喝普洱茶致癌?

 年未,有好事者總結出「2017年震驚茶界十大事件」,在網上廣為流傳。首當其衝的是台灣茶界教父何某賣給信眾的百年老茶中,被驗出DDT等十幾種近代劇毒農藥;其次是雲南省茶葉協會明確指出:生茶不屬於普洱茶,要求各級政府不再為老茶、山頭茶、古樹茶站台;接著是一餅號稱二十多年的「綠雪芽」老白茶,裹著雲南七子餅的包裝,在北京天價開拍,遭到茶界和輿論界的痛批;還有,湖南黑茶「金花之父」深陷傳銷醜聞等等

  當然,這十大事件中影響最大的是方舟子爆料:普洱茶存在黃曲霉素,容易致癌。引發軒然大波!演變成了一場江湖惡戰,從一個業內問題演變為一個社會熱點。黃曲霉素還成為敏感辭彙,茶界談之色變。對普洱等緊壓茶來說,有著山雨欲來風滿樓之勢。

Advertisements

緊壓茶在中國歷史悠久,始於唐,盛於宋,衰於明。唐初,飲茶如喝菜湯,用鮮葉直接煮著喝,中唐之後,開始講究,將採下的鮮葉,用甑釜蒸軟,然後用杵臼搗爛,製成團餅,烘乾保存,形成蒸青團茶。陸羽在《茶經》中記載:「晴采之,蒸之,搗之,拍之,焙之,穿之,持之,茶之干矣。」,到了宋代,龍鳳大團茶,小龍團,密雲龍,瑞雲翔龍等名茶相繼問世,團茶品質更為精緻,登峰造極。宋徽宗在《大觀茶論》中言:「採擇之精,製造之工,品第之勝,烹點之妙,莫不盛造其極」,由於團茶過於名貴,民間無緣飲用,在宋後期,散茶興起,逐漸居主導地位。元代基本沿襲宋代茶事格局,團茶和散茶並存。明朱元璋深知民間疾苦,下詔罷貢團茶,以進散茶,從此散茶成為主流,團茶或言之緊壓茶僅留存於西南諸省。

Advertisements

  西南諸省現存的緊壓茶有綠茶,紅茶,烏龍茶,黑茶四大類。按區城和製作工藝又分成沱茶,米磚,茯磚,普洱等近三十種,普洱茶僅是其中的一種。應該說,上述緊壓茶受當地經濟發展水平,惡劣自然條件的限制,品質不會太高,一般由三級,四級的粗老葉經渥堆發酵后緊壓形成,不是消費主流。從1915年到2002年,中國有五次「十大名茶」評選活動,雲南普洱茶作為緊壓茶的代表,僅在1999年《解放日報》發起的評選中一次入選。接下來2001年和2002年的兩次評選,又被移出十強之外。這從一個側面說明了緊壓茶在當時中國茶界的地位。

  2002年,雲南省開始運作普洱茶,2005年,策劃「馬幫進京」事件,一支馬隊運著六噸普洱茶從雲南出發,歷經5個多月,行程8000多公里後進入北京,引起巨大反響。2007年,思茅市改名普洱市,從此,普洱茶名聞天下。陳年普洱,老樹普洱等概念茶出現,成為拍買行常客。最高時,一餅499克的普洱茶,以40萬元高價拍走,現實交易中,普洱茶價格也水漲船高,一餅350克的普洱標價數千非常正常,北上廣深茶客飲用普洱成為一種時尚。湖南黑茶也藉此東風,顯山露水。

近幾年,沒有緊壓茶淵源,源於東南沿海的白茶也以緊壓茶的方式面市,通過命名動車號等組合拳,名聲大噪,步普洱後塵,開始運作老白茶,古樹白茶,私藏白茶等概念,上述「綠雪芽」老白茶拍賣造假案就是一個典型案例。與此同時,市場開始流行飲用老白茶,白茶也成為閩東各地茶商的熱銷品,2017年,在廈門召開金磚國際會議,白茶入選國禮茶組合,贈送參會貴賓,確定了白茶的歷史地位。

細究起來,普洱,黑茶,白茶等緊壓茶能夠快速崛起,風靡於世,主要靠兩個概念,一是具有收藏價值,所謂「一年茶,三年葯,七年寶」是也。物以稀為貴,這是最起碼的常識,古董,藝術品為什麼價值連城,因為這是孤品,獨一無二,不可複製,所以才具有升值空間,收藏價值。而茶葉作為一種多年生,常年採的植物,南方茶區可以從清明前後開採至中秋前後,茶市歷來供大於求,茶葉何來升值空間,收藏價值又從何體現?二是營養價值高,利於保健。民以食為天,食以鮮為美,二千多年前,孔子就提出「不時不吃」的概念。從茶葉來說,茶多酚類的兒茶素是茶葉保健功能的首要成份,對茶葉色香味品質的形成起重要作用,而兒茶素在茶葉幼嫩新梢中含量最高,所以春茶營養價值最高,保健功能最強。春雨貴如油,春茶價如金,在春茶之中,又以綠茶和紅茶為佳。論資排輩,以粗老葉為主要原料的緊壓茶如陳年普洱,老白茶等即使有些保健功效,也不能和以春芽為原料的綠茶和紅茶相提並論。這和半老徐娘不能與青春少女媲美異曲同工。因此,緊壓茶在市場運作中賴以生存的兩個概念是經不起推銷,無法立足的。

緊壓茶和火腳,蠟腸,鹹菜,蜜餞等傳統食品一樣,是落後生活時代的產物,吃不到新鮮豬肉只能吃火腿臘腸;吃不到時令水果只能吃蜜餞,吃不到新鮮蔬菜只能吃泡菜,同理,因為西南諸省自然條件惡劣,交通極度不便,生活水平低下無法或沒有能力飲用春茶才只能飲用低廉的緊壓茶。據統計,從1980至2016年,中國人均壽命提高了近10歲,以中國巨大的人口基數,這是一個了不起的進步,究其原因,除了醫療進步,營養豐富之外,新鮮食物的攝入應該是主要原因之一。至於雲南省的人均壽命比沿海低10歲左右,位列倒數第二,和食用非新鮮食品是否有關,茶者不敢妄評。因此,食用新鮮食物才是確保健康的硬道理。

  而且像蜜餞,泡菜,臘腸等傳統食品在生產貯存過程中,如果生產條件不合格或操作不到位,非常容易滋生有害細菌,茶者原來從事過蜜餞行業,知道蜜餞的抽檢合格率不高,所以才退出這個行業。同樣,普洱茶在渥堆發酵或后發酵過程,是否產生益生菌,需要嚴格的生產參數配套,達不到就容易產生如黃曲霉素這樣的有害細菌,如果再採用「濕倉做舊」等非法手段,普洱茶滋生黃曲霉素等有害細菌的概率更大,所以說,相對於綠茶和紅茶等新鮮茶類,緊壓茶的衛生狀況堪憂。過去食物匱乏,對品質缺陷可以忽略不計,現在食品豐富,品質問題就是首要問題!

在品飲方式上,緊壓茶也是逆流而動的,所謂商品,是人之用品,人性化是商品的主要屬性,國外一些商品在人性化的方面做到極致,比如日本佳能相機的手模式抓手,惠利普的剃鬚刀的彈性刀片等等。從茶葉的發展史來說,從鮮葉煮著喝,緊壓茶,到散茶,袋泡茶,最終到飲料,在確保品質的情況下,追求品飲的簡約化,人性化是一種必然,其實,歸根結底,所有商業的成功,都是人性化的成功,「立頓」如此,其它行業的成功品牌也是如此。而緊壓茶使人們的品飲方式從現代回到唐宋時期,白茶還提倡煮著喝,一下子回到唐初,有人提出,普洱是可以喝的古董,哈哈!文化是有文化了,但除了退休無所事事的老人,有錢又有閑的上層建築,在奮鬥中的年輕人只能喝可口可樂或礦泉水了,那未來的茶葉市場誰來支撐?

緊壓茶形成這樣的狀況,茶者覺得,根本原因還是利益驅動。天下熙熙皆為利來,天下攘攘皆為利往。一方面,某些資本大鍔,富貴階層操縱市場,蠱惑人心。為什麼雲南省普洱茶協會要明確提出:各級政府不再為老茶、山頭茶、古樹茶站台。就是因為雲南省也無力左右局面;為什麼身陷傳銷醜聞的湖南「華萊健」黑茶屢禁不止,並拿到了商務部頒發的「直銷牌照」,就是因為有後台支撐;為什麼姜昆會主持拍賣,讓張國立的一桶(7餅)陳年普洱以160萬的價格成交,就是因為富貴階層在玩弄普洱;為什麼面世不到五年的白茶緊壓餅,披上雲南普洱的外衣,敢號稱二十幾年前的老茶,在北京拍買,就是因為有人為之站台。多米諾骨牌還在翻,誰都不願意成為最後的一張牌。另一方面,緊壓茶確實有利於中小規模的茶葉經營者,首先沒有保質期,越陳越值錢,不怕壓貨,不怕庫存:其次是老茶或野茶是個筺,什麼都可以往裡裝,粗老葉也好,殘葉老梗也好,腐敗異味也好,夏暑茶也好,統統可以「一老遮百丑」或「一野吃天下」;關鍵是緊壓茶打上手工,古樹,山頭,陳茶等字樣可以謀得暴利還沒有後遺症。這些優點是講究條索,葉底,保鮮,鮮靈度,香氣的散茶無法比擬的,經營者何樂而不為?再加上某些以茶文化代言人自居的上層建築人士盲目的搖旗吶喊,不知內情又珍惜健康的消費者被忽悠,深陷其中自然不難理解。

  目前中國茶市特別是緊壓茶市場已成江湖,假亦假時假亦真,無為有處有還無,當所有人半醉半醒之時,方舟子能以堂吉柯德式的勇氣,揭開茶葉江湖的一角,直面各路「專家」,其勇氣讓人敬佩,雲南省茶葉協會及鄒家駒會長等人敢於自揭其短,暴露真相,其精神令人讚歎!茶葉江湖什麼時候能夠雲開霧散,什麼時候中國茶葉才能真正迎來明媚的春天。

普洱茶等緊壓茶作為流傳千年的傳統食品,是國家珍貴的非物質文化遺產,也有獨特的市場價值,必須珍惜並傳承之,但緊壓茶所存在的衛生隱患,飲用繁瑣,價格黑幕,虛假宣傳,原料良莠不齊等問題絕不是中國茶行業未來的發展方向!我們必須慎而對之!

Advertisements

你可能會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