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方劑——補益劑6(氣陰同補)

凡用滋補人體氣、血、陰、陽的藥物為主,組成的方劑,統稱為補益劑。

這類方劑是根據虛則補之,損者益之,「形不足者,溫之以氣。精不足者,補之以味。」的理論立法,屬於「八法」中的補法。

在複習之前,還是需要說明一下,咱們不寫計量,因為「三因制宜」理論,因人而異,因病而異,因地而異,病和病是不同的,人和人的體質也是不同的,沒有標準的計量,所用計量只要在中醫藥法的範疇內就行,咱們只分析複習方劑的配伍組成。

溫習今日方劑,生脈散。

生脈麥冬五味參,

保肺清心治暑淫。

氣少汗多兼口渴,

病危脈絕急煎斟。

組成:麥冬,五味子,人蔘。

功能:益氣生精,斂陰止汗。

主治:溫熱、暑熱、耗氣傷陰證。汗多神疲,體倦乏力,氣短懶言,咽干口渴,舌干紅少苔,脈虛數。久咳傷肺,氣陰兩虛證。乾咳少痰,短氣自汗,口乾舌燥,脈虛數。

本方屬於益氣養陰生脈的代表方。組方相當精妙,功效很是強大。「人有將死脈絕者,服此能復生之,功效甚大。」——《醫方集解》

首先從生脈散主治的症候群分析。「體倦乏力,氣短懶言」這個不用說,之前幾章都講的很清楚了,是個脾胃衰弱,氣虛的表現。

重點看「咽干口渴,舌干紅少苔,脈虛數。」之前幾個治療脾胃運化無力的方劑都是「脈虛弱,舌淡苔白」,這就是一個明顯的不同。

脈虛數。脈虛就是軟弱無力,是一個虛症的表現,「數」這裡主熱,是說患者不單虛,且還有熱。「舌紅少苔」亦是證明了患者的虛熱,「舌紅」主有熱,「少苔」主氣虛,舌紅少苔就是一個氣陰兩傷的表現。

層層分析,這裡也有個因果關係。因為脾胃氣虛,故氣血生化無力,從而出現陰虛火旺的癥狀。總的來說還是一個虛症,所反映的「火」「熱」,也是一個虛火,虛熱。此類癥狀萬萬不可用清下之法,它不是一個實熱證,用清火瀉下之法,用一個送走一個。慎重辨證,辨證真的很重要,人命關天,一個馬虎,便是悲劇的起源。

究其根本,它也只是個虛症,因為虛,故生火。根據虛則補之的原則,此類癥狀,理應益氣生精,滋陰生血。培補陰血津精液,陰強大了自然無從生虛火。

擬方:生脈散。

然後又說生脈散主治:久咳傷肺,氣陰兩虛證。乾咳少痰,短氣自汗,口乾舌燥,脈虛數。

這個乾咳少痰,是肺燥的表現,肺為嬌臟,喜潤惡燥,燥,說明了患者陰虛,體內津精液不足以潤肺。

自汗,這個就不多說了,上一章玉屏風散講的很清楚了,氣虛的表現,氣不固表造成的。

肺主氣,久咳必然傷肺氣,從而影響肺的正常生理功能,調通水道,宣發肅降,朝百脈等。脾胃生化蒸騰五穀精微之氣,依賴於肺的宣發與肅降,依靠肺臟來把這些精微輸佈於全身的。

所以肺的生理功能失常,也是會造成陰虛脈虛的。故脈虛數,這個「數」是表現為肺燥,「虛」是表現為陰虛。

擬方:生脈散。

下來看具體分析生脈散。、

人蔘甘溫,益元氣,補肺氣,生津液,為君葯。

麥門冬甘寒,養陰清熱,潤肺生津,為臣葯。人蔘、麥冬合用,則益氣養陰之功益彰。

五味子酸溫,斂肺止汗,生津止渴,為佐葯。

三葯合用,一補一潤一斂。補的是氣陰,潤的是肺燥,斂的是汗液。相互配合,滋陰養液,生精止渴,斂陰止汗。

本方補斂合法,氣陰同治,使元氣充,陰津復,而脈來得生,故名曰:生脈散。

今天的方劑複習就到這裡,生脈散是一個臨床常用方劑,熟讀背誦格局,通透理解其用意。

最後祝願大家身體健康,開心快樂。

你可能會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