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了恐龍蛋化石,還有哪些比較有價值的古生物化石

一、植物化石

地質歷史上最早出現的生命屬於植物界,在距今35億年前的太古代地層中就發現了最原始的藍藻類和菌類化石。太古代及早元古代是原始藻類的時代,元古代中期到奧陶紀是海生藻類植物繁盛的時代,志留紀到石炭紀是陸生孢子植物繁盛時代,二疊紀到侏羅紀是裸子植物時代,從白堊紀到新生代則是被子植物繁盛的時代。一般情況下,植物化石觀賞石主要來自晚古生代和中生代的孢子植物和裸子植物,少部分為新生代的被子植物。

由於古生物都與特定的地史時期相聯繫,不同地質時代產生不同的化石,因此採集古生物化石必須在一定的地層(沉積岩)中去尋找。化石採下后還需經過適當加工,按古生物的生態特點在圍岩底托上把化石剝離成高浮雕狀,且保持化石表面的全部細節,但絕對不能仿雕,因為仿雕其實就是在做雕刻品,已與化石沒有什麼關係了。也有的人在加工化石觀賞過程中把化石(如角石、貝殼、珊瑚等)完全從圍岩中剝離下來,成為一個個單體,甚至表面還拋光,這實在是畫蛇添足之舉。一個單體古生物化石的觀賞價值往往要大打折扣。

樹化石

樹化石又稱「木石」,是植物化石中的大宗。大約在1.5億年前,在洪水沖刷下,成片的樹木逐漸被泥土、沙石和火山灰所埋藏,在密封和高溫條件下,經過含硅的地下水長期硅化,就形成了「硅化木」,也就是今天所說的樹化石。後來,幾經地質變遷,陸地上升,使得埋藏在地下的樹化石重見天日。

在我國,很早就有關於樹化石的記載。不過,由於種種原因,有些記載被蒙上一層神秘色彩。宋代文人杜綰所著《雲林石譜》,對「松化石」進行了這樣的描述:在浙江省東陽縣和永康縣,「松老皆化為石」,「一夕大風雨,松林忽化為石」,「大者徑二三尺」,也有「小如拳者」。實際上,這種情形是不可能出現的。

樹化石屬硅化木類,還可細分為蛋白石硅化木、瑪瑙硅化木和普通硅化木。蛋白石硅化木以蛋白礦物成分為主,瑪瑙硅化木以瑪瑙即「玉髓」礦物成分為主,普通硅化木是由隱晶質「交代」而成。

樹化石在我國分佈很廣,新疆、遼寧、山東、雲南、北京、河北、山西、江西、福建、四川、甘肅等許多省市,都曾發現了樹化石。1984年,在北京市延慶縣白河北岸,發現了「樹化石群」。這些樹化石大都為短樹樁狀,年輪和木紋清晰可見,分佈在寬400米、長1500米的山坡上。其中,最大的短樹樁直徑2.5米,最小的也有0.8米,一眼望去,彷彿是剛剛採伐過的原始森林。隨後,又在山西省長子縣南部發現了32棵樹化石,或是橫陳于山坡上,或倒卧在一灌木中,最長的18米,最粗的1.5米,姿態各異,妙趣橫生。

琥珀

琥珀是一種松柏樹脂化石,也被稱作「松脂化石」。

人類對琥珀的認識、開發和利用,是很早以前的事情。那時候,由於不了解琥珀是怎樣形成的,所以蒙上了許多神秘色彩。

在古希臘傳說中,太陽神赫利俄斯的兒子法厄同,駕駛父親的太陽車橫穿太空后被處死,他的妹妹悲痛萬分,淚珠滾滾滴落,於是就凝固成為琥珀。為什麼琥珀是那樣透明、光滑?就是因為由晶瑩的淚珠變成。

在我國,許多古代典籍對琥珀都有記載。在《酉陽雜俎》的記載中,琥珀的產生頗為神奇,被說成是「龍血入地為琥珀」。在《廣志》的記載中,也出現了離奇的情景,即「琥珀生地中,其上及旁不生草」。《宋武帝本紀》中有這樣的記載:「寧州嘗獻琥珀枕,光色甚麗,價盈百金,時將北伐,以琥珀療金瘡,武帝命賜之,分賜諸將。」在這裡,琥珀居然成為「療金瘡」的一劑良藥。在其他的一些記載中,則將琥珀的形成描寫成「虎死精魂入地為石」,所以又稱琥珀為「虎魄」、「獸魄」。

隨著歷史的推移,人們對琥珀的認識越來越準確,逐漸認識到琥珀是松柏分泌出的樹脂入地后形成的化石。其中,有些琥珀裡邊還包著蜜蜂、蒼蠅、蚊子、蜘蛛、螞蟻等昆蟲,是因為松柏分泌的樹脂將它們緊緊粘住,隨後又入地變為化石。在琥珀如何形成方面,我國古代典籍的一些記載,倒是接近於準確的。據《博物志》記載,松脂「入地千年」,「化為琥珀」。又據《博物要覽》記載:「琥珀亦有造假者,或燒蜂窠及卵雞子」,「與真無異」。《廣志》又做了進一步說明:「雞卵可做琥珀」,「取黃白渾雜者,煮及尚軟,隨意刻作,以苦酒漬數宿既堅」,「乃亂真矣」。「所恆用作,無不成也」。與此同時,《博物要覽》還介紹了識別真假方法:「欲辯其真偽,惟琥珀於掌心摩熱」,能夠「吸草莖者為真,偽者則否,真者摩熱生香,偽者則無香」。

琥珀的產地很多,波蘭、羅馬尼亞、前蘇聯和波羅的海沿岸國家,是世界上琥珀主要產地。其中,羅馬尼亞不僅有許多優質琥珀,還將琥珀定為自己國家的「國石」。在我國,琥珀的主要產地是遼寧撫順和河南南陽,這裡所產琥珀質地最高、名氣最大。此外,雲南、四川、湖北、黑龍江的一些地區,也都發現有琥珀。

琥珀不僅晶瑩圓潤、光澤熠熠,而且顏色紛呈、絢麗多彩。就顏色而言,大多都呈黃、淺黃、蠟黃、橙、紅、淡紅、紅褐、褐色等,也有少數呈淺綠、藍、淡紫色等。琥珀的質地也十分誘人,有的透明,有的半透明,稱得上「美麗」異常。琥珀的種類很多,顏色赤紅如血的稱為「血珀」,顏色如黃金的稱為「珀」。此外,不家「花珀」、「石珀」、「水珀」、「蠟珀」、「香珀」、「明珀」等許多品種。特別需要指出的是,內藏昆蟲的琥珀,是最引人注目的琥珀,被稱為「昆蟲琥珀」。

琥珀是極具觀賞性的玩石之一。其中,「昆蟲琥珀」不加任何修飾,就能以鮮明的特徵供人們直接觀賞。其他品種的一些琥珀,也可酌情挑選用來直接觀賞。在日常生活中,人們還往往用琥珀製作各種佩件和飾物,也非常受青睞。

二、腕足類化石

腕足類動物是一燈具兩瓣硬殼的單體海生底棲生物,在距今5.7億年至2.3億年前古生代的志留紀至二疊紀最為繁盛;腕足動物化石,主要保存在石灰岩、泥灰岩及鈣質頁岩中。產於泥灰岩中的腕足動物化石,往往最容易風化出保存完美的化石觀賞石,特別是大量個體聚集於同一塊標本上時觀賞價值更高。腕足動物化石產於很多省份,其中又以湖南、廣西、湖北、雲南、貴州為盛。其中弓燕石、喙石燕和鴞頭貝和化石最具觀賞性。

石燕

距今3億年前生存的一種腕足類無脊椎動物,其外部的貝殼體為橫方形,向左右延伸時,逐漸上翹並呈現「張開」形狀,一條條頗為粗的放射狀褶線浮在上面,宛如燕子的雙翼。所以,這種無脊椎動物成為化石之後,自古以來就被人們稱作「石燕」。

「石燕」是在海洋中棲生的動物。後來,隨著地殼的變遷形成化石,大多蘊藏在崇山峻岭的岩層里。採得「石燕」並非易事,往往頗費一番周折、一番辛勞。

「石燕」展現的振翼欲飛的「雄姿」,不僅具有一定的觀賞性,而且能產生十分明顯的動感。鑒於這一特點,古代曾經出現這樣的傳說:只要有適當時機,「石燕」就會「飛」起來。北魏酈道元所寫的著名《水經注》中就有記述:「其石或大或小,若母子焉。及風雷相博,則石燕群飛,頡頏如真燕矣。」在風起雷鳴之際,頓時「石燕群飛」,上下翻飛的頑皮情景與「真燕」一樣,這足見石燕是多麼形象。

到了清代,傳說得更加煞有介事。清代文人屈大均在《嶺外代答》中寫道:「石燕,今湖南永州所產絕佳。色黃而頭、嘴、翅、脊了了。」清代的《昌化縣誌》出現這樣的內容:「雲谷山石燕洞,其深莫測,時見石燕飛出。」你看,「石燕」居然從「其深莫測」的山洞裡騰飛而出。

「石燕」果真能飛嗎?其實,「石燕」形成化石之後,生命早已完結,成為實實在在的石頭,是絕對不會飛起來的,古人的一些描述實屬誇張。宋代文人杜綰做過實地觀賞,並在《雲林石譜》中進行了翔實的記述:他在出產「石燕」的湖南零陵,聽到「遇雨則飛」的傳說,就來到連綿不絕的山中,發現有的岩壁上有許多「石燕」,於是用筆作了記號。岩壁被烈日曝晒,驟然間又下起了大雨,作了記號的「石燕」都「一一墜地」。這些「石燕」是自己飛出來的?當然不是。他經過一番分析,發現是「寒熱相擊迸落」的結果。可見,杜綰是不相信「石燕」會飛的。

在我國,「石燕」的產地很多,但大多都在南方。其中,記載中最早、最有名的是湖南的祁陽、零陵,此兩地曾將「石燕」作為貢品進奉給朝廷。此外,湖北的南漳、宜昌,廣東的高要、平南,雲南的陸良,江西的宜春,浙江的龍泉,江蘇的溧水,山西的保德、太原等,也都出產「石燕」。在許多地方,由此而產生了石燕山、石燕洞的地名。

「石燕」大小不一,大者十多厘米,小者不過四五厘米,其上品具有較高觀賞價值。倘若能藏有幾枚,頗可得玩賞之樂。

鴞頭貝

腕足類動物中個體較大的一種。鴞頭貝的殼體,呈橢圓形,殼質很厚,腹喙高突而向內彎,兩瓣硬殼的中央,有堅實的中隔板。當殼體保存完好時,可見細細的同心紋。鴞頭貝化石的開關酷似鴞(即鷹)的頭部,故名。由於鴞頭貝是腕足類動物化石中體積最大的,又酷似鷹頭給人以敦實之感,所以在腕足類化石中收藏價值最高。

鴞頭貝化石,以產於雲南東部、廣西中部泥灰岩中的為最好。由於泥灰岩容易風化,容易剝落,產於泥灰岩中的鴞頭貝,保存於泥灰岩容易風化,容易剝落,產於泥灰岩中的鴞頭貝,保存得最為完整,因而也就最具有觀賞性。在鴞頭貝化石中,碩大的單體,常常予人以敦實之感,令人產生遐想;幾個或數十個單體連在一起,常常使觀賞者感到奇特,令人發出感慨。

如今,鴞頭貝化石作為一種觀賞石,日益受到廣大奇石愛好者的青睞。其中,特別是鴞頭貝化石中的「上品」,其造型,不僅讓人們為之神動,同時還會產生回味無窮的魅力。

三、海百合化石

一種海生無脊椎棘皮動物,因體似盛開的百合而得名。這種動物自5.7億年前古生代奧陶幻迄今,一直在海洋中繁衍生息。

海百合的整體,猶如生活在海底的一株栩栩如生的百合花。海百合的「根部」,或呈「錨」狀,或呈「卷枝」狀,固定在海底;海百合的「莖部」,呈細長的「管狀」,中間有莖孔;海百合的「冠部」,由「萼」和「腕」兩部分組成,呈「花萼」狀,漂浮在「莖部」的上端,海百合通過「冠部」的張合,濾食海水中的浮游生物。在生物進化的鏈條上,海百合是無脊椎動物向脊椎動物進化過程中處於分界狀態的一種重要物種,身上既有無脊椎動物的特點,也有脊椎動物的某些特徵。由於海洋深處暗流洶湧,死後的海百合很難存留於一處;又由於海百合只有棘皮而無硬骨,死後易腐而極難長久保存。所以,在世界上海百合化石極為罕見。

當今我國的海百合化石,大多產於貴州省北部的一小塊地區,是距令2.3億年前的中生代三迭紀的海百合,並最終演變成的化石。那時候的貴州省,不僅是汪洋大海,而且還是一片深海。後來,隨著地殼的運動發生了海底驟然抬升的巨大變化,才使那裡的海百合保存下來,並得以形成化石。

歷經億萬年,黔北這一小塊地區的海百合化石,默默地藏於一層薄薄的灰岩中。灰岩多呈鐵灰或土黃色,而海百合化石本身為灰白色,兩者反差很大,因而一株株「百合花」顯得十分清晰、逼真,並具有很強的立體感。

直到20世紀50年代末,地質工作者才在這裡發現了海百合化石的存在。後來,相繼開發出不少高檔次的海百合化石,其中不乏精品、珍品,在國內外贏得了很高的聲譽。據了解,產於這裡的被命名為「天嬌圖」的一塊巨型海百合化石,長2.2米,寬1.4米,18朵盛開的「百合花」錯落有致,一枝枝「花莖」蒼勁有力,其複雜,其多變,其和諧,都令人叫絕。對於廣大奇石愛好者來說,每當看著風格迥異的海百合化石的時候,品味無窮的韻味,都會情不自禁地聯想到遙遠的古代與現代的海底世界。歷經億萬年地質變化后,仍留下一幅幅國畫般的嬌艷的「百合花圖」,這動人的情景,怎能不給人以神秘的美感。

四、三葉蟲化石

有這樣一種化石:石面上呈現栩栩如生的「蝙蝠」,或是密密麻麻,或是三五成群,或是形單影隻……在玩石市場上,不僅有許多這樣的化石,而且還有用這種化石製成的硯台、鎮尺、印盒、筆筒等。這種化石上的「蝙蝠」,比現代蝙蝠的體積要小得多,但它們並非現代蝙蝠的祖先,而是一種三葉蟲化石。

三葉蟲屬節肢動物,在寒武幻和奧陶紀最為繁盛,到二疊紀末絕滅。三葉蟲背部為角質甲殼組成,因甲背被兩條溝縱分為軸部和左右對稱的兩個肋葉,自前至后又可以分為頭、胸、尾三部分,故名三葉蟲。人們常見的「蝙蝠」,其實是它的尾部化石。三葉蟲的尾部兩側粗大的刺向後展開,形同盡量蝙蝠的翅膀,而尾軸則恰如蝙蝠的軀體,而且一生要脫幾次殼,所以在成為化石之後,便呈現展翅飛翔的「蝙蝠」形狀。三葉蟲絕大多數過著游移底棲生活,生活在泥質或泥灰質海底,因此三葉蟲化石常產在石灰岩、泥質灰岩中。有觀賞價值的三葉蟲化石種類主要有蝙蝠蟲、四川蟲、王冠蟲、湘西蟲等。

三葉蟲比較喜歡群居生活,當自然環境發生急劇變化時,它們的習性很難適應變化,於是大量死亡並直至滅絕,也就在情理之中了。在這一漫長過程中,三葉蟲也大量堆積,逐漸形成化石。在我國山東省泰安地區的石灰岩中,就發現了許多有著「蝙蝠」競飛場景的三葉蟲化石。

清代初年文人王士禛在《池北偶記》中記載了這樣一件事:明代崇禎年間,名儒張延登暢遊泰山,夜宿大汶口,晚飯後來到大汶河的岸邊,發現水中閃爍著光亮。他感到十分奇怪,湊上前去一看,發現是一塊石頭,長一尺許,石脊嵌著一隻「小蝙蝠」。張延登將石頭從水中取出,翻過來一看,竟嵌有近百隻「小蝙蝠」,或「狀如飛」,或「形如伏」,「栩栩如生」。石頭上還有小小的凹處,可以積水。於是張延登就根據其形狀製成一個硯台,借「蝙蝠」中「蝙」字的諧音,取名「多福硯」。隨後,他又特意寫了一篇有名的《多福硯銘》,抒發內心的感受:「泰山所鍾,汶水所浴」,「堅勁如鐵,溫瑩如玉」,「不假雕飾,天然古綠」,「文字之祥,自求多福」。一時之間,他的文友馬世奇、夏允彝等紛紛效仿,相繼為之作銘。此例一開,「多福硯」名噪一時,成為魯硯中的一個格外重要品種。如今,山東省仍將「多福硯」作為一項特產向海內外介紹,深深受到青睞。

三葉蟲化石,一般由於三葉蟲身體較小,很容易獲得完整形態。但在特殊情況之下,也會出現只有頭部或尾部的形態。從完整的形態的三葉蟲化石中,可以區別各個各類的三葉蟲化石,分析其生活年代的氣候、地理、環境情況。這樣的三葉蟲化石,不僅有著觀賞價值,而且也有著很高的科研價值。

五、震旦角石

震旦角石俗稱「寶塔石」,是古代一種無脊椎動物的化石。這種動物的頭和足形成一個整體,很難區分開來,所以被人們稱為「頭足綱動物」。它們生活在距今大約5億年前的海洋里,有著堅固的圓錐形殼體,殼面顯現波狀橫紋,殼內有很多橫板,最長的可達2米以上,最短的有數厘米,大多數則在幾十厘米至一米之間。如果將形成化石的一頭尖、一頭粗的圓錐形殼體直立起來,彷彿一座高聳的寶塔,所以才又有了「寶塔石」的雅稱。

在我國很早就有人將震旦角石作為室內擺飾品。據《清稗類鈔》記載,此石「尖鋒聳上,儼如七級浮屠,故又名塔影石」,「有人琢之以為插屏」。20世紀初曾來我國考察的日本古生物學家矢部長克也說,震旦角石「謂之寶塔石」,中國人「用作室內裝飾」。

另據記載,北宋詞人、大書法家黃庭堅於宋神宗元豐三年(1080年)得到一枚震旦角石,並興緻盎然地在上面篆刻一首五言絕句:「南崖新婦石,霹靂壓筍出;勺水潤其根,成竹知何日?」在當時,震旦角石還一度被誤認為是「竹筍化石」。所以,震旦角石不僅被稱作「寶塔石」,還被稱作「竹筍石」。

震旦角石的「震旦」有何含義呢?在古代印度的佛教經籍中,曾將中國稱為「震旦」,於是有人就將這種化石冠以「震旦」之名。

震旦角石在我國分佈很廣,最著名的產地在長江三峽一帶。長江三峽兩岸層層疊疊的裸露岩石中,「潛伏」著許多震旦角石,其中又以宜昌縣為最多。此外,湖北省通山縣、咸寧縣、興山縣和四川省綦江縣、震旦角石的蘊藏量也很豐富。作為觀賞用的震旦角石,一般不宜從岩石中全部剝離出來,只有經過精細雕琢,使其呈現半浮雕狀態,才顯得質樸有趣。

六、珊瑚石

珊瑚石是古代珊瑚蟲的化石,向來受到藏石愛好者的青睞。珊瑚蟲是生於海洋中的一種腔腸動物。幼小的珊瑚蟲,往往在海洋中自由自在的遊動,但長到成蟲時,就固定在岩石上或「先輩」石灰質骨骼上。只有到了晚上,這些成蟲才伸出觸手,捕食浮游生物,消化之後又分泌出石灰質,塑造自己的殼體。此外,珊瑚蟲採取分裂增生的方法來進行系列,這樣就越繁殖越多,就越「長」越大,隨著時間的推移,逐漸形成了珊瑚石。

珊瑚石以美麗多姿、色彩斑斕的鮮明特點,招惹人們的喜愛。從造型上看,珊瑚石有樹枝狀、扇狀、蜂窩狀等各種各樣形狀;從色彩上看,有紅色、白色、灰色、紫色、綠色、藍色、黑色等五彩繽紛顏色。據統計,珊瑚石的品種大約有兩萬五千多個,根據產地不同,可分為中國台灣珊瑚、地中海珊瑚、日本珊瑚、馬來西亞珊瑚和喀麥隆珊瑚等。珊瑚石中最珍貴的是紅珊瑚,其中有許多產於深100米上下的海底,人們採掘十分困難,一旦採掘出來,就會成為珍貴的玩石,甚至會成為「無價之寶」。最好的紅珊瑚集中產於地中海和大西洋深處海底,那裡是世界著名產地。我國的台灣,福建一帶海域,也有不少產出。

提到紅珊瑚,還有想起一段動人的傳說。相傳,古希臘一個叫珀爾修斯的英雄,具有斬殺妖怪的本領。一天,他把三個「蛇發女怪」中的美杜莎殺死之後,將她的頭顱掛在海邊的一棵樹上,鮮血滴滴答答流進了地中海,緊接著就變成了紅珊瑚。由此,人們就給紅珊瑚起名為「蛇發女怪」。紅珊瑚的英文名稱,就是來自希臘語中的「蛇發女怪」的意思。

紅珊瑚色彩艷麗,婀娜多姿,充滿了迷人的魅力,因而始終是最受歡迎的一種珊瑚石。

在我國古籍中,有許多關於珊瑚石的記載。明代文人林有麟在《素園石譜》中寫道:「臨海水下,馮義得『石連理』三株,皆白石。」「臨海郡使伍曜在海水際得『石樹』,高三丈余,枝莖紫色。」「金澤寺內有一枯樹峰,儼然一古木,大約與石樹相似。」從《素園石譜》所繪圖形看,這種「石連理」、「石樹」,無疑就是珊瑚石。

據清代文人谷應泰在《博物要覽》一書中記載:「珊瑚生海底,作枝柯狀,明潤如紅玉,中多有孔,亦有無孔者、枝柯多者,更難得。」「以高而鮮紅者值錢,其油紅及丹色並有髓眼者皆價低,亦有斷折處用紅臘粘接,宜仔細看之。」可見,珊瑚石在當時的市場上已非鮮見。

西晉的王愷與石崇鬥富,拿出一棵「珊瑚樹,高二尺許」,「世所罕比」。石崇卻「以鐵如意擊碎之」,王愷「以為嫉已之寶,聲色方厲」。石崇認為「不足多恨」,「乃命左右悉取珊瑚,有高三四丈者六七株,條幹絕俗,光彩照人」。另據記載:「積翠湖中有珊瑚,高一丈二尺,一本三柯,上有四百六十三條,雲是南越王趙佗所獻,號烽火樹。」由此不難看出,在古代的珊瑚石中,實在是不乏精品、絕品。

七、魚類化石

魚類是一種較低等而種類繁多的水生脊椎動物。在泥盆紀以前,其他脊椎動物還沒有出現,魚類已經興起並走向繁盛。到了泥盆紀,魚的種類已相當繁多同,成為優勢動物物種,所以人們也把泥盆紀稱作為「魚的時代」。

我國內陸地區的不少魚化石,都是淡水魚化石,如生活在1.5億年前中生代晚期的狼鰭魚、江漢魚等。關於魚化石的形成,宋代文人杜綰在所著《雲林石譜》中,已經做出科學性的解釋:「古之陂澤,魚生其中,因山頹塞,歲久土凝為石而致。」這裡所說的「因山頹塞」,實際上就是火山爆發,而「土」就是火山灰。當年火山爆發,在湖泊中怡然自得的魚兒,陡然被鋪天蓋地的火山灰壓入湖底,紛紛窒息而死。由於魚體與空氣隔絕,不致腐爛,於是就「印刻」在冷卻的火山灰之中,逐漸形成魚化石。隨後,又經過滄海桑田的變遷,魚化石露出地面,便被人們所採集。此外,還有一些魚化石,是魚兒當年被湖泊、河流的淤泥掩埋之後,經過漫長的歷史,骨骼逐漸炭化最後成為魚化石。

魚化石的觀賞性極強。在一塊塊青石板上,有的是一條魚兒靜卧不動,有的是幾條魚兒追逐嬉戲,有的是十幾條魚兒在穿梭遊盪……由此,形成一幅幅天然成趣的「魚樂圖」!古人早就對魚化石情有獨鍾。

《雲林石譜》中曾記載:「潭州湖鄉縣山之顛,有石卧生土中,凡穴地數尺,見青石,即揭去,謂之蓋魚石。自青石之下,色微青或灰白者,重重揭取,兩邊石面有魚形。」「穴深二三丈復見青石,謂之載魚石。石之下即著沙土,就中選擇,數尾相隨游泳」。「隴西地名魚龍,掘地取石,破而得石,與湘鄉所產不異。」杜綰還特意引用了唐代大詩人杜甫讚歎隴西魚化石的兩句詩:「水落魚龍夜,山空鳥鼠秋。」

清代文人沈心在《怪石錄》中介紹,在萊陽一帶,有一些人將魚化石製成屏風出售,頗為走俏。清代文人還寫下《魚石詩》,讚歎將魚化石供於几案的妙處:「火山一片石,追逐見魚兒。圖畫形相肖,鱗鰭態不遺。蟄方冰底懶,仙時魚來時。好與芝同供,還吟玉局詩。」我國所產魚化石種類很多,比較常見的是狼鰭魚和江漢魚化石。

狼鰭魚化石

狼鰭魚化石主要產於遼寧、山東、河南的一些地區。狼鰭魚體形較小,身長約為5至12厘米,頭部高度與身體高部相近,大眼睛,背鰭靠後。這種魚常常單個或成群保存在岩層中的同一石板上,神態自然,清晰逼真,引人入勝。

江漢魚化石

江漢魚化石主要產於湖北松滋,身長約6至8厘米,頭部較小,魚背凸起,背鰭位於身體中部。江漢魚保存在暗綠灰色或灰色的石板上,與今日的武昌魚相似,也能栩栩如生地再現當年江漢魚的悠然神態。

我國有一些地方,是遐邇聞名的魚化石產地。

北京周口店中國猿人遺址南約3公里處,是一個魚化石產地,自20世紀30年代起經多次發掘,先後發現二千多尾魚化石,大部分都保留著原來的形狀。這個地方,有一個澡盆狀的堆積物,由小礫石、紅褐薄層細砂和黃色細砂岩組成,大量的魚化石就產於中下部的細砂岩中。發掘出來的魚化石,有些種類已經滅絕,而有些依然存在。

山東臨朐縣山旺村的東北部,有一座小山——角岩山,周圍埋藏著豐富的古生物化石。據科學家考慮結果表明,這裡在一千多萬年前是一個湖泊,岸邊生長著茂密的森林,湖中有大量藻類和其他生物繁衍,森林中有各種野獸生存。後來,經過地殼變遷,原來的湖泊變成了小山,生物被埋在底下形成各種古生物化石,其中就有豐富的魚化石。如今,這裡已被國家定為自然保護區。

八、爬行類動物化石

爬行類動物是地史時期曾經繁盛一時的龐大類群,是真正的陸生四足動物,以卵生的方式傳宗接代,幼體不再變態。原始的爬行動物最早出現在古生代末期,中生代盛極一時,曾遍及陸地、空中、海洋及河灘沼澤等生活環境,中生代末急劇衰落,其代表物種恐龍之滅絕,成了千古難解的自然之謎。常見的化石有陸龜、無盾龜、貴州龍、南漳龍等。

貴州龍化石

貴州龍是地球上最原始的爬行動物,兩棲於濱海環境,在分類上屬於海生爬行動物的晰鰭類。貴州龍曾一度生活在中生代三迭紀中期,距今大約已有2.43至2.31億年之間,年代可謂十分久遠。

貴州龍的化石,是20世紀50年代在我國貴州省發現的,故名。貴州龍的特點是頸長探出,頭如長三角形,眼眶大而圓,四肢細長,前肢比後肢稍粗,爪短而未完全變成鰭,體形酷似現代爬行類的蜥蜴。貴州龍的體長,白頭部到尾端,最長的三十多厘米,最短的有十厘米左右。與寵然大物恐龍相比,貴州龍實在小得「可憐」。然而,它卻是「龍」家族的祖先,在中生代三迭紀爬行動物興盛時期,稱得上是「一霸」。

貴州龍化石被大量發現以後,引起了許多玩石愛好者的深厚興趣,成為紛紛收藏的「重要對象」。倘若細細鑒賞那一塊塊貴州龍化石,就會頓時產生一種強烈的感覺:形態各異的「龍」躍鈦於板狀薄層石灰岩之土,栩栩如生地再現了由突發地質事件引起死亡時情景,有的驚恐萬分縮成一團,有的奮起反抗張牙舞爪,有的不甘就範垂死掙扎,有的茫然不知頃刻斃命,有的無可奈何靜等發落……面臨不可抗拒的大自然滅頂之災,真實地展示了貴州龍的種種表現,其場面是壯觀的,其形象是令人悲憫的,從而引起人們遐思。

貴州龍化石大多數都保存得比較完整。古代生物形成比較完整的化石,一般都要具備自身條件和外在環境等因素。就自身條件來說,生物要形成化石,一般都要具有利於保存的生物體結構,主要是生物體中的硬體。就外在環境來說,必須要有掩蓋的物質將生特體迅速埋藏起來,使其免遭生物、機械和化學的破壞。這樣,隨著漫漫時間的推移,經過一段地史時期,隨著沉積物固結成岩石,生物體也經歷了各種不同的石化作用,逐漸變得堅硬如石,由此形成化石。貴州龍化石由於具備了較好的自身條件和外部環境,因而才保存得比較完整;顯現出乖巧、逼真和多姿,尤其是四隻爪子更顯犀利,實屬史前爬行動物化石的珍品,令人嘆為觀止。

貴州龍化石只能在個別地點的一定岩石層中產出,所以十分罕見和珍貴。目前,市場上出現不少手工雕刻的假貴州龍化石,應引起廣大玩石愛好者的高度注意。這種假貴州龍化石的明顯特徵,就是利用石刻工具,在石板上仿雕貴州龍的形象,達到以假亂真的目的。某地質部門曾收藏一塊頭、頸、軀幹、尾和四肢俱全的「貴州龍化石」,全長約20厘米,形象栩栩如生,保存在長方形的深灰色泥質粉砂岩之上。但只要經過仔細辨別,就會發現突起的骨骼部分與所附著的深灰色泥質粉砂岩,是相同的成分,未見到任何石化的骨骼痕迹,用放大鏡觀察也找不到絲毫的骨骼缺口和斷面,卻看到了刀具的刻痕。由此,可以斷定這塊「貴州龍化石」是偽品。據說,假貴州龍化石不僅出現在國內,而且流散到日本和歐美一些國家。最好請有關部門進行一下鑒定,以防上當受騙。

恐龍蛋化石

恐龍是陸棲的爬行動物,興盛於距今約2.3億年至6700萬年前的中生代,到了距今約6700萬年前的中生代白堊紀,突然全部滅絕。這是地球史上一次生物重大的滅絕事件,大約有70%的物種與恐龍一樣遭到滅頂之災。至於為什麼會出現這種狀況,科學家們提出了種種假設,其中最主要的說法是「星球撞擊地球說」,即在白堊紀末,一個直徑10-30公里、排放10萬億噸以上塵埃和顆粒的行星或彗星,曾與地球相撞,使地球環境發生激烈變化,致使包括恐龍在內的大量生物滅絕。但這只是一種假設,對於這樣一個千古之謎,至今仍未能真正破解。

恐龍蛋化石是一種十分珍貴的古蛋類化石,兼有科研、收藏和觀賞價值。自1869年在法國南部首次發現第一枚恐龍蛋化石以來,目前全世界已發現恐龍蛋化石的地點達百餘處。我國是發現恐龍蛋化石最多的國家之一,遍布17個省、自治區,其中包括河南、廣東、湖北、山東、江蘇、內蒙古、江西等地。

近些年來,在河南省發現大旦恐龍蛋化石,特別是該省的西峽縣,更是由於恐龍蛋化石而聲名遠播。河南省西南部的信陽、鎮平、內鄉、西峽、浙川、盧氏、欒川、靈寶等縣,幾乎遍布恐龍蛋化石,不僅原始狀態保存,較好,而且數量多、類型全。其中,既有圓形蛋、扁圓形蛋,還有長型蛋、橄欖形蛋、橢圓形蛋等。我國科學工作者還在西峽縣發現了一窩迄今世界上蛋巢最大的、個體最我的橄欖形、橢圓形恐龍蛋化石,每枚長徑達47厘米、橫徑達16厘米。

廣東省河源市源城區恐龍蛋化石的發現,頗有偶然性。1995年12月6日,幾個孩子在南湖山莊工地玩耍時,有幾枚圓圓的「石蛋」,出於好奇心想砸開「石蛋」看個究竟。這時,中學老師鄒火榮趕過來,示意讓孩子們停手,並取來照相機拍攝幾張「石蛋」照片,還將兩枚完整的石蛋帶回家中。1996年3月6日,經廣東省考古學家鑒定,認定「石蛋」是恐龍蛋化石。於是,揭開了在河源市挖掘恐龍蛋化石的序幕。此外,在河源市源城區源頭鎮,當地群眾挖磚土時,在距地面1米處發現了數十塊樹根化石。碰巧的是,在距樹根化石出土不遠的地方,近年來又大量出土了恐龍蛋化石。

龜化石

龜屬於爬行動物,所以在中生代比較常見。龜的體形呈扁狀的橢圓形,長約10-100厘米,有的還要更大一些。龜有堅硬的甲殼,呈不同形狀的四邊形、六邊形以及八邊形,龜的軟體,包在背部甲殼和腹部甲殼之中,頭、頸、尾和四肢,可縮進甲殼內。中生代的末期,大約有70%以上的生物遭到滅頂之災。然而,由於龜的身體有堅硬的甲殼保護,所以逃脫了被安全毀滅的命運,得以生存下來。

目前出土的龜化石,基本上都是中生代留下來的「產物」。保存下來的龜化石,通常只有北部甲殼和腹部殼,北部甲殼隆起,腹部甲殼較平。頭、頸尾和四肢都保存下來的完整的龜化石,可以說是極為罕見。

龜化石具有收藏和觀賞價值,其主要品種有:產於四川的蛇頸龜,產於廣東茂名的無盾龜和南雄龜,產于山東蒙陰的圓頸中國龜和中華龜,產於陝西府谷和內蒙古的陝西陸龜,產於遼寧錦西的滿州龜等。

在龜化石中,珍品為軀體完整者,上品為背部甲殼、腹部甲殼保存完整並紋飾清晰者。在廣東始興曾挖掘出一個巨型的重約200公斤的南雄龜化石,體長1.1米,最寬處0.78米,背部和腹部之間厚0.3米,通體呈紫紅色,甲殼的紋飾十分清晰,軀體保存完整,可惜頭部已破壞。這是目前我國發現的龜化石中的「佼佼者」,是難得的珍品。

·

如果您收藏愛好者,請聯繫郝煥 微信號:18516763118

你可能會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