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炎藥和抗生素一樣嗎

最後一支多巴胺無數次鄭重申明:1、消炎藥不是抗菌素!2、消炎藥不是萬能葯!

文章開頭還是來說兩個例子:

1、昨晚某15歲姑娘因喉嚨痛、咳嗽看病,其父陪同。從進門開始,甚至我還沒有仔細看見這是姑娘還是小伙的時候,家長就在不停嘮叨掛點消炎藥,掛點消炎藥好的快點,給我們掛點消炎藥等等碎碎念。讓其查血常規后一切正常,遂沒有給姑娘使用其家長所謂的消炎藥。今日下午姑娘再次就診,我孤獨的坐在診室的角落裡,未見其父之人便聞其聲。「什麼狗屁醫生,就是不聽我的,今天看見要打他一頓」等等。原來姑娘今日喉嚨痛及咳嗽明顯好多了,可是上午上課時突然頭痛,其父遂怨醫師沒有給其掛點消炎藥。後來了解姑娘是連續熬夜壓力大的原因。

2、某中年男子,從春節至今反覆發熱、咳嗽,同樣是進門就說給我掛點青霉素,我判斷是病毒性感冒不需要用抗生素。無論如何勸說,仍要堅持掛青霉素,最後無奈讓其簽字輸液。

類似以上案列,看病時任何檢查不做,一味要求掛點「消炎藥」的人每天都可以看見很多很多。都說中國抗生素濫用到了觸目驚心的程度,又都說中國醫師多麼骯髒無恥為了金錢利益給病人輸注了大量抗生素。其實還有一個非常重要的原因,那就是中國人的基礎醫學知識匱乏到讓人觸目驚心的程度,這群分不清「消炎藥」和「抗生素」的群體,在某種程度上逼迫著醫師濫用抗生素。因為有時候醫師也會害怕糾紛,也會本能的「自保」!還有一個原因就是中國人購買「消炎藥」太容易了,隨便一個診所、藥店都可以購買到三代頭孢等高級抗菌葯!

好吧,言歸正傳!

在了解「消炎藥」之前先了解一下何為「炎症」?

炎症是指具有血管系統的機體對損傷因子發生的複雜防禦反應。能引起這類反應的通常有、高溫、紫外線、放射線、強酸、強鹼、細菌、病毒、真菌、組織壞死等等。炎症的局部反應是「紅、腫、熱、痛及功能障礙」。炎症的全身反應可包括:發熱、厭食、嗜睡等。可有末梢血白細胞增多。大多數情況下在細菌感染時可引起中性粒細胞升高、病毒感染時會引起淋巴細胞升高、寄生蟲感染和過敏反應時會引起嗜酸性細胞升高。

所謂消炎藥正確的理解應該是:解熱鎮痛抗炎葯,指具有解熱、鎮痛、抗炎、抗風濕的藥物。水楊酸類的阿司匹林是這類藥物的代表,臨床常用的還有苯胺類的對乙醯氨基酚(也就是大家熟悉的撲熱息痛),吲哚基和茚基乙酸類的吲哚美辛,芳基丙酸類的布洛芬(常見的美林),芳基乙酸類的雙氯吩酸(常見的戴芬),還有尼美舒利、塞來昔布等等。地塞米松等激素也有抗炎作用,具體機制不在贅述。

群眾口中所說的「消炎藥」其實是指「抗菌葯」。抗菌葯又包括:人工合成抗菌葯和抗生素。

抗菌葯是指能夠抑制或殺滅細菌,用於預防和治療細菌性感染的藥物。顧名思義,只有人體在受到細菌性感染的時候使用抗菌葯才會起作用!其實廣義的細菌包括:放線菌、衣原體、支原體、立克次體、螺旋體。

抗生素又是什麼呢?(糊塗了吧?)

先來看看常見感染人體的病原體種類:

抗生素是指細菌、真菌等微生物的代謝產物,好吧,你可以先理解成是他們拉的大便,這些大便分子量通常較低,在低濃度時可以抑制或殺滅其它病原微生物。比如大家都知道改變了世界大戰進程的盤尼西林也就是後來的青霉素,便是在無意之間發現的。抗生素主要通過下面幾種機制起到抗菌作用:抑制細菌細胞壁合成、影響胞漿膜通透性、抑制蛋白質合成、影響葉酸及核酸代謝等。常見的青霉素、頭孢菌素、羅紅霉素、林可黴素、阿奇黴素等。

隨著科技的發展,人類又合成了一些抗菌葯如諾氟沙星、左氧氟沙星、環丙沙星、甲硝唑等等。

以上兩張圖中就是常用的抗生素種類,或者你可以簡單理解為只要帶:「頭孢」、「沙星」、「黴素」的基本上都是抗生素。

簡單點說,你感冒發熱咳嗽了,只能說明你體內有炎症了,並不一定有細菌或病毒感染。非菌性炎症,只要多加休息使用解熱鎮痛抗炎葯就可以了。只有在有證據證明你體內確實有細菌感染,比如血常規提示白細胞升高、比如痰培養、尿培養、血培養明確提示了細菌感染,此時使用抗菌素才有道理也才會有效果。抗菌葯的抗菌譜也是不同的,只有用對葯才會有明顯的效果。

當然,大多數中國人是不能理解的。有時候,你對一個發熱的病人說:沒事,回家喝點水吃點撲熱息痛就可以了。你換回來的不會是感謝,而是一臉的鄙視和不信任,有時候換回來的還會是一頓辱罵的拳頭。

大家常見的誤區有:

1、分不清消炎藥和抗菌素的區別

2、認為「消炎藥」是萬能葯

3、越是高級的價格貴的就是越好的

4、一種不夠用二種甚至更多種

希望大家通過以上的簡單說明,能夠有初步的了解。最起碼在以後感冒、發熱、咳嗽的時候能夠做到不輕易去藥房買「消炎藥」,而是去醫院做一個簡單的血常規,聽聽醫生的建議。否則,超級細菌只會越來越猖獗。

新浪微博:最後一支多巴胺

搜狐自媒體:最後一支多巴胺

頭條號:最後一支多巴胺

公眾號:最後一支多巴胺

你可能會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