別再被「酸性體質」忽悠了,都是賣保健品的在瞎扯

你一定聽過吃太多肉會讓身體變「酸」,多吃素就能讓身體變「鹼」。然而這樣的說法,顯然是完全忽視了我們腎臟的功力,純屬謠言。

人體血液酸鹼PH值是恆定的

許多網站、微信朋友圈裡都有一些不負責任的所謂的「科普文章」在大肆宣傳:選擇酸性食物,例如穀類、肉類、魚、牛奶和雞蛋等,引起人體血液酸化,會導致高血壓、糖尿病、高脂血症等,甚至有報道癌症也是因為體液酸化所致,所有癌症患者的體質都是酸性的!

可以肯定的是,這種言論是毫無科學依據的,是很荒謬的,錯得離譜的。在正常生理狀態下,人體血液並不會發生酸鹼度失衡,並不存在所謂的「酸性體質」。人體血液PH值恆定在7.35-7.45之間,如果身體酸性或鹼性短暫增強,呼吸系統在幾分鐘之內就會有反應,會加速或減緩排出二氧化碳,從而在幾分鐘內把PH值調整正常,所以沒有人的血液是酸性的(PH值<7.0),不存在「酸性體質致病」這種說法。

如果所謂的「鹼性體質」就可以預防慢性病,那麼每天服用鹼性的小蘇打(碳酸氫鈉)就可以不生病了嗎?這顯然是非常可笑的。實際上,測身體「酸鹼度」完全沒有必要,因為PH值非常精確地維持在7.35-7.45 之間,超出這個範圍,不管是低還是高,生命活動都無法正常進行。一旦體液酸鹼值低於7.35,就已經是酸中毒,需及時就醫。

網上流行的「酸性體質」理論,都是是偽「專家」編造的,目的是推銷一些所謂的能「排酸」的「保健品」。

食物改變不了人體酸鹼度

人體的酸鹼度和食物的酸鹼性是兩個完全不同的概念,人體的酸鹼度是靠緩衝系統和腎臟來調節而不是食物,食物不可能改變人體的酸鹼度。吃下去的食物,不管原來是酸性還是鹼性,結果都是一樣的——多餘的酸鹼離子被腎臟排出體外,保持血液PH值的恆定,任何人都是如此。

既然腎臟會把多餘的酸離子或鹼離子排出,所以吃大魚大肉之後,尿液會偏酸性;而多吃素之後,尿液會偏鹼性。但不論尿液的酸鹼值如何改變,總之血液的酸鹼值還是保持恆定,絕不會因此而變成「酸性體質」或者是「鹼性體質」。

同樣的,「多吃鹼性食物有助於生男孩」的說法也沒有科學依據,因為食物的酸鹼性無法影響陰道的酸鹼度,用小蘇打水沖洗也不行。

最後也提醒所有的家長,您給孩子買的鈣片、維生素等水溶性物質,看似在補充營養,實際上孩子吃下肚、經過腎臟篩選濾過後,您所花的大把銀子,基本上全部都順著尿液,沖入馬桶里去了。

你可能會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