攤煎餅,包水餃,平邑的他們奮鬥在上海,將美味帶向全國

上海,經濟、金融、貿易中心。燦爛燈光、車水馬龍中,您也許並不會注意到,就在這個閃耀全球的國際化大都市裡,有一群來自山東沂蒙山區平邑縣的山東老鄉,在攤著煎餅、包著水餃,為幸福的生活而打拚。

黃友良的煎餅店位於上海最繁華的靜安區,雖然每天工作十幾個小時很辛苦,但是他說很幸福,每天看著來買煎餅的人絡繹不絕,他感覺生活有奔頭。

黃友良老家是山東平邑。1996年父親跟著村裡人一起來到上海擺攤攤煎餅,後來把家人都接了過來,從擺攤到開店,生意越做越好。

二十多年前,山東平邑油簍村的年輕人帶著他們的煎餅手藝來到了上海,尋找一席之地。如今,村子里大部分人都在城市裡攤煎餅,油簍村又被稱為「中華煎餅第一村」。

臨沂市平邑縣鄭城鎮油簍村,三面環山、一面臨湖,距離縣城三十多公里,村裡只有一條可以通往山外的路,而這條路也是90年代末才開始通車。

Advertisements

現在油簍村已經有了36棟兩層別墅、四棟居民樓,並且每到逢年過節,家家戶戶門前都會停滿小汽車。

在與黃友良的店鋪相隔十幾公裡外的浦東,王琴正在店裡忙著包水餃。王琴老家是平邑三合村村人。從最初給別人打工,到現在有了自己的水餃店,來上海二十多年的時間裡她包了上千萬個水餃。

由於周圍都是居民區,所以店裡的生意一直不錯,平均一天要包四五千個水餃。

和油簍村一樣,平邑縣流峪鎮的三合村這幾年也在悄悄地發生著變化,原本貧窮的小山村,漸漸有人蓋起了別墅。

雖然像這樣的別墅村子里目前只有幾家,但是還有許多人在縣城買了房子,而且大部分家庭至少有一輛車。

上世紀90年代初,村子里開始有人走出了祖祖輩輩生活的大山,去了上海。

有人說山東煎餅和水餃能在上海發展到李萍,要感謝一個人,因為最初是她帶著幾個人來到了上海,後來親戚帶親戚朋友帶朋友,越來越多的人來到上海包水餃攤煎餅,漸漸才有了今天。

Advertisements

來上海26年,李萍已經數不清這是她開過的第幾家店了,最初擺攤攤煎餅,無意之中帶著油簍村的人走出了大山。女兒出生之後,她又開始擺攤賣手工水餃。

後來李萍開起了第一家水餃店,生意最火爆的時候店裡有22個員工,因為都是從老家找來的親戚朋友,所以她毫無保留地將包水餃的技巧傳授給他們。

如今,當年跟著她打工的許多人都有了自己的店面,王琴就是其中的一員。

山東水餃能夠廣受歡迎不僅因為其物美價廉,還有一個原因就是餡料新鮮,手工現包,實誠厚道的山東人容不得半點虛假。

起早貪黑不休息,這幾乎是每一個在上海的平邑人的生活狀態。雖然身處繁華的上海,儘管有著不錯的收入,但是他們卻無暇逛街,甚至連附近的公園都很少去。

這樣的日子對於劉寶山來說已經習以為常,來上海十幾年了,日子一天比一天好。如今有了自己的店面,雖然不大,但是每個月有相對穩定的收入。

今年上海下了罕見的大雪,天氣格外寒冷。劉寶山的水餃店由於空間小,所以只能在店外煮水餃。每天不斷進進出出,臉凍的通紅。

平均一年二三十萬的收入,相比較以前的日子幸福多了。如今劉寶山也像許多人一樣買了車,也在縣城買了房子。

對於買房和買車王琴並不羨慕,她有自己的打算,在外打拚多年,深知賺錢不易,上海雖然繁華,但終究他們還是外來人員,在這裡找不到歸屬感,最終還是要回老家的。

為了生活的更好,他們選擇背井離鄉,在遠方奮鬥。雖然在上海生活多年,但是對於這座城市始終有一定的距離感,還無法融入,而遠在家鄉的親人是他們奮鬥的最大動力。

黃浦江的日月見證了沂蒙人奮鬥的艱辛和榮光;歲月已變,鄉音未改,對美好生活的追求永不停歇。

煎餅和水餃,照樣能做大生意。淳樸勤勞的沂蒙人通過奮鬥擺脫了貧窮,改變了生活。這再次證明,幸福都是奮鬥出來的。

運營人員: 馬文晶 MZ012

Advertisements

你可能會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