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苑奇葩——中山黑陶

戰國中山國,是戰國時代十二個「千乘之國」中唯一一個由游牧民族(白狄族鮮虞部)建立的國家,在已發掘的中山王及其家族墓中出土了大批富有鮮明特色的文物,尤以中山國王墓及其陪葬墓出土的磨光壓划紋黑陶最為著名,色澤黑亮、造型端莊、線條優美、紋飾典雅,其精湛的工藝和獨特的美學風範堪稱陶苑奇葩,代表了中山國高超的制陶工藝。黑色磨光陶器出現於新石器時代晚期的龍山文化,至今已有四千多年的歷史。龍山黑陶以細泥薄壁著稱,陶胎細膩堅實,燒成溫度高,胎壁厚僅0.5~1毫米左右,有蛋殼黑陶之稱,以素麵磨光的最多,帶紋飾的較少,均為實用器。

中山王墓出土的磨光壓划紋黑陶是專為陪葬製作的明器,多以輪製法製成,由於並非實用,燒制火候較低,胎質鬆軟,堅實程度並不很高,其製作突出裝飾效果,在藝術審美方面富有特色。出土的磨光壓划紋黑陶的審美形式感表現在其造型上,在器物的整體造型構成、造型線條運用、比例與尺度等方面均表現出較高的藝術水平。幾何是一切造型的基礎,是人類特有的抽象思維的產物。中山王墓出土的磨光壓划紋黑陶多為複合幾何形,即幾種不同的幾何形體拼合在一起,形成一個整體,既具有幾何形的單純明朗,又富於多樣變化。

Advertisements

中山黑陶的陶胎原本是灰陶,表面呈現黑色是因為燒制時,在陶坯尚未乾透時採用了濃煙熏染的工藝,濃煙中活潑的炭素微粒滲入到坯體表層的顆粒之間的縫隙里,成為黑色。中山黑陶講究外表裝飾效果,器身飾有捲雲紋、波折紋、S形紋、弦紋等多種紋飾。黑陶表面的光亮之處是工匠在陶坯的表面反覆磨壓的結果,陶器表面的花紋是用尖細滑硬的工具在陶胎上壓磨而成的,燒制出來后經過壓磨的花紋部分又黑又亮,在磨光和壓划紋處用手撫摸可發現有壓溝痕,於是,這種陶器就呈現出有花紋的地方又黑又亮,花紋下的底子卻黑而不亮,形成了一種典雅嫻靜的藝術效果。

中山黑陶都呈現出如下特點:

1.製作工藝細膩,造型考究

中山黑陶在造型上,蓋、鈕、器耳、器足等均用模製,動物形象如飛鳥、鴨首等為雕琢成形。主件、附件分別製成后再粘合成一體,這樣製作的器形線條挺拔優美,轉折處乾淨洗鍊,這是河南輝縣琉璃閣、固圍村、趙固村、褚丘村等地發掘的戰國墓同類陶器不及中山黑陶之處。

Advertisements

2.紋飾以線條組合,典雅別緻

中山黑陶不以彩繪突出,而以磨光與壓划紋相配合,完全靠線條組合成裝飾圖案,古雅別緻。雖然壓划紋的種類不是很多,但均為當時流行的一些紋飾,並且線條流暢,各種花紋之間巧妙地進行不同形式的組合,極富變化。如填橫線紋的捲雲紋、填波折紋的三角紋等,形成獨特的風格,顯得非常典雅。又如磨光處加凹紋或凸弦紋,既起到分隔作用又有裝飾作用。

3.吸收中原文化,「華化」意味凸顯

中山國是北方少數民族狄族的鮮虞部在今河北省中南部建立的國家,公元前506年始見記載,到公元前295年被趙國所滅,共有210年的歷史。存國期間,中山國在燕、趙、齊、魏等中原強國的夾縫中生存,國運幾度興衰。戰國中期,中山國達到鼎盛,成為地位僅次於戰國七雄的「千乘之國」。后因內政外交政策的不當,強極一時的中山國被胡服騎射后的趙國所滅。中山國所居之地河北省中南部,原為商代人聚居的故地,有著發達的商文化傳統。此外,戰國七雄之一的魏國曾統治中山長達二十年之久,原本來自晉國的中原文化在魏國的統治下在這一區域產生了深遠影響。中山制陶工匠正是吸收了中原傳統的工藝技術,又充分發揮了想象力和創造力,才創作出如此精妙的磨光壓划紋黑陶精品。

中山國出土的這批黑陶如鼎、壺、盤、鳥柱盤等的造型在中原強國趙、魏地區的戰國墓中,如河南輝縣圍村戰國墓、邯鄲百家村戰墓、邢台東董村戰國墓等也有發現,這說明了中山國的陶器是我國北方地區陶器重要的組成部分。同時這些黑陶在一定程度上也反映了戰國中山國對中原文化的吸收和發展。如中華民族起源於農耕文明,人們長期的採集和耕作實踐,對天象作周密觀察,從而衍生出對雲的崇拜和熱愛,經過升華和抽象,雲紋以及衍生出的捲雲紋反映在器物裝飾上,已具有生機、靈性、祥瑞等象徵意義。戰國中山國製作的黑陶上廣泛使用了捲雲紋,這說明這個來自北方草原游牧民族的狄族鮮虞部在各方面都接受著中原地區先進的文明,反映出中華各民族的大融合。

總之,中山國的制陶工匠繼承和發揚了前人的驗,運用高度的工藝技巧,創作出這種具有新特點的黑陶藝術品,可以說是一朵放射異彩的我國古代制陶藝術之花,是研究我國陶瓷工藝發展史的寶貴資料。

Advertisements

你可能會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