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人都分餐制了,我們中國人可以分餐嗎?

大家還記得2003年得『非典』嗎?在那次重大的健康衛生風波之後,來自各方面的壓力迫使餐飲企業加強了衛生管理,並紛紛在店內實施「中餐分食制」的進食服務方式。隨著人們對「非典」的淡忘,大家對進食行為的衛生也越來越不講究了。

Advertisements

一、何謂合食?

「合食制」其實就是指共同進食的就餐者,用個人的餐具直接在公用的餐盤中取食的用餐方式,現代的中餐圍桌餐聚食就是典型的合食制。

自宋代以來,我國民眾在就餐時一直採用多人共享一席的合食制。與「中餐分食制」相比較,「合食制」有易於烘托宴飲氣氛,就餐程序簡單,成本較低,能充分表現菜肴的形美等特點。

但是較難於讓人接受的是,採用這種方式用餐,提高了就餐者相互間傳染疾病的機率,並可造成不必要的浪費。據報載,分餐制比合食制的就餐方式更具科學性和先進性,它能有效減少疾病的交叉感染。有數據表明,實行分餐制后,能使疾病的感染率合食制的42%下降為17%。而分餐制減少浪費現象的效果同樣明顯,它可使全國餐飲業每年節約糧食和農副產品價值約100億元。

Advertisements

二、分食制的傳統

其實歷史上的中國,分而食之歷史悠久。在春秋至唐以至宋,一直保持著做為主流進餐方式的地位,是食禮的一種。特別是位高權重的人,一人一食桌或者一人好幾個桌子用來擺放食物。由宋至今在社會佔有優越的經濟和政治地位的階層的宴飲活動中,它仍一直被保留著。如宋至清帝國的宮庭禮食;如官場或世俗特殊場合的「專桌」(又稱專席);如今天的國宴,「建國初期,國宴就實行中餐分食制,不過,那時的菜端上桌后,由服務員給每一位來賓分,剩下來的就擱在桌子的中間,誰吃誰去拿。

而87年後,都是由廚師按宴會人數把菜分盤,再端上去。當然這是為了符合國際慣例,讓老外們習慣;」又如今天的高檔宴會也都實行「中餐分食制」。

既然「中餐分食制」這麼好,能減少疾病傳染機率,減少浪費,為何又會存在執行落實上的難度呢?到底難在何處?

三、文化陋習的改變最為困難

中國烹飪協會從20世紀80年代就開始倡導中餐『中餐分食制』,但收效不大。最大的障礙並非來自餐廳,而是來自傳統的飲食習慣。作為世界第一的中國飲食文化,源遠流長几千年博大精深,要改變以往的飲食習慣也不是一朝一夕、一蹴而就的事。」

其實在非典來之前,1988年甲肝迅猛襲來之時,公筷、分餐的呼聲就很高漲。15年過去了,中餐分食制依然只在檔次較高的星級飯店中才能見到,普通餐廳和家庭則鮮有分餐而食的。我曾經在浙江的一個城市工作過,因人們食用毛蚶可能使人患傳染疾病,當時,市政府明令禁止餐館中銷售毛蚶,而實際上經常能在一些小餐館里看見有人吃還帶著血的毛蚶。現在反而是沿海發達地區如廣東,還有香港等地,一般都提供雙筷,或者是一人一食。但是,畢竟在國內來說,還是少數。一種習慣的改變,實在是太難了。

全國實行共餐時一人雙筷合適嗎? (單選)
0
0%
合適
0
0%
不合適

Advertisements

你可能會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