進球「難產」,何談精彩?

新華社法國聖埃蒂安6月25日電 進球「難產」,何談精彩?

新華社記者岳東興

被寄予厚望的16強淘汰賽已揭開大幕,但依然「進球難產」,延續了本屆歐錦賽「數據很花、射門是渣」的乏味。據統計,觀眾平均需要為每一個進球等待近50分鐘,這也難怪許多熬夜的球迷普遍感到無聊。而我也是這樣的觀點,如果總是不進球、難進球,空談技戰術和數據精彩還有什麼意義?

在已結束的39場比賽中,一共打入73粒進球,場均進球數僅為1.87個,每一個進球的間隔時間為49分鐘,這意味著大半場時間就過去了。那麼,場均進球最多的是哪支球隊?是傳球成功率第一的西班牙(93%),控球率第一的德國(65%),還是射門次數最多的葡萄牙(74次)?都不是!而是44年後第一次打回決賽圈的匈牙利隊,只有他們平均每場能進2球,其他23支球隊都低於這個並不算高的水準。這算不算對「數據控」的一個諷刺?

還有一項數據說明了進球的「難產」。在73個進球中,只有34%是在上半時打進,也就是說,很多場次中,大家已習慣了上半場是0:0。以法國隊為例,即便貴為東道主和奪冠熱門,至今還從沒在頭45分鐘里進過球。另外,從下半時進球分佈時間看,有46%的進球是在76分鐘以後產生,這也是本屆賽事戲稱為「歐洲絕殺杯」的一個原因所在。

那麼,為什麼進球怎麼難?包括世界冠軍德國隊在內的「老司機」們,怎麼也都覺得贏球費勁?

對此,世界第一「門衛」諾伊爾談了他的看法。他在一天前的發布會上對記者說:「我理解球迷和媒體們不是很滿意,但比賽對我們而言確實不容易。面對給你『擺大巴』的那些球隊,進球就是很難。」

如諾伊爾所說,「防守為王」成為本屆賽事一大共性。在賽事「擴軍」為24隊后,根據規則,四個成績最好的第三名也可以晉級淘汰賽,這使得更多實力較弱的球隊,看到了創造歷史戰績的機會。他們首先要立足防守,「擺好大巴」,確保不丟球,即便拿三場平局,也可能進16強。因此大多球隊的辦法主要有四點——密集禁區防守、壓縮傳接球空間、分割包圍對手核心球員、以及戰略放棄控球去「死扛」。然後再通過抓反擊效率,與強隊周旋,往往能取得少丟球或是平局的結果。小組賽一共出現了4場0:0和5場1:1,雖然「很悶」,但對弱隊而言卻是重要的1分。

其二,高控球率不再能確保進球和贏球。也許是受到英超「萊斯特童話」的啟發,不少球隊在無法控球或戰略放棄控球時,已經有了足夠的心理和戰術準備,儘可能不被傳控技術處於優勢的強隊去調動失位和消耗體能,而是更為從容縮小三條線之間的距離,壓縮特別是身後的防守空間,不給對手向前滲透的機會,有點像籃球防守里「放外不放里」的意思。在這個基礎上,再通過斷球、突破、快速的攻防轉換以及線路更直接的傳球,尋求一擊致命的機會。義大利以弱勝強、擊敗比利時便是這一戰術的體現。對比來看,西班牙1:0勝捷克也只是在第87分鐘才進球,險些被逼平,可見傳控主導多年的勝利方程式也在改變。

此外,「歐洲無弱旅」的涉及範圍越來越廣。首先,五大聯賽對各國球星的集中吸納和錘鍊,使得更多球隊間彼此熟悉,不少隊較量的看點集中在了俱樂部隊友間的對抗,他們知己知彼,因此在挑戰對方所在的強隊時少了膽怯,信心自然更足。其次,在歐洲先進青訓模式的相互借鑒下,弱隊進步飛速,比如奧地利雖然止步小組賽,但已經是世界前十球隊。「黑馬」匈牙利則已躋身世界前20球隊,難怪他們在確保出線下,還要堅決「死磕」葡萄牙,爭小組第一,確實是實力使然,兩隊也聯袂創造了至今進球最多和對攻最激烈的一場經典較量。

接下來的16強戰,誰還能再帶給球迷們一場打破沉悶的精彩對決,是該寄望於「無鋒」和「割麥子」輪換的德國隊,還是意西大戰,還是重整旗鼓的英格蘭,真的不敢奢望太多。畢竟打到這個份上,確保能贏球是教練考慮的第一要素,能夠1:0贏下的,就沒必要去冒更多的風險。威爾士主帥科爾曼就直言說,「球踢得很難看,但那又怎樣?我們來法國是為了贏球,儘管每次贏球的方式不同」。相信這也代表了不少球隊的觀點吧!(完)

運營人員: 唐駿 MX002

你可能會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