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間習俗,過年貼門神,到底是什麼意思呢?

千家萬戶瞳瞳日,總把新桃換舊符。

春節民俗,貼對聯,貼門神。門神的前身是桃符,又稱「桃板」。古人認為桃木是五木之精,能克百鬼,故從漢代起即有用桃作辟邪之具的風習,以桃木作桃人、桃印、桃板、桃符等辟邪。

我國各地過年都有貼門神的民俗。最初的門神是刻桃木為人形,掛在門的旁邊,後來是畫成門神人像張貼於門。用於趨吉避凶,那時候人們認為要保護家宅平安就得有神靈相助,而門神則可以幫忙擋住來往邪物。

傳說中的神荼、鬱壘兄弟二人專門管鬼,有他們守住門戶,大小惡鬼不敢入門為害。唐代以後,又有畫猛將秦瓊、尉遲敬德二人像為門神的,還有畫關羽、張飛像為門神的。門神像左右戶各一張,後代常把一對門神畫成一文一武。

Advertisements

很多人只知有門神這一神靈,卻從未聽過傳說,不知門神是誰。而神荼與鬱壘只是門神傳說中的一種,到了後來,在唐朝時期,門神的發生了變化,成為了秦叔寶、尉遲恭二人。

這貼門神講究兩點:一是要貼的對稱,中國人是很講究美的,尤其是對稱美,農民建房子一般都是左右對稱的,不但兩邊要建的一模一樣,就連大門也得從中間開的,雖然這樣的門不如一邊開的門安全,但是農民照樣要這樣開門,因為這樣開美觀,好看;二是不能貼反了,你要貼的門神是秦叔寶和尉遲敬德,那麼左邊貼的一定是手裡拿著金鐧的秦叔寶,右邊貼的事手裡拿著金鞭的尉遲敬德,要是那家把他們貼反了,那肯定會立刻成為整個村子的笑柄。

門神的信仰就這樣傳承下來,到了後來,門神的形象不斷發生變化,歷史上的忠臣良將、傳說中的得道神仙,以及各個地區的出名人物,都會被老百姓畫下來當作門神。這其中最著名的當屬鍾馗(kuí)以及秦瓊、尉(yù)遲恭了。

Advertisements

唐代,據《三教源流搜神大全》記載,唐太宗生病卧床,經常聽到寢宮外有鬼怪嚎叫、扔磚丟瓦的聲音,於是命秦瓊和尉遲恭站在門口守衛。這兩員大將手拿兵器,雙目圓睜、正義凜然地站在門口,果然一夜沒有鬼怪吵鬧。唐太宗覺得二人每夜守衛太過辛苦,命人畫出二人的形象貼在宮門之上,這種做法逐漸流傳到民間,二人也成為流傳最廣的門神。

後來,祈福門神畫以喜氣吉祥為風格。諸如:天官賜福、如意狀元、五子登科、和合二仙、招財童子、福壽童子、劉海戲蟾……其中有些祈福門神,嚴格地講已非原本意義上的門神,所以有些也稱為門童畫。

但要明白的是,此後世人所謂的門神實質是因為其有著出色之處而被崇拜供奉,更多的性質是祈願而不是純粹的門神。

還有地方供關羽、關平、徐延昭與楊波、裴元慶和李元霸、岳飛和溫瓊(或韓世忠)、岳雲和狄雷(或何元慶、陸文龍)、趙匡胤和楊袞、胡大海和常遇春等。

如今,門畫兒的張貼內容,更為廣泛。如彩繪福壽圖、五穀豐登圖,六畜興旺圖、工農建設圖、兒童歡樂圖、火箭騰空圖、十帥躍馬圖、擁政愛民圖、軍民聯歡圖等。

現在貼門像,表達的是對平安、幸福的嚮往與追求。

Advertisements

你可能會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