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陸要津,咽喉據郡—泰州

泰州地處江蘇中部,長江北岸,是長三角中心城市之一。全市總面積5787平方公里,總人口508萬,現轄靖江、泰興、興化三個縣級市,海陵、高港、姜堰三區和泰州醫藥高新區。2016年,全市實現地區生產總值4101.78億元,同比增長9.5%,全市完成一般公共預算收入327.60億元。

泰州

  形神兼備的文化名城。泰州有2100多年的建城史,秦稱海陽,漢稱海陵,州建南唐,文昌北宋,兼融吳楚越之韻,匯聚江淮海之風。千百年來,風調雨順,安定祥和,被譽為祥瑞福地、祥泰之州。這裡人文薈萃、名賢輩出,施耐庵、鄭板橋、梅蘭芳是其中傑出代表。名勝古迹眾多,光孝寺、崇儒祠、城隍廟、安定書院、日涉園、望海樓及梅蘭芳紀念館、人民海軍誕生地紀念館等傳承歷史,文脈靈動;溱湖濕地、千島菜花、水上森林、天德湖公園、古銀杏森林等生態自然,風光綺麗。

Advertisements

  承南啟北的水陸要津。泰州為蘇中門戶,自古有「水陸要津,咽喉據郡」之稱,是上海都市圈、南京都市圈、蘇錫常都市圈重要節點城市。新長、寧啟鐵路,京滬、寧通、鹽靖、啟揚高速公路縱橫全境。泰州火車站5條黃金始發線路通往全國上百個主要城市。揚泰機場通航,江陰長江大橋、泰州長江大橋「雙橋飛渡」貫通大江南北。國家一類開放口岸泰州港跨入億噸大港行列,六大沿江港區連接遠海大洋。優越的區位和公鐵水空一體化格局,凸顯泰州長三角北翼交通樞紐的重要地位。

大橋

  特色鮮明的產業基地。泰州工業基礎紮實,擁有一批有影響的特色產業。中國醫藥城「產城一體」,建成國家級醫藥高新區,被納入國家創新體系。作為國家創新型試點城市、國家知識產權示範市,泰州實施開放創新「雙輪驅動」戰略,推進轉型升級融合發展,發展壯大以傳統優勢產業裝備製造業,生物技術和新醫藥、電子信息、新能源三大新興產業和若干個新興產品集群為主體的「1+3+N」產業體系。被列為全國首批戰略性新興產業區域集聚發展試點,新技術船舶基地、新能源產業園建成國家級特色產業基地。泰州是創業投資的熱土,一批世界知名企業落戶興業。

Advertisements

  和諧共生的生態名城。泰州生態環境質量評價指數在江蘇省領先,所轄三市全部建成國家級生態示範區。泰州鳳城河風景區是江蘇省唯一的國家級城市中央休閑區,5A級溱湖風景區入選國家生態旅遊示範區。積極推進城鄉發展一體化,百姓安居樂業,社會和諧穩定。泰州是國家歷史文化名城、國家衛生城市、國家園林城市、國家環保模範城市、全國雙擁模範城市、中國優秀旅遊城市、中國宜居城市、全國文明城市。

泰州地處江蘇中部,位於北緯32°01'57"~33°10'59"、東經119°38'21"~120°32'20"。南部瀕臨長江,北部與鹽城毗鄰,東臨南通,西接揚州。全市除靖江有一獨立山丘外,其餘均為江淮兩大水系沖積平原。地勢呈中間高、南北低走向,南邊沿江地區真高一般為2 米~5米,中部高沙地區真高一般為5 米~7米,北邊里下河地區真高為1.5米 ~5米。全市總面積5787.26平方千米,其中陸地面積佔77.85%,水域面積佔22.15%。市區面積1567.13平方千米。

  泰州市除靖江有一獨立山丘——靖江孤山,位於靖江市區北面五六公里的孤山鎮,海拔55.6米,周長1.5公里,佔地面積5萬平方米,是浙江天目山向東北延伸的余脈之一。它雖沒有鄱陽湖畔大、小孤山雋秀,也不比廣東肇慶孤山俏麗,更不如杭州西湖孤山嫵媚……然而,它是一座名副其實的「孤」山——長江北岸、南通之上、金陵以下,蘇北大平原唯一的一座山,故而頗具盛名。

  泰州境內河網密布,縱橫交織。北部地區,地勢低洼,水網呈向心狀,由四周向低處集中,這裡的湖泊分佈較多。

  江淮分水嶺由西向東從中部穿過該市,境內河流大致以通揚公路為界,路北屬淮河水系,路南屬長江水系。人們習慣上把屬於長江水系的老通揚運河和與之相連接的河流稱為「上河」,而把屬於淮河水系的新通揚運河和與之相連的河流稱為「下河」。高水位時,上河水位高於下河水位1.2米左右,平均水位差為0.9米。

夕陽下,幽美的湖泊

  泰州市在北亞熱帶濕潤氣候區,受季風環流的影響,具有明顯的季風性特徵。這裡四季分明,夏季高溫多雨,冬季溫和少雨,具有無霜期長,熱量充裕,降水豐沛,雨熱同期等特點。

  泰州市的氣溫最高在7月,最低在1月,冬夏季南北的溫差不大,年平均氣溫在14.4℃~15.1℃之間;年平均降水量1037.7毫米,降雨日為113天,但受季風的影響,降水變率較大,且南北地域之間亦存在著差異。泰州市地區的溫度帶屬亞熱帶、乾濕區屬濕潤區。

  泰州地區,一般在3月底、4月初進入春季,6月上、中旬進入夏季,9月中旬開始進入秋季,11月中旬轉入冬季。大致上每年冬季有4個多月,夏季有3個多月,春、秋季各2個多月。

  一般情況下,該市四季的氣候特徵比較明顯。冬季冷空氣活動頻繁,易受到寒潮侵襲。當冷鋒過境時(即北方冷空氣南遷時),全市普遍降溫,氣壓上升,有時還會出現大風、雨雪、霜凍等天氣現象。冷鋒過境后,天氣轉晴,形成「三日寒,四日暖」的寒暖交替的天氣變化過程。如果遇到強冷空氣爆發南下(即冬季風強烈作用),48小時內氣溫驟降10℃以上那就是寒潮天氣。寒潮是該市冬半年主要的氣象災害。寒潮入侵時,會造成劇烈降溫,有時還會出現大風、大雪、凍害等災害性天氣,這對農業生產、水陸交通、市政建設及人民的生活等都會造成嚴重的危害。

  春季,該市天氣多變。春季冷暖氣團互相爭雄,旋進旋退,因此天氣就時寒時暖,乍晴乍雨。正如俗話所說的那樣:「春天孩兒面,一天有三變」。春雨對三麥、油菜等越冬作物的返青、生長,以及春播作物的及時下種和萌發都是極為有利的,這真是「春雨貴如油」。

  當春天遠去的時候,來自太平洋上的暖濕氣流會該我市帶來一段高溫多雨的天氣,夏季到來了。該市夏季最典型的兩種天氣是梅雨和伏旱天氣。正常年份的初夏(6月中下旬至7月中上旬)多出現陰雨連綿的天氣,這是由於冷暖氣團在江淮地區勢均力敵,形成准靜止鋒天氣系統。這時正好是江南的梅子成熟的季節,所以稱為梅雨(亦稱「黃梅雨」、「霉雨」)。古詩「黃梅時節家家雨,青草池塘處處蛙」正是梅雨季節的景象寫照。梅雨天氣一般持續23天左右。梅雨有利於水稻、玉米、棉花等農作物的生長發育。但由於夏季風強弱不一,雨期來臨有早有晚,持續期有長有短,降水量也有多有少,往往出現「空黃梅」或「旱黃梅」、「澇黃梅」、「遲黃梅」等不正常現象,不正常的梅雨天氣最易出現旱澇災害,這對農作物的生長發育有著嚴重的影響。梅雨過後的盛夏,受副熱帶高壓的控制,出現炎熱乾燥的天氣,這時正值三伏季節,人們稱之為「伏旱」。伏旱天氣多出現旱災,尤其是對「三日不雨小旱,七日不雨大旱」的高沙土壤區威脅最大。盛夏,正值稻穀生長旺季,需水正多,其他秋熟作物玉米、大豆、花生等開始揚花結籽,棉花開始吐絮,甘薯塊根開始形成,也都需要一定的水分供應。因此,及時做好監測、預報是十分重要的一項工作。

  該市的秋季天高氣爽,冬季風逐漸南遷,冷空氣慢慢佔據該市,氣壓也逐漸升高,多出現晴朗天氣,這時的風力也不大,有利於此季的農作物成熟和收割。另外,在每年的夏秋季節,該市也常受到颱風的侵害。颱風出現時,多強風、特大暴雨等災害性天氣,這也會給工農業生產和人民生活等帶來嚴重的災害。

  泰州地處東亞季風氣候區,屬亞熱帶季風氣候。常年主導風向以東南風居多,春、夏兩季多東南風,秋季多東北風,冬季以偏北風為主。

泰州市行政區劃三市三區及醫藥高新區和農業開發區,有71個鎮、5個鄉、20個街道辦事處,1425個村民委員會,461個居民委員會。其中靖江市、泰興市、興化市三市下轄49個鎮、5個鄉、4個街道辦事處、201個居委會和1099個村委會;海陵區、高港區、姜堰區及醫藥高新區和農業開發區下轄22個鎮、16個街道辦事處、260個居委會和326個村委會。

泰州市政圖

泰州文娛活動精彩、節日活動有趣、生活活動獨特、生產活動善號、社會活動熱鬧。不少民俗文化的影響遠遠超出了泰州的地域範圍,歷史文化價值極大,十分寶貴。

遊船

  泰州傳統的文娛活動,主要有講、唱、舞、技四類,總體來看是風格各異,或雅緻秀美,或剛勁質樸,或活潑靈巧,或風趣詼諧,體現了泰州人民對生活、愛情、自由幸福的美好願望和對英雄人物的讚美和膜拜。

泰州民間的傳統節日主要是春節、端午、中秋、清明、七月半、過冬等,在泰州,前三個節稱「人節」,后三個節稱「鬼節」。人們為祈求吉祥,每個節日都有若干傳統禮儀和習俗。

2002年1月16日,市一屆人大常委會37次會議審議通過,決定泰州市市樹為銀杏樹,市花為梅花。

  泰州市市花——梅花

梅花

  梅 原產我國,每歲2月開花,花容端莊靜雅,傲霜迎雪,凌寒獨放,被人們視為高風亮節的象徵。

  泰州市市樹——銀杏樹

銀杏

  銀杏樹又名白果樹,古又稱鴨腳樹或公孫樹。它是世界上十分珍貴的樹種之一,是古代銀杏類植物在地球上存活的唯一品種,因此植物學家們把它看做是植物界的「活化石」,並與雪松、南洋杉、金錢松一起,被稱為世界四大園林樹木。

泰州著名的特產有:小磨麻油、嵌桃麻糕、醉蟹、銀杏、黃橋燒餅、靖江豬肉脯、靖江蟹黃湯包、靖江長江三鮮(鰻魚、刀魚、鰣魚)、靖江乾絲、靖江刀魚宴、靖江全羊席、溱湖籪蟹、魚元魚餅、青蝦、蝦球、中庄醉蟹、蝦籽、速凍蝦仁等。

靖江豬肉脯

Advertisements

你可能會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