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歲男孩因母親這句話,離家20年不歸。父母這樣做親子關係才會好

作為父母,在養育孩子的過程當中,最大的難題其實就是溝通。很多家長內心其實知道溝通的重要性,可是真正到了跟孩子溝通的時候,往往卻又控制不了自己的脾氣。說白了,就是作為家長的優越感和控制欲在作祟。

今天聽到朋友說起這樣一件事,事件中的孩子是她班主任家的孩子:

,正上初二的黃思宇在家吃飯,但沒什麼胃口,剩下半碗飯沒有吃完。母親周菊華擔心兒子挨餓,要求他必須吃完,兩人產生衝突。周菊華一氣之下,將兒子關進房間,說不吃完飯就不準出門,沒想到兒子翻窗從下水管道溜下三樓,向院外跑去。周菊華拿著皮帶在陽台上大聲威脅:「有本事別回來!」兒子回頭怨恨地望了媽媽一眼,扭頭消失了。

父母以為孩子只是堵氣去親戚家住兩天,沒有特別在意。可是直到後來的後來,兒子再也沒有回來,父母才真切的意識到兒子真的離家出走了。任憑父母發瘋一樣的尋找,卻絲毫沒有任何音訊。

Advertisements

實際上,黃思宇是一名優秀的中學生,曾多次在數學競賽中獲獎。出走前一天,學校安排他參加一次高年級的數學競賽,他覺得沒考好,所以沒有胃口。但身為電力專業教授的母親,對兒子要求特別嚴格,有時兒子表現不順她的心意,她還會動手打罵,母子感情有些緊張。

而再過十來天,就是黃思宇離家出走20年的日子。因怕兒子回來后找不到家,黃思宇的父母親還拒絕了單位換房的機會。曾有親友勸他們再生一個孩子,但前提是宣告黃思宇失蹤或者死亡,而這是夫妻倆無法接受的殘酷現實。他們一直堅信兒子還在世界的某個角落生活著,只是不肯原諒他們。

己所不欲勿施於人,每個人都會有情緒,作為父母,我們尚且不能控制自己的脾氣,為何卻如此苛刻的要求孩子必須控制好自己的情緒呢?黃思宇的這一舉動看似偶然,卻絕非偶然,如果黃媽媽平時能多跟孩子溝通,發覺孩子情緒低落的時候,能夠主動溫和的問清楚緣由,及時的開導和安撫,而不是專制粗暴的去命令他必須按照自己的去做,那母子之間的關係一定會和諧很多,類似這樣追悔一生的悲劇也就可以避免了。

Advertisements

朋友家孩子小名玲玲,今年7歲。

放學的路上,玲玲興高采烈的跟媽媽講著學校的事情、講著她和同學之間的友誼和矛盾,可是,上了一天班,勞累疲憊、心裡正煩的媽媽毫無反應地聽著。

漸漸地,女兒的聲音慢慢弱了下來。突然,她小聲說:「媽媽,我差點兒忘了,老師讓買一盒橡皮泥。」

媽媽不耐煩地說:「早幹嘛去了,剛才路過文具店為什麼不說!」誰知當媽媽極不情願地帶著孩子返迴文具店時,玲玲卻恨恨的說:「算了,不買了。」然後頭也不回的回家了。

到家以後,媽媽惱怒的衝到女兒面前,質問她為什麼這麼不聽話。可是看到的是女兒的滿臉淚水,她哽咽著:「媽媽,你們父母心煩的時候,可以對我們小孩兒發火;我們小孩兒心煩的時候,找誰發火呢?你知不知道,我們有時也很難受……」

女兒的這句話,像是一記重鎚一樣打在了媽媽的心上。讓媽媽久久無法平靜。她知道,自己粗暴的態度已經傷害了孩子幼小的心靈。

是啊,大人不開心時,可以毫無顧忌的向孩子發火。更多的時候,大人責怪孩子,其實是在責怪自己的無能,但因為沒辦法向自己發火,所以把矛頭都指向了孩子,然而孩子何其無辜?!

女兒七歲,昨天收到女兒給我的一封信,信上寫著這樣的內容:

媽媽,我要給你評價一番,媽媽,下次要是我再磨嘰,你就跟我講為什麼不能磨嘰,對人有沒有好處,不要發火。

看著女兒這稚嫩的字跡,我的內心不禁一酸。在這之前,我曾一度因為她做事情太慢而大動肝火。為了讓她做事情速度能快起來,也曾想過不少獎懲辦法,但都收效甚微。我也曾暗暗發誓:一定要把她做事磨嘰這個毛病給改掉!

可是,冷靜下來仔細想了一下,7歲的孩子做事情我能要求她多快呢?難道不應該讓她按照自己能夠承受的速度慢慢來嗎?

記得曾經看過的那首小詩《牽著蝸牛去散步》:

蝸牛已經儘力爬,為何每次總是那麼一點點?

我催它,我唬它,我責備它,

蝸牛用抱歉的眼光看著我,

彷佛說:「人家已經儘力了嘛!」

我拉它,我扯它,甚至想踢它,

蝸牛受了傷,它流著汗,喘著氣,往前爬……  

我總是嫌孩子速度太慢,於是我就在後面不停地催促。我拉著她,扯著她,責備她,呵斥她,也許她已經盡了力,可我仍然嫌她慢。

我很慶幸女兒用了這種方式來跟我溝通,看到這封信,讓我深刻的反省了自己的行為。由此我也發現,如果換位思考一下,我要求她做的事自己都未必比她做得更好,而她卻毫無報怨,一直在努力朝著我要求的方向去發展。

最近在網上看到一段話,我認為恰恰能表現家庭教育中最理想的親子關係模式:

我愛你

如果前方有一條我曾經跌得面目全非的路

而你卻執意想要去

我希望我愛你的方式不是拉住你、告訴你不能去

而是給你準備好最耐穿的鞋

備好雨傘

告訴你第二個路口地很滑

第五條街道有小偷

去吧

回來家裡有飯

當前教育形式下,多數家長包括老師的溝通習慣和方式,就是拚命拉住孩子、用各種方式試圖去告訴他哪條路不要走、哪條路必須走。

到頭來,苦口婆心只能感動自己,卻始終打動不了孩子。

其實,一切的一切,歸根結底還是溝通出了問題:家長自以為給了孩子生命,孩子的一切就由自己主宰,自己說的、做的都是為孩子好,孩子就應該聽自己的,不能有違背自己思想的行為。

可是卻往往忽略了一件事:孩子也是一個有思想、有明確意識的正常人,孩子從很小的時候就會有自己的想法和判斷,並且希望按照自己的意志去生活。

那麼,在教育孩子的過程當中,怎麼樣才能有良好的親子關係,跟孩子像朋友一樣去溝通呢?我認為應該遵循以下幾點:

1、放低姿態,跟孩子平等對話

許多父母遇到孩子不聽話時大都會搖頭大吐苦水:孩子到底在想些什麼?他為什麼不肯告訴我?

其實,想要打開孩子的心門,探究孩子的內心世界,父母必須要放低姿態,因為沒有人願意仰望著別人進行溝通的,孩子也是一樣。

現代父母由於工作忙碌,在和孩子溝通的過程中,常常會急於表示自己的意見和指示,期望孩子乖乖照自己的話做,最好不要有意見。

所以,往往沒有很仔細地把孩子的話聽完,孩子感覺與父母溝通不舒服、不對等,代溝也就越來越深了。

2、允許孩子表達自己內心的想法,並尊重孩子

很多家長認為的「溝通」其實是「我的觀點先告訴你然後按照我說的做」。

他們還會覺得很奇怪,明明已經先跟你說了,夠開明了,怎麼還是不滿意?

可是,在這個過程中,孩子的想法沒有得到肯定和重視,家長的苦口婆心,大多時候只是在努力讓他知道他的想法是錯的,自己的想法才是對的!

實際上這並不是在交流,而是在以「為你好」為理由、用各種方法拚命向孩子解釋「我為什麼說你是錯的,而我的想法為什麼是對的,你現在是多麼多麼幼稚、是怎麼怎麼不理解我的苦心,你現在不聽我的你以後會怎麼怎麼後悔……」

如果是你,會不會對這樣的說教越來越抵觸呢?

3、懂得聆聽孩子的聲音,並時刻反省自己

記憶里很小的時候——大概上初中,因為跟母親實在無法平心靜氣的溝通,我也曾像我女兒一樣,跟母親寫過一封信。在信中我闡述了我跟她在溝通上存在的問題,告訴她作為母親她在我面前不應該那麼專制,同時傾訴了我想跟她平等、正常溝通的意願,希望能通過這封信切實的改進我和她之間的關係。

我的母親是屬於標準的農村婦女,沒有什麼文化,但也是高中畢業,原以為這封信能改善我們之間的關係,可是萬萬沒想到只是一轉眼,就看到母親拿著這封信跟鄰居邊念邊笑,彷彿在她內心來作為孩子的我,這種行為是多麼可笑和自以為是。

當時心裡唯一的想法就是:好想找個地縫鑽進去,以後再也不做類似愚蠢的努力!

所以,當我長大了,有了兩個自己的孩子,面對他們時,我會用對待大人一樣的方式跟孩子溝通,也會常常反省自己、改正自己。

「人無完人,金無足赤」,父母也是普通人,誰都不能保證自己的想法和做法都是對的。而孩子一天天也在長大,在接觸外界的人和事的時候,也會有自己的主觀見解和想法,在與人相處的過程中,也會不斷的學習和提升。所以父母在跟孩子溝通的過程當中,一定要懂得聆聽孩子內心的聲音、時刻反省自己是否的教育方法是否存在不妥,並能及時加以改正。

4、用鼓勵、說理代替諷刺和責罵

相信這個世界上每個人都喜歡聽好聽的話,大人尚且如此,更何況是孩子呢?很多家長會認為忠言逆耳,有些話雖然難聽,但畢竟是為孩子好,終有一天孩子會理解的。但卻不知道在日復一日的這些「逆耳話」中,你和孩子的感情也在慢慢的變淡,孩子對你的信任也在逐漸的減少。

舉個例子。我曾經很認真的跟我母親說,之前你們做的什麼事傷害到我了。我媽是這麼回我的:這都能傷害到你啊,真是看不出來你心思還這麼敏感啊!可是你不想想看自己哪個地方做錯了,我還感覺受到傷害了呢!我們不都是為你好嗎?

語句里沒有一句責罵,卻句句讓我戳心!

社會學專家、南開大學陳鍾林教授表示,做到與孩子順暢溝通,父母應該與孩子建立朋友般的關係,主動跟孩子說說心裡話,學會多傾聽、少說教。還要多注意自身的修養,關注新鮮事物,培養與孩子共同的興趣點,爭取能在多方面跟孩子說得上話。

教育專家指出:消除孩子的不聽話行為,就是不斷消除與孩子之間的誤解的過程。傾聽孩子話語的弦外之音可以增進溝通,促進理解。一個孩子就是一個世界。

而作為父母的我們,想要在糾正孩子的不聽話行為上取得好的效果,首先得親近孩子,取得他的信任,走進他的內心。所以我們在教育孩子的過程中,應該真正的把孩子當朋友來對待,心貼心的跟孩子溝通,聽取孩子的意見,有意識地給自己的心靈留出一塊空間,真正去盛納孩子的喜怒哀樂,接受他的不完美!

父母們都應學會傾聽,傾聽他們的話語,傾聽他們的心聲,傾聽他們對世界的理解和對未來的夢想。唯有如此,才能更好地走入孩子的心靈深處。

文章開頭的事件是真實事件,如有孩子的線索,請務必留言文章下方,不勝感激!孩子父母日夜盼望孩子能早日歸來!20年過去了,再大的恩怨也該消了,更何況是自己親生父母呢?

Advertisements

你可能會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