隱性脊柱裂患者為何會出現小便失禁

隱性脊柱裂是是一種較常見的先天性畸形,是由於脊柱骨質的先天缺陷,導致局部椎弓有異常裂隙,但表面有皮膚覆蓋,無脊膜或神經組織膨出。

重慶醫科大學附屬第一醫院神經外科晏怡教授指出,正常人中約有25%~34%可能有隱性脊柱裂,並且大多是兒童和青少年。

隱性脊柱裂患者大多沒有臨床癥狀,但少數可能出現尿頻、尿急、甚至小便失禁等癥狀。那麼,患者為何會出現小便失禁呢?

晏怡教授指出,隱性脊柱裂導致排尿障礙的症理改變是一個慢性長期的過程,約有90%—95%遺尿患者是由於隱性脊柱裂畸形。

隱性脊柱裂患者脊柱裂部位多為L5、S1~2處,而支配膀胱尿道的神經由馬尾神經經S2~4骶前孔穿出。當裂隙處被脂肪或纖維組織填充時,充填的軟組織可能通過硬脊膜外腔對馬尾神經形成壓迫,骶骨裂隙處有纖維瘤或脂肪瘤,以及裂隙邊緣的骨質增生壓迫神經根,隱裂處的粘連導致馬尾神經受到愈來愈緊張的牽拉,長期受累后易引起神經變性。骶椎隱裂造成馬尾神經的受壓變性有可能引起患者出現尿床、尿頻、小便失禁癥狀中的一種或幾。

Advertisements

晏怡教授表示,隱性脊柱裂是否會引起馬尾神經損害而導致患者出現排尿障礙主要與以下因素有關:

首先,裂隙處的纖維、脂肪等軟組織是否突向椎管內,導致神經根受到壓迫、壓迫的神經種類和程度。

其次,隱性脊柱裂病理改變是一個慢性長期的過程,病程越長的患者,臨床癥狀越明顯,患者膀胱功能減退更明顯。

晏怡教授指出,當隱性脊柱裂患者出現小便失禁等癥狀時,我們建議依據臨床癥狀,以糾正逼尿肌與括約肌失衡,改善排尿為治療目的。此外,建議患者家長在患者被診斷為隱性脊柱裂后及時到神經外科就醫、治療。

Advertisements

你可能會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