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咽鼓管炎為什麼引起眩暈?

咽鼓管為溝通中耳鼓室與鼻咽部的管道,成人全長約35毫米。其主要功能是保持鼓膜內外兩側空氣的壓力平衡和中耳腔的引流。對保持正常的聽力起了很大的作用。

當我們擤鼻涕,打呵欠時,往往感覺到有空氣進入耳內,耳膜響動一下並向外鼓出,這一現象就是因為空氣經耳咽管進入中耳引起的。咽鼓管可自行開放,這個開放過程對中耳很重要。當咽鼓管處於關閉狀態時,中耳腔內空氣吸收,中耳腔內形成負壓,此時咽鼓管開放,空氣經咽鼓管進入中耳腔時,中耳腔的壓力與外界氣壓保持相同,從而保持正常的聽覺功能。當咽鼓管由於各種原因造成功能不良或狹窄時,中耳腔長時間保持負壓狀態,或出現中耳積液,或出現鼓膜內陷,引起聽力障礙。中耳負壓和鼓膜內陷都可以引起眩暈。

Advertisements

急性咽鼓管鼓室炎多與上呼吸道感染同時存在,通常有患側耳脹感及傳導性耳聾,臨床上誘發眩暈的情況亦不少見。可能因前庭反應不對稱,或者由於左右咽鼓管室炎性病變程度不同而致內耳反應失調所致。中耳鼓室負壓能改變兩個窗的壓力,從而誘發前庭反應,發生眩暈。可有自發性眼震,方向向患側,多為混合型,強度一般為1度,眩暈可因咽鼓管阻塞緩解而平息。所以,臨床上當上呼吸道感染患者忽然發生眩暈,並有雙耳脹滿感,傳音性耳聾,自聲過強及鼓膜內陷,鼓膜輕度充血等症征時,應考慮到此病。如繼續發展有可能成為急性中耳炎及乳突炎。

治療原則是:全身給予抗生素、抗過敏葯、鼻部滴用血管收縮劑如1%的麻黃素液等。中耳積液時可穿刺抽液。許多患者往往要求醫生開滴耳葯,以為這樣就可以治療本病,實際上由於鼓膜的阻擋,滴耳葯是不能進入中耳腔內的。另外,行耳咽管吹張是治療本病的重要方法。但一定要把鼻涕擤乾淨后,由醫生或自己進行吹張。

Advertisements

Advertisements

你可能會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