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國時期的朔州經濟——貨幣的發展

民國初年,朔州市場上銀兩、銀元、制錢、銅元混用。之後,銀元和銅元逐漸代替銀兩、制錢。

銀兩包括元寶、中錠、錁子和碎銀。元寶一個重約50克,呈馬蹄形。中錠重約10~20兩,形如秤錘。錁子重約1~5兩,多為饃頭狀。碎銀重一兩以下,有福珠、滴珠、粒珠等多種,仍屬於稱量貨幣。民國七年(1918)后銀兩基本被銀元所代替。

銀元比銀兩使用起來方便,按個計算,每枚銀元折白銀七錢二分,不需稱量。民國時流通的銀元有光緒元寶,又叫「龍洋」,英國人生產的「站人洋」或叫「杖洋」,墨西哥生產的「鷹洋」,以及中華民國政府製造的開國紀念幣,即孫中山像銀元,北洋政府造的「袁大頭」銀元。民國二十二年(1933),實行廢兩改元,又發行了「船洋」。

Advertisements

民國初年,朔州市場上制錢依然廣泛流通。制錢是一種銅鑄的圓形方孔錢,每枚一文。主要是清代鑄造的通寶,如順治通寶、康熙通寶、宣統通寶等。為適應市場流通需要,民國五年(1916),閻錫山在陸軍修械所內設銅元局,用制錢改鑄銅元。銅元有兩種:當十銅元和當二十銅元,朔州人稱銅子兒。據《中華民國貨幣史資料》載:民國六年(1917),流行在山西境內的制錢約3億枚左右。按平均數計算,朔州約流通14多萬枚以上。制錢流量已大為減少,逐漸為銅元所代替。

辛亥革命以後,朔州市場上流通紙幣較為複雜,主要有政府發行的晉鈔、法幣、西農幣、邊幣、偽幣,還有私人發行的小範圍流通的錢帖子。民國八年(1919),山西省銀行成立,閻錫山為統一幣制,下令取締私營銀錢商號發行的錢帖子,代之以省銀行的晉鈔,壟斷了紙幣的發行權,並以晉鈔抵制國民政府中央票的流通,為其軍閥割據服務。晉鈔有銀元券和銅元券,此外,還有金融兌換券和金庫兌換券。銀元票有8種,面額分別為壹角、貳角、伍角、壹元、伍元、拾元、伍拾元、壹佰元。銅元票有6種,面額分別為拾枚、貳拾枚、伍拾枚、壹佰枚、叄佰枚、伍佰枚。晉鈔流通后,很快在朔州市場上佔了統治地位。晉鈔一元零三分可兌換一元銀元。中原大戰,閻錫山戰敗。民國十九年(1930)后,晉鈔貶值,每20~30元晉鈔才兌換一元銀元,出現商品搶購風潮,整個朔州經濟遭到嚴重破壞,很多人傾家蕩產,商鋪倒閉。民國二十一年(1932),閻錫山復出,改組后的省行發行「新鈔」,以20∶1收兌在市場流通的晉鈔(舊鈔)。這次發行的新鈔有壹角、貳角、壹元、伍元、拾元銀元票和肆拾枚、貳拾枚銅元票共7種。這樣,閻錫山通過發行新鈔掠奪人民,新鈔也開始在朔州市場上流通。民國二十四年(1935),國民政府在全國實行統一的「法幣政策」,嚴禁地方紙幣發行流通。山西閻錫山政權百般排擠、刁難,因而國民政府發行的「中央銀行券」、「中國交通銀行券」、「中國農民銀行券」、「中國銀行券」等法幣在朔州市場上的使用量微乎其微。其面額有壹元、伍元、拾元等數種。閻錫山為了繼續控制山西金融,立即籌建了實物準備庫,發行變相紙幣——實物準備券,大量收購農副產品,抵製法幣的流通使用。當時朔州市場上主要流通「晉綏地方鐵路銀號券」、「綏西墾業銀號券」、「晉北鹽業銀號券」,其面額為壹角、貳角、壹元、伍元、拾元等銀元票。

Advertisements

抗日戰爭時期,朔州境內流通的貨幣除閻錫山發行過的三次晉鈔和國民政府發行的法幣外,淪陷區主要流通日偽發行的偽幣,主要有滿洲銀行、蒙疆銀行和晉北實業銀行發行的紙幣。蒙疆銀行券面額有壹元、貳元、伍元、拾元、壹佰元5種主幣,輔幣有壹角、貳角、伍角3種。抗戰勝利后,這些偽幣全部作廢。抗日根據地流通的貨幣主要是晉綏抗日根據地發行的「西北農民銀行券」和晉察冀抗日根據地發行的「晉察冀邊區銀行券」。這些「抗幣」有時也被稱為「西農幣」或「邊幣」,這是中國共產黨領導下的八路軍挺進山西前線后,創立銀行發行的貨幣。民國二十七年(1938),晉察冀革命根據地成立邊區銀行,發行的「邊幣」有貳拾枚、壹角、貳角、伍角、壹元、貳元、伍元、拾元、伍拾元、壹佰元、貳佰元、伍佰元、壹仟元、貳仟元、伍仟元15種面額,並規定邊幣和法幣等值。民國二十九年(1940)建立了西北農民銀行,發行的「西農幣」有拾枚、壹角、貳角、貳角伍分、伍角、壹元、貳元、叄元、伍元、貳拾元、貳拾伍元、伍拾元、壹佰元、貳佰元、伍佰元、壹仟元、貳仟元17種面額。這些抗幣的流通主要是扶持生產,支援戰爭,為奪取抗戰的勝利發揮了重大作用。

解放戰爭時期,朔州市場流通的貨幣主要有解放區的「西農幣」、「邊幣」和冀南銀行發行的「冀南幣」。國民黨統治區流通「法幣」和「金圓券」。民國三十七年(1948),國民黨政府軍在內戰中節節敗退,物價暴漲,經濟崩潰。國民黨政府廢除法幣,發行金圓券。在很短的時間內,金圓券的發行額比法幣增加10倍。結果,貶值更為嚴重,物價繼續暴漲,法幣完全垮台,民眾深受其害。

Advertisements

你可能會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