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醫之道——從心而治,以食為葯

「上醫治未病,中醫治欲病,下醫治已病」——《黃帝內經》

上醫之道

「上醫」最早見於先秦散文《國語·晉語八》:「文子曰:『醫及國家乎?』對曰:『上醫醫國,其次疾人,固醫官也。』」大概意思是說:真正高明的醫生,首先要精通大的規律,能夠治理國家;其次才能診療人的疾病或者處理更細微的事情,只有這樣才能成為醫生的管理者,亦官亦醫。簡簡單單的一句話,道明了醫國與醫人從根本上是同理同宗的,既要通曉大的規律亦要注重細節。

其後,唐朝名醫孫思邈在《黃帝內經》「聖人不治已病治未病,不治已亂治未亂。」的基礎之上提出:「上工治未病之病、中工治欲病之病、下工治已病之病」。《內經》當中提到的是:高明或有遠見的智者,往往是在疾病沒有蔓延或癥候的時候及早干預,防範於未然,提前做好防護,防止疾病的發生或蔓延,倘若「夫病已成而後葯之, 亂已成而後治之,譬猶渴而穿井,鬥而鑄錐,不亦晚乎」。

孫思邈將疾病分為「未病」、「欲病」、「已病」三個層次,高明的醫生能夠在疾病未發之時及早發現端兒進行干預,防微杜漸;中等層次的醫生在疾病發展呈現一定癥候的時候,辯證(和或)症論治,將疾病及時的控制治癒;低層次的醫生往往在疾病出現一系列徵候或不適癥候的時候,才發現疾病的端兒,針葯並施針對疾病進行撲救式治療。

所謂「病有千般,不離陰陽。人有萬種,總是名利。」真正治病,必須由心入手才能根本痊癒。疾病的根源是什麼?從心的角度來看,疾病是體內五毒焚燒的結果。五毒包括怨恨惱怒煩,是人生的心靈痛苦和無窮疾病的來源。正如劉有生老先生所講:「恨人傷心,怨人傷脾、怒人傷肝、惱人傷肺、煩人傷腎,是病者,實由人性心中之生毒而種根,由性理而轉於生理耳。」

諸位病友可以捫心自問一下,你是不是時常處在煩惱糾結鬱悶之中呢?你是不是曾經為了本來無謂的事情去懲罰自己的健康與情緒呢?「蒼蠅不叮無縫的蛋」,所有的病都是由自己造成的,而祛病也必須由身體、性格、心理開始。單純地依賴藥物和手術,只是治身的層次,而達不到疾病的更深層次。

從心而治:養心即治病

中醫認為:心主神,心為五臟六腑之大主。心藏君火,君火以明,主不明則十二官危。心之神可統五臟之神,包括脾之意,肺之魄,腎之志,肝之魂,皆由心神所主管。如果能把心神調整好,那五臟之神皆可得到調整。從中醫的角度來看,精神影響著身體的健康。只要精神健康,則五臟六腑就能趨向於健康。所以說,養心即所以治病。

調養心神的方法有很多。比如性理上的治療,讓病人的心神獲得解脫;或者心中充滿善良和愛意,這也是平衡心神的辦法;由心中的善念來引導臟腑氣機平衡,亦有效果。很多疾病的治癒都是從從內心深處的反省和解放開始的,這是治療疾病的至高境界,也是醫生不能替代的最好的藥物。

愛是最好的良藥

對於人類的大多數疾病來說,愛是一種非常好的治療劑。愛人,尤其是從心底去愛人、寬恕人,以此來解除自己的煩惱糾結鬱悶,會得到意想不到的治療效果。

現代西醫總是相信組織器官的生理病理變化,把它當成是疾病的唯一。而且相信藥物和手術能改變病理,得到康復。但疾病真的可以治好了嗎?事實上大多數疾病還是治不好。

因此,不能過分相信藥物和手術,不能過分強調疾病的頑固,要更多相信自己。

愛人、愛每個生命、愛這個世界,以愛的心態來對待我們周圍的花草樹木,飛鳥走獸。珍惜自己的生命,同時也珍惜每個生物的生命。不害已,也不害人,不害其他生命。用纖細的愛心去感受世界的萬事萬物,讓愛心把自己融化到萬事萬物當中。愛能讓我們的心靈充滿快樂,能讓我們的身體恢復健康。

快樂是治病的關鍵

快樂的第一條就是微笑。患者朋友自己想一想,多久沒有自然的微笑了?多久沒有開心地面對這個世界了?我們在煩什麼?在跟誰過不去?我們得到了什麼呢?是疾病,是痛苦。

如果我們都能做到隨時隨地心裡裝著美好的情感,在臉上表現出良好的情緒,即面帶笑意,心平氣和。

我們要把快樂看成是治病的良藥、健康的朋友。真心快樂,就能讓心神得養,「陰平陽秘,精神乃治」,於是臟腑安定,氣血和調而病痛減輕。生了病,我們不僅戴著病痛的枷鎖,更忍受著心理的不安。如此形成惡性循環,疾病肯定會逐漸加重。所以,要治病,先讓自己的精神好起來,辦法就是快樂。

以食為葯:食物才是最好的醫藥

戰國名醫扁鵲曾說過:「君子有病,期先食以療之,食療不愈,然後用藥」。

中醫學自古就有「葯食同源」的理論。唐代醫家孫思邈更是身體力行,他信奉「食養」,以食為補,認為「如此乃可延年得養生之術耳」。他活了百餘歲,顯然與他善用以食為補有關。並指出:「安身之本,必須於食。救疾之速,必憑於葯。不知食療者,不足以全生。」這些論述足以可見孫思邈對食療養生的積極認可。孫思邈也高度肯定了「食治」的作用,指出:「夫為醫者,當須先洞曉病源,知其所犯,以食治之,食療不己,然後命葯。」主張醫生治病,必須根據疾病的病因和所侵犯的臟腑,先用食物治療,在食療不愈的情況下,再用藥物治療,糾正臟腑功能的偏盛偏衰。因為「食能排邪而安臟腑,悅神爽志,以資血氣」,指出食物具有祛除病邪、安臟腑,愉悅人的精神情緒的作用,因而可以促進氣血生成。孫思邈的食療學說在繼承前人成就的基礎上,積累了更為豐富的經驗,在理論和實踐上都有許多新的闡明和提高,在千餘年的發展過程中,一直為後世醫家所接受和繼承。

有種說法「是葯三分毒」,但加博士指出,其實像有些亦食亦葯的「葯食同源」之品,其毒性幾乎可以忽略不計,對我們的身體不會產生任何毒副作用。一元堂中醫門診部所有專家所開的方子大多都是葯食同源的藥方,這一點足以讓我們更安全,更放心。

比如在治療便秘上,膳食纖維的作用經常會比藥物還管用,一些長期使用瀉藥無果的老年人在服用植物複合膳食纖維后又恢復了正常的排便;大部分糖尿病患者其實並非胰島功能壞死,依靠高纖維飲食是可以逐步改善的。而依靠藥物的結果就是越來越嚴重,直至依賴注射胰島素維持。婦科炎症也是同樣的道理,很多女性企圖用抗生素消滅黴菌、滴蟲等微生物,可是卻破壞了陰道的微生態環境,打破其自我調節平衡,使得此消彼長,難以斷根。可是如果通過佛手、肉桂、紫蘇等幾味葯食同源的藥方調理身體的內部環境,婦科炎症的改善效果是很明顯的,而且不易複發。

一元堂中醫門診的專家郝建新教授說過「葯膳食療,葯中上品。」運用傳統葯膳食療養生之道和傳統滋膏,順時應季調諧陰陽,促使機體內環境維持平衡,以達養生保健目的這也是郝建新教授的上醫之道。

「神葯兩醫」是程興國老先生常常提到的行醫理念。程老杏林懸壺五十餘載,憑藉其濟世救人的非凡醫德與妙手回春的高超技藝,名聲日隆,他從五十年的行醫經驗中總結出「神葯兩醫」四個字,正是強調上醫之道不僅要用藥物治病,更要通過心神去醫心。

加博士常常說的,健康的鑰匙掌握在自己的手裡,在醫患的關係中,患者永遠都是第一位,這一點不可本末倒置。這也是上醫之道。

從心而治也就是醫心,既治身病,又治心病;以食為葯,也就是用多用食,少用藥,把患者放在第一位,把長久的健康放在第一位,不用藥性過猛的藥物,不追求暫時的效果去損害身體的根本「從心而治,以食為葯」,這是上醫之道,更是一元堂中醫門診部行醫的信條!

你可能會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