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名刀之——戶撒刀

戶撒刀也叫阿昌刀,它是因產於阿昌族聚居的隴川縣戶撒鄉而得名。戶撒刀歷史悠久,早在明清時期就享有一定盛名,至今已有600多年歷史。阿昌刀"煉極精純,柔可繞指,剁鐵如泥",用木、皮、銀等材料配製的刀鞘也極為精美。

關於戶撒刀的來歷還有一個凄美的傳說。

相傳在很早很早的年代,有一家兄弟倆哥哥名叫阿多,弟弟喚做興過,靠打獵維持生活。有一天,倆兄弟邀約著寨子里的人去打獵,發現了一片遼闊平坦的壩子,於是就在此住了下來。久而久之,弟弟興過聽說在山那面還有一個壩子,那裡住著很多有名的鐵匠,他們打的刀質量很好,削鐵如泥,能把鐵杆削斷,他決定到那裡去一趟。

在那裡,興過結識了一位老鐵匠的漂亮女兒軟諾,兩人相互愛慕,傾心於彼此,於是興過把多年來積攢的珍貴獸皮和物品,用馬馱到了鐵匠鋪,去向老鐵匠的女兒求婚。老人對興過說:「勇敢的小夥子,你金子般的心意我收下,這些東西你帶回去,我們阿昌人祖祖輩輩都是以打刀出名,而受到各地各族人民的尊敬和稱讚,希望在明年的澆花水節時,也能見到你」。

Advertisements

興過將老鐵匠的話裝進心裡,回到賽子后,為了打出好刀參加砍樹桿,他白天走村串寨,請教了四鄉八寨的所有鐵匠,訪問了名師,分析研究了名師們採用的礦石、火色、細心地看了每個師傅的下錘鍛打、淬火、起口,掌握火候。他吸取了各家的長處,經過多次研究,終於在澆花水節前,打出了九九八十一把鋼火又好,又鋒利的長刀。

澆花水節到了,興過從眾多的長刀中,選出了一把最好的長刀,贏得了比賽,更贏得了軟諾的芳心,兩人很快定下了迎親的日子。但這一切卻遭到同樣垂涎軟諾的吐司兒子的記恨,於是在搶親未遂后,又心生毒計。一天,趁興過不在家,管家就悄悄溜到興過家,把興過家的小花貓抓了扔到興過打鐵的爐子里燒死。然後就到處造謠說:「寨里出了不吉利的事了,興過用火爐殺牲,全寨的鐵匠打出的刀都不會有鋒利的刀刃,鐵匠手藝要敗的」。要把興過的爐子拆了,然後把興過綁起來丟到河裡淹死,這樣才能使全寨鐵匠免除災難,爐火才能興旺,這是祖輩傳下來的古老規矩。晚上,等興過回來就這樣無辜地被害了。

Advertisements

土司的兒子不但害死了興過,而且還搶走了系在興過腰間的那把長,當長刀一到土司兒子的手裡,立刻化成了水,變成一條白浪滔天的銀河,把土司的兒子卷得無影無蹤。軟諾得知興過被害的消息后,心痛得死去活來,她悲傷得呼天喚地,連接兩個壩子的大山也為之崩潰。她曉得這是土司家乾的,決心死也要和阿哥死在一起,轉身就跳到湍湍急流的河中。

第二天,悲痛的消息一傳開,兩個壩子的小夥子和小姑娘們帶著悲傷,把山裡的花全都采來鋪撒在大河兩岸,從河的上游到河的下游。這天夜裡,狂風大作,雷電交加,山搖地動,火光衝天,當朝霞帶著淚水睜開眼睛又露面的時候,人們出門一看,土司家的大院化為灰盡。遠近的兩個壩子連在一起了,河從壩中流過,就象眼裡含著一汪流淌不盡的苦淚一樣。從那時起,人們為了紀念興過和軟諾真摯的愛情,就把興過住的壩子取名叫戶撒(壩頭),軟諾在的那個壩子取名為臘撒(壩尾);一直到今天,人們總喜歡把這兩個壩子連在一起喊,叫作戶臘撒。阿昌族世世代代的鐵匠們,為了紀念這位勇敢的青年能工巧匠,把打制的各樣的阿昌刀稱為戶撒刀。

戶撒刀種類繁多,工藝特別,製作過程須經下料、制坯、打樣、修磨、飾葉、淬火、拋光、做柄、制帶、組裝等10道工序,尤以淬火技藝最為突出,通過熱處理使刀刃的硬度和韌性達到最佳狀態,如史所稱是"柔可繞指,吹髮即斷,剛可削鐵"。戶撒刀有背刀(長刀)、砍刀、腰刀、匕首、寶劍等近百種花色品種,工藝方面以背刀(長刀)最為精巧和典型。

阿昌族人不僅擅長打刀,也非常愛刀。每家至少有把長刀。青年男子結婚時,總要身背長刀,方顯英姿勃勃。這種風俗一直延續到現在。

Advertisements

你可能會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