論》!

當代顯學,經典之中,除了《內經》《傷寒》,當屬《脾胃論》,內經的經典在於內容詹富,無所不包,是中醫的基礎之作。《傷寒論》則是一部集大成之作,也是第一部尋根之作,把疾病的來龍去脈講的非常清楚,所以他們流傳千古。而《脾胃論》則是中醫史上第二部尋根成功之作,傷寒論將外感疾病的根源歸結為寒氣,而《脾胃論》則將內傷疾病的根源歸結為脾胃虛弱,這是一種內向自省的姿態,歷來也是中國治學問的大方向。

在明代學術興盛的情況下,歷代大家都將《傷寒論》《脾胃論》跟劉完素、朱丹溪的著作奉為經典,有所謂的四大家。張仲景與其餘四家同日而語,一方面是明代醫家的家學規矩決定的,另一方面則是明代治學習慣使然。

向理學轉向

學術轉向奠定基礎

《脾胃論》的背景是金元之際,此時的北方金實施的是宋代的教育制度,絕大多數的知識分子都需要通過攻讀《四書五經》來獲取功名,對於適齡青年來說,大多數的人是學習過四書五經的。另一方面,南邊的理學的思潮也在北方產生了影響,北宋以來的思想文化其實都是內向自省的方式,這跟漢代的外向相求的方式是完全不一樣的。所以,《傷寒論》與《脾胃論》是一種文化的兩種方向的產物。

Advertisements

正是因為如此,近現代以來,中國的學術被現代西方影響,導致向外尋求,向外突破,《傷寒論》也越來越得到大家的重視。

內傷外感

內傷外感是大關節

按照李東垣同時代的人元好問的說法,脾胃論的出現其實是基於瘟疫,「往者,遭壬辰之變,五六十日之間,為飲食勞倦所傷而歿者,將百萬人,皆謂由傷寒而歿,后見明之辨內外傷及飲食勞倦傷一論,而後知世醫之誤」。因為戰爭頻繁,再加上氣候不適宜,脾胃疾病導致的瘟疫死傷無數,而李東垣以內傷外感作為辯證標準,分而論之,救了不少人,以至於元好問這種大家,名人都了解,所以脾胃論的契機其實是瘟疫。而瘟疫的學術基礎還是內傷外感辨惑論。

辨惑論中,李東垣首先指出「徧觀內經中所説,變化百病其源皆由喜怒過度,飲食失節,寒溫不適,勞役所傷而然。夫元氣、糓氣、榮氣、淸氣、衛氣生髮諸陽上升之氣,此六者皆飲食入胃,谷氣上行,胃氣之異名,其實一也」,《內經》雖然將疾病病因分成很多類,但是關鍵的因素卻是胃氣。胃氣的觀念其實也是《內經》和《難經》的核心觀點,可以說這是對內經、難經的刪繁就簡。但是,大家別忘了,這段話的主題卻是「辨陰陽證」,也就是說,在陰陽的大環境下討論胃氣。

Advertisements

非典

重大疫情是契機

重大傳染疾病的產生,在《黃帝內經》之中有詳細的論述,如果按照七篇大論的理論框架,可以分為十二年,每一次傳染疾病的產生都是基於兩個要素。一是濕氣,濕氣可以通過水等媒介的傳播,使疾病得到廣泛的傳播;一是熱氣,熱氣則通過空氣等媒介廣泛傳播。濕氣重導致的瘟疫也一般是濕熱,如辰戌丑未四年的疾病就是這個特色,李東垣所說的壬辰年大疫就是這種情形,2003年的非典也是這種情形。還有一種熱為主的,那就是子午卯酉年、申酉巳亥年的則主要是熱氣。

「向者壬辰改元,京師戒嚴,迨三月下旬,受敵者凡半月,解圍之後,都人之不受病者,萬無一二,既病而死者,繼踵而不絕。都門十有二所,每日各門所送,多者二千,少者不下一千,似此者幾三月,此百萬人豈俱感風寒外傷者耶?大抵人在圍城中,飲食不節,及勞役所傷,不待言而知。由其朝飢暮飽,起居不時,寒溫失所,動經三兩月,胃氣虧乏久矣,一旦飽食大過,感而傷人,而又調治失宜,其死也無疑矣。非惟大梁為然,遠在貞 興定間,如東平,如太原,如鳳翔,解圍之後,病傷而死,無不然者。余在大梁,凡所親見,有表發者,有以巴豆推之者,有以承氣湯下之者,俄而變結胸、發黃,又以陷胸湯、丸及茵陳湯下之,無不死者。蓋初非傷寒,以調治差誤,變而似真傷寒之證,皆葯之罪也。往者不可追,來者猶可及,輒以平生已試之效,著《內外傷辨惑論》一篇,推明前哲之餘論,歷舉近世之變故,庶幾同志者,審其或中,觸類而長之,免後人橫夭耳!僭易之罪,將何所逃乎?」

更多內容,歡迎品讀

李東垣的境遇跟張仲景是一致的,張仲景所處的年代也是一樣的。到了明末清初,吳又可的《瘟疫論》等都是在大疫面前敢於突破古今的界限,開拓出一條拯救萬民於水火的路子。

從零開始學原汁原味中醫,歡迎品讀慶余閣出品《學中醫,用中醫》,具體內容歡迎點擊了解更多!

Advertisements

你可能會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