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督教、天主教、東正教,傻傻的分不清,到底有啥區別?

基督教一詞在中國的使用比較混亂, 有狹義和廣義之分。廣義的基督教是指凡是以耶穌基督為信仰對象的所有派別, 它包括天主教、東正教和新教三大派別及其它一此小教派在內, 而狹義的基督教指的就是新教。造成這種混亂的原因是華人中長期以來都把新教稱為基督教,中國的新教教會也從來不把自己稱為新教, 而稱為基督教或耶穌教, 把羅馬公教稱為天主教,把正教稱為東正教。我們這裡所進行比較和使用的基督教一詞是指其狹義之意, 即新教。

分裂前的基督教

兩千年前耶穌在羅馬帝國境內所建立的教會雖經歷了殘酷的迫害和大規模的近300年教難,不但沒有被消滅, 反而越來越壯大起來, 到君士坦丁一世(306-337年)任皇帝時,於公元313年頒布了《米蘭詔書》, 內容包括良心自由的原則, 每個人都可自由地信奉自己所喜歡的宗教,基督信徒也可以自由地信奉自己的宗教,再不受任何干擾。從此,基督教取得了和其它宗教平等的地位。

到戴奧陶西皇帝時,更進一步把基督教會定為國教,使其有了更大的發展空間。戴奧陶西皇帝臨去世時,把帝國分給了他的兩個兒子,大兒子阿卡地(395-408年)掌管東部,小兒子郝諾留(395-423年)統治西部。自此,羅馬帝國變成了兩個獨立的國家一東羅馬帝國和西羅馬帝國, 東羅馬帝國的首都為君士坦丁堡,西羅馬帝國的首都仍為羅馬。因君士坦丁堡以前曾叫拜占廷,所以東羅馬帝國也稱拜占廷帝國。基督教被定為國教之後, 由於受到了特殊的待遇,也由於主教、神父們不辭辛勞的工作, 教會在帝國境內迅速得到傳播和發展。如東羅馬帝國的巴爾半島、小亞細亞、斜利亞、巴勒斯坦、美索不達米亞、愛琴海諸島嶼部分地區的很多民族都歸依了基督教會。西羅馬帝國的義大利、高盧、西班牙,北非的迎太基等地的很多居民也都相信了耶穌。即使在帝國以外的一些國家,如波斯、亞美尼亞等, 基督的福音也得以在那裡傳播,並有很多人相信了基督。其中帝國內的很多大城市,如君士坦丁堡、安提約基亞、亞里山大里亞、耶路撒冷、羅馬、迎太基、厄弗所等都先後成了基督教會的中心。這時的教會是團結、合一、共融的,呈現出了一派蒸蒸日上的景象。

隨著時間的推移,帝國境內的奴隸制逐步解體,封建制度開始形成,在封建制形成的過程中,社會各階層之間的矛盾和鬥爭日趨尖銳。這種矛盾和鬥爭在基督教內部也反映出來, 這種矛盾突出地表現在、正統教會和各種異端教會之間的鬥爭上。此間出現的最具影響力的幾個主要異端派別是:

亞略異端。他所主張的有關耶酥的道理是:天主是唯一的,不受生的和永遠的真天主,而降生在耶穌內的聖言(天主第二位),起初並不存在,是由聖父無中從永遠創造的。聖言創造了世界,天主父預見到他將來的功勞,就收他為義子,所以他和聖父不是平等的,也非和聖父有同一的性體。

聶斯托利派。聶斯托利是君士坦丁堡主教,他為了調合耶穌既是天主,又是真人這一難題,提出了耶穌基督不但有兩性( 天主性、人性),而且還有兩位(天主位、人位),如此說來,天主降生便成了兩個有行為能力(位格)的合作了,這與瑪利亞是天主之母的信理是相違背的。

一性論。它的創始人是一位修士, 名叫歐迪克。他主張在基督內只有一性,即天主性,而基督的人性被天主性吸收了,這與事實也是相背的。整個教會為了解決內部矛盾和信理問題,也為了擯棄各種異端邪說,到公元787年先後召開過七次大公會議, 制定了《宗徒信經》,《尼西亞—君士坦堡信經》和其它有關信仰的規條, 維護了教會的基本統一。

基督教的分裂

公元395年統一的羅馬帝國分裂為獨立的東西羅馬帝國, 這樣就形成了西部以羅馬,東部以君士坦丁堡的兩個中心。從此, 教會也分化為以拉丁語為中心的西派和以希臘語為中心的東派,這為教會以後的分裂埋下了種子。這時的教會雖是統一的,在主要的信仰方面是一致的,但由於所處的地理位置、民族、語言、風土人情和習俗的不同,教會兩派之間也有一些差異。

首先在神學方面。如西方教會認為聖神是來自聖父和聖子,即聖父、聖子共發聖神,而東方教會則認為聖神僅來自聖父。它指責西方教會在宣講《尼西亞信經》時加上了「和聖子」一詞, 此詞在信經中過去沒有也不應該有。

其次,東西方教會在禮儀方面也是有區別的,東方教會在舉行彌撒聖祭時使用的是發酵餅,西方教會使用的是沒有發酵的餅, 因此,東方教會指責羅馬教宗利奧九世「離開了傳統的宗教儀式」。

第三,教會雖分為東西兩派,但雙方都希望成為普世教會的最高領導。羅馬教宗重申羅馬教會是由宗徒之長伯多祿建立的,因此,繼伯多祿之位的羅馬主教就享有最高的地位,羅馬主教的權力也高於其它一切主教, 並強調羅馬教宗永無錯誤的理論。但當時東方的君士坦丁堡教會並不接受這一切, 佛提烏宗主教依靠東羅馬皇帝的支持,擅自召開大公會議,指責羅馬教宗傳播異端,爭奪權力,並決定開除其教藉。

為此,羅馬教宗尼各老一世於863年在羅馬召開會議,宣布佛提烏為非法牧首,並革除教藉,這種局面一直疆持到1054年7月。當時羅馬教宗利奧九世的代表將革除彌額爾牧首教職的通諭放在索菲亞大教堂里的祭台上,這通諭指責東方教會裡充滿各種異端,買賣聖職等,並將牧首和其追隨者開除教藉和處以絕罰。而彌額爾牧首不肯接受處罰,當眾將教宗的通諭焚毀,並在東羅馬皇帝的支持下進行反擊,當即召開宗教會議,譴責教宗的使節為「裹讀神的人」,同樣也開除教宗及其使節的教藉。

自此,東西方教會徹底分裂, 完全處於隔離的狀態。西方教會自稱具有普世性,稱羅馬公教, 即我們所稱的天主教而東方教會自稱有正統性,稱正教, 即東正教。

天主教經過幾百年的發展,到16世紀初教會的改革在德國爆發。其爆發的原因是充滿各種矛盾的社會為其提供了土壤。同時, 教會內的高級神職人員生活腐化、奢侈,普隆大通的低級神職人員的生活卻比較貧困,這使得廣大教友和普通神職人員非常不滿,對一切改革運動很容易表示同情和支持。

改革的直接導火索是大赦事件: 教宗良十世為了修建伯多祿大殿,他派人去募捐, 誰肯告解領主並為修建大殿捐獻,教宗便頒給他若干大赦,這就是歷史上所稱的贖罪券。這事在教會內部引起了很多人的不滿,特別是德國民眾眼見很多錢流入羅馬而不滿。就在此時,德國神父馬丁·路德於1517年10月對群眾發表了激情洋溢的演說,並在演說之後在威登堡教堂門口張貼了《九十五條論綱》反對罪券。在他以後所寫的著作中,聲明教友一律平等,人人因聖洗聖事得以分享司祭之權,人人都應以聖經為真理獨一無二的來源,皇帝和王侯比教宗更有召集大公會議之權,除聖洗和聖餐之外一切所謂聖事都該放棄。

在這種情況下,教宗良十世便於1521年1月3日將路德開除教藉。按當時的習慣,這種裁判應由皇帝執行,於是德皇查理五世在沃姆斯召開會議,命路德赴會答辯,並催促他撤消自己的主張。

但遺憾的是他最後作了如下聲明:除非由聖經提出的證據和顯明的理論使我折服, 因為我不信任教宗,也不信任大公會議,他們的錯誤,矛盾不一而足,我堅持我所引證的聖經,我的良心已為天主的聖言所俘虜,我不能也不願意取消任何聲明,因為反對良心我認為不妥也不相宜,望天主助佑我,啊們!可以說,他的這一聲明使基督教同天主教徹底地分裂了。由於它抗議或反對羅馬教宗,所以基督教也被稱為誓反教或抗羅宗。

對待聖經

聖經又稱《新舊約全書》,分《舊約》和《新約》兩部分, 是天主教、東正教、基督教所有信仰基督的人的經典。都認為聖經是由天主聖神對人的默感寫成的, 因此, 聖經的第一作者是天主, 而人只是它的第二作者。聖經是天父留給他在世子女的家書, 它的內容就是天主自己的話, 是天主聖言, 是真實無誤永遠的真理, 是廣大信徒們的精神食糧。聖經也是教會信理神學、倫理神學及法律法規的基礎和泉源, 是信仰的總綱, 為人處世的規範。因此,每位基督徒都應仔細閱讀和了解聖經, 以便按其訓導而生活。

聖經之所以又稱為「 約」, 其中心思想表達的是天主與人類訂立的盟約, 天主通過梅瑟與以色列民族在西乃山訂立的盟約是舊約, 而耶酥自己以十字架所流的血與全人類訂的約為新約。三大教派把這些記載盟約的書稱為聖經,表達了它在人們的信仰和救靈中的獨特地位和特殊作用。聖經共有73卷,其中《舊約》46卷,《新約》27卷。聖經中的絕大部分是用希伯來文寫成的,只有《舊約》中的7卷,即《多稗亞傳》、《友弟德傳》、《瑪加伯傳》(上、下)、《智慧書》、《德訓篇》、《巴路克》是用希臘文寫成的。因為東正教、基督教不接受用希臘文寫成的這七篇經文為聖經的正經部分,只把它列為聖經的次經或偽經,所以東正教和基督教的聖經只有66卷,而天主教歷來採用希臘文的《七十賢士譯本》,認為上述7卷經書為聖經部分,所以天主教的聖經共73卷。

神學方面

天主教、東正教、基督教在神學的主要方面並無很大不同, 都相信獨一無二的天主, 三位一體( 聖父、聖子、聖神), 基督論, 創世論,救贖論, 恩寵論, 教會論, 末世論, 天堂, 地獄等。但這些基本神學內容的來源卻有所不同,天主教的來源是聖經和到目前為止所召開的21 次大公會議的決議: 東正教的來源是聖經和教會前七次大公會議的決議; 而基督教則認為聖經是教會神學最主要的泉源, 所以它只接受第一和第二次大公會議的決議。由於前七次大公會議是在教會分裂前召開的, 和三大教派都有很密切的關係, 對教會神學思

想的形成有重大和決定性的意義, 所以把前七次大公會議簡介如下:

第一屆大尼西業會議於公元325年在小亞細亞的尼西亞城舉行。參加此次會議的共318 名主教,絕大多數是東方教會的代表,西方教會只有幾位參加。會議譴責了阿里烏教派的主張,宣布該派為異端,制定了《尼西亞信經》。確立了聖父、聖子、聖神為一體的信條。會議要求所有主教、神父、信徒必須遵守此《信經》,違者處以絕罰,會議還訂立了20條教會法規。

第一屆君士坦丁堡會議於公元381 年5月至7月在君士坦丁堡舉行。參加此次會議的正統派的主教有150名,異端派主教36名。會議繼續解決亞略異端問題,正統派取得了勝利,並制定了《尼西亞—君士坦丁堡信經》,確立了聖父、聖子、聖神同為天主的信條,訂立了4 條教會法規。

厄弗所會議於公元449 年在小亞細亞的厄弗所召開,有128名主教和8名主教代表參加,羅馬教宗良一世僅派兩名代表出席。此次會議共召開5次全體會議,會議確立了基督具有天主性和人性,但只有一個位格,即天主位格的信理,會議宣布聶斯托利派為異端,譴責了貝拉吉奧派,並訂立了36 條教會法規。

查爾斯頓會議於451年10月至1月在小亞細亞的查爾斯頓城舉行,與會者約有520人,共舉行17次全體會議。會議確立基督的人性和天主性結合在天主第二位的位格上,贊成良一世「道成肉身」的主張,並定為信條,會議繼續譴責歐迪克主張的一性論謬說,會議共訂立了28 條教會法規。

第二屆君士坦丁堡會議於553年5月至6月在君士坦丁堡召開,與會主教150多名,其中6名為西方教會主教,會議共舉行了8次全會。肯定了對以前所有關於三位一體和基督論錯誤觀點進行的處罰決定,重申了前幾次大公會議制定的有關神學、教義的普遍意義。

第三次君士坦丁堡會議於680年8月至681年9月在君士坦丁堡召開,參加會議的起初只有4 0位主教,最後增加到160位,會議共召開16次全體會議。會議判處「基督一志論」為異端。確立了基督既有天主性意志,也有人性意志的信條,並開除了該派創始人、前君士坦丁堡主教塞爾琪的教藉。

第二屆尼西亞會議於787年9月至10月在尼西亞召開,出席會議的約有380名主教,教宗阿德良一世派兩名代表到會。會議共舉行8次全體會議,指責了聖像破壞運動,恢復了聖像的使用和崇拜,並訂立了20條教會法規。

到第七次大公會議結束時,基督教會的信仰基本確定, 教會神學思想基本形成。但由於後來教會的兩次分裂和各自派別的發展, 三大教派之間的神學思想也有相佐的地方。如天主教認為,聖神既出自聖父,也出自聖子,東正教認為聖神只出自聖父;天主教認為有煉獄, 而東正教則認為沒有;東正教否認聖母無染原罪及其肉身升天,天主教則相信瑪利亞無染原罪及靈魂肉身升天的道理。而基督教不承認天主教、東正教有關聖母學的道理, 也不敬拜聖母瑪利亞。天主教、東正教都認為信徒要與天主來往須通過神父做中介, 特別是懺悔聖事, 人若想獲得罪赦, 要在主教、神父面前通過告解聖事完成。而基督教路德派主張「因信成義」,信徒靠信仰與天主直接來往,無須神職人員做中介。加爾文創立的長老派又進一步提出「預定論」神學思想。

禮儀

禮儀最初的意義是指某種公共事業,特別是指個人獻給團體的服務。在現代的教會中,禮儀是指與聖事慶典同時舉行的所有公共祈禱。1974年1月,羅馬教廷頒布了《天主中保》通諭,並對禮儀做了如下定議: 我們的救主基督作為教會的元首向天主聖父獻上的公共敬禮, 也是信徒團體向它的元首基督, 並通過他向永恆的天父獻上的敬禮, 簡言之, 禮儀是耶穌基督的奧體即頭與肢體的完整敬禮。

從以上定義看,教會的七件聖事: 聖洗、堅振、聖體、告解、神品、病人敷油、婚配是禮儀的中心和表現形式, 因為這七件聖事都是對天主的公開敬禮達通過聖事表達教會(天主子民) 對天主的感恩、讚頌, 通過聖事基督臨在於禮儀中,臨中於聚會的信徒團體中,也通過聖事天主賜給信徒們恩寵和祝福。

七件聖事中最重要的聖事是聖體聖事, 它是聖事的中心和最高峰,也稱聖事中的聖事。因為其它聖事只賦聖寵, 而聖體聖事更賦聖寵的根源,在這聖事中耶酥基督將自己的體、血賜給他的子民做食糧。另外, 還有一些其它的公共敬禮,如聖體降福、明供聖體、拜苦路、集體念經祈禱、祝聖物品等也都是禮儀的一部分。

禮儀由教職人員主持,天主教、東正教可以主持禮儀的教職人員是主教或神父,基督教主持禮儀的教職人員是主教( 聖公會)、牧師或長老( 加爾文宗)。

各教派教職人員在主持禮儀時穿著的祭服是有所區別的, 如天主教主教在舉行禮儀時頭戴小帽或瓜子形高帽, 胸掛十字架,手持權杖,手指上戴有權誡,一般身穿自色長袍,外披與禮儀年各時期相符的各色祭披。

東正教主教在主持禮儀時則頭戴圓頂帽, 身穿銀白色或黑色長袍,胸掛聖像,手持權杖。而天主教、東正教的神父在舉行禮儀時只穿長袍,外披祭披。

天主教在禮儀中長期以來一直使用拉丁語,梵二以後進行了禮儀改革各國各地區可以使用本地的語言;東正教舉行禮儀時主要使用希臘語, 除此以外也可以使用地方民族語言,如拉夫語等。

天主教舉行洗禮時一般採取注水式,舉行彌撒時使用無酵餅,祈禱時以整個手掌在胸前自上而下、自左向右划十字;東正教舉行洗禮時採取浸水式,舉行彌撒時使用發酵餅,祈禱時信友是以三個手指( 拇指、食指、中指) 在胸前自上而下,從右向左划十字。

天主教主張神職人員一律不允許結婚,強調獨身制,而東正教允許主教以外的一切神職人員結婚、離婚和再婚,在婚姻問題上比較自由。

另外,東正教還要求擔任主教職務的人必須留鬍鬚,有時還要蓄髮,而天主教無這樣的要求。

基督教在禮儀方面的要求比較寬鬆和自由,它保留的聖事僅有兩件,即聖洗和聖餐。聖洗的形式一般是注水式,有時也採取浸水式,聖餐也僅是紀念式的,並不認為基督體血的真實臨在。在舉行禮儀時,不強調穿著的一致性,有的教派教職人員穿祭服, 戴領帶,有的只穿普通服裝,如西服便可以。

體制

教會初期, 教會團體的組織結構很簡單,只有基督的十二位門徒按耶穌的教導到各地去宣講福音, 勸化民眾, 建立小團體並組織教友們集會和祈禱。隨著教友人數的增加和教會團體的擴大,需要有固定專職人員負責領導教會生活, 處理教會事務和管理教會財產,於是在教友中有聲望的男性被推舉擔任此職, 這些人被稱為長老, 以後又選出一些輔助長老工作的青年人,這些人被稱為執事,有男性,也有女性。後來隨著教會組織的發展,分散的教會團本開始走向聯合,並在教友、執事、或長老中推舉德高望重的人擔任由教友團體組成的聯合機構的領導人, 這位領導人被稱為監督,實際上就是主教,主教不僅負責領導和組織教會生活,管理教會財產,還要解答教友有關信仰問題的問詢和對各團體之間出現的糾紛做出仲裁,由此各地教會都由主教領導, 主教制開始出現。

到公元四世幻時,教會在羅馬、君士坦丁堡、耶路撒冷、安提約基亞、亞歷山大里亞設立宗主教區,管理教會事物,后逐漸形成制度。1054年教會分裂后,羅馬宗主教以教宗的身份成為天主教會最高領袖,而其它四個教區仍以宗主教為最高領導,這種制度也被稱為牧首制。根據聖經的記載,我們可以了解到,教會初期只有執事( 六品)、長老(司鐸)、監督( 主教)三個品位但隨著後來教宗成為普世天主教最高首領和東正教牧首制的完善, 不論是天主教還是東正教都有出現了一些其它稱呼的職位, 如天主教的樞機主教(紅衣主教)、宗主教(現在只是名譽頭銜而已)、總主教、主教、助理主教、輔理主教;司鐸也分為總鐸,本堂司鐸、副本堂司鐸等。但這些職位都是在教宗的領導下,只有一個中心,形成了統一的具有普世性的天主教會。東正教的牧首(實際上是對宗主教的譯稱)是東正教最高級別的主教,他有特殊的地位和權力,他以下又有都主教、大主教(地位相當於天主教的總主教)、督主教(牧首派駐國外教區的代理者)、主教、助理主教( 東正教助理主教是無轄區的主教),東正教的司鐸也分為不同的等級。東正教的牧首制是多中心的,除了上面提到的四個中心外,還有其它的中心,如俄羅斯、羅馬尼亞、希臘、塞普勒斯、波蘭、喬治亞等十幾個牧首區。各牧首之間都是獨立的,沒有隸屬關係,但各教會之間在信條和聖事方面常常有聯繫和往來。16 世紀宗教改革首先在德國由馬丁路德發起,他創立了路德宗,宗教改革運動在歐洲大陸很快展開,並在一些國家取得了勝利。1534年英國議會通過《至尊法案》,宣布英王是教會最高領袖,而不是教宗,並把新教定為國教,英王親自任命主教,英國國教會被稱為安立甘宗,也稱聖公會。在此期間,路德宗在丹麥、挪威、瑞典、冰島等國家先後取得了合法地位, 並被定為國教,國王為教會最高首領,這些國家的宗教改革是自上而下進行的,均保留了主教制,主教以下還有牧師和傳道員。法國人加爾文的宗教改革在瑞士日內瓦取得成功,他制定了《教會憲章》,對教會體制進行了創新:他認為上帝創立了幾種機構— 教會、聖事和世俗政府來維護基督徒生活。教會的元首是基督, 下有長老、牧師和教師, 他們各司其職。長老在他的教會體制中佔有中心地位, 主要職責是注意人們的道德紀律, 維護社會秩序;牧師的主要職責是講解聖經和每周召開一次堂會,並負責管理教會和培養神職人員,因此,加爾文派也稱長老派。隨著時代的前進,基督教又產生了許多新派別,有些是從原有的教派中分離出來的,有些則完全是新創立的,在此不一一詳述了。

節日

天主教和東正教在禮儀年中都設有很多節日, 以紀念教會歷史上和聖經里記載的各種重要事件和殉道的重要人物。這些節日因其重要性的不同,節日的等級也不同。天主教的節日一般分以下幾個等級: 1.四大節日(過去稱四大瞻禮):復活節、聖誕節、聖神降臨節、聖母升天節,這是天主教會中四個大節日。但最大和最重要的節日是復活節,它是節日中的節日,是教會信仰的根基,所以,這個節日不是慶祝一天,而是慶祝一周,這一周也被稱為聖周,特別是從這周的瞻禮五開始到復活主日每天都有很長很隆重的禮節,即瞻禮五主的晚餐彌撒,瞻禮六紀念耶穌受難,瞻禮七的復活慶典夜間禮儀,主日的天明彌撒。2.被稱為二等瞻禮的節日:耶穌升天節、主顯節、天主聖三節、預報救主降生節、基督聖體聖血節、耶穌聖心節、普世君王節、聖母無染原罪節、天主之母節、聖伯多祿及聖保祿節、聖若翰誕辰節。3.慶日:除聖伯多祿及聖保祿以外所有宗徒的紀念日都有是慶日,另外還有如保祿宗徒歸化、聖吏瑪爾谷、聖母誕辰、耶穌顯聖容、光榮十字聖架、聖女小德蘭傳教主保等都是慶日。4.紀念日:是為紀念一般聖人而定立的,如聖若望鮑思高神父、聖大德蘭貞女聖師、聖亞爾風索主教聖師等。5. 平日, 就是一般的禮儀日。

東正教的節日和天主教的節日並無很大的區別, 它雖然不象天主教那樣明確地分幾個等級,但就其紀念的對象而一言分為紀念聖子、聖線和聖徒的節日,就其隆重程度而言, 可分為大、中、小節日。東正教最大的節日也是復活節, 是東正教節日中最突出的節日, 也認為它是「節日中的節日」,認為這個節日的意義就在於回憶和紀念基督死而復活的奧跡。東正教除了復活節以外, 還有十二大節日, 它們是主降生節(聖誕節)、主領洗節、主進堂節( 獻主節)、主進聖城節(聖枝主日)、主升天節、三位一體節、主顯聖容節、光榮十字架節、聖母誕生節、聖母領報節、聖母進堂節和聖母安息節, 又稱聖母升天節。另外,東正教把主割禮節、若翰誕生節、若翰蒙難節、天使節、伯多祿宗徒節、保祿宗徒節也都定為大節日。東正教還有很多紀念聖徒和殉道者的節日,教會的地方節日也很多。由於天主教和東正教所使用的曆法不同,即天主教採用的是公曆,東正教採用的是儒略曆,兩曆法之間相差13天,雖然兩教會節日的日期相同, 但節日的日子並不相同,如聖誕節都是12月25日,但儒歷的12 月25 日是公曆的1月7日,所以東正教的聖誕節是在元月7日慶祝,其他的節日也都以此類推。

改革之後的基督教很多教會傳統的節日都被取消了,只留下聖誕節和復活節,他們所採用的曆法也是公曆,所以他們聖誕節、復活節的日期和天主教的相同。另外,主日是天主教、東正教、基督教都慶祝的日子,在這一天,信徒們都到教堂里聚會,以掰餅的形式慶祝主耶穌的復活。

建築

天主教教堂建築式樣多為羅馬式或哥特式, 羅馬式的如梵蒂岡的聖伯多祿大教堂, 北京宣武門天主堂, 哥特式的如德國的科隆大教堂,上海的徐家匯大教堂。東正教的教堂多為拜占庭式,如君士坦丁堡的聖索菲亞大教堂,斯拉夫式,如莫斯科紅場上的瓦西里大教堂。天主教和東正教教堂內的裝飾也不盡相同,天主教堂祭台上方的正中央掛有十字架、耶穌像、聖母像或大聖若瑟像,在聖堂內牆的四周掛著十四處苦路像。而東正教教堂頂上的十字架上有短斜橫。這是外觀的突出標誌而堂內中央一般掛的是聖像, 聖堂周圍牆上掛有很多聖徒的畫像,聖堂內部裝飾的格外華麗和莊嚴。而基督教聖堂外部形式都很一般化,沒有固定的式樣,內部布置的也很簡單,講台上方只掛一個沒有苦像的十字架。

你可能會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