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大器晚成」的成語故事

大器晚成是一個漢語成語,拼音是dà qì wǎn chéng,原意「鑄造越大的器皿(如鼎、鍾)越晚成型。」喻指「越是大才能的人通常越晚成功。」出自《老子》。

成語解釋;

大器:比喻大才能。

喻指「越是大才能的人通常越晚成功」。也用做對長期不得志的人的安慰話。

這是今天的通常解釋。究《老子》引文的原意,當是指最能夠裝東西的器物反而不裝東西。參見著名語言學家王光漢的大著《詞典問題研究》中《「大器晚成」初義辨》一文。

成語典故;

不鳴則已 一鳴驚人

《韓非子·喻老》 記載:「楚莊王(1)蒞政三年,無令發(2),無政為也(3)。右司馬御座(4),而與王隱,(5)曰『有鳥止南方之阜(6),三年不翅(7),不飛不鳴,默然無聲(8),此為何名(9)?』王曰:『三年不翅,將以長羽翼(10);不飛不鳴,將以觀民則(11)。雖無飛,飛必衝天(12);雖無鳴,鳴必驚人。子釋之(13),不穀知之矣(14)。』」處半年(15),乃自聽政(16),所廢者十(17),所起者九(18),誅大臣五(19),舉處士六(20),而邦大治(21)。舉兵誅齊(22),敗之徐州(23),勝晉於河雍(24),合諸侯於宋(25),遂霸天下(26)。 庄王不為小害善(27),故有大名(28);不蚤見示(29),故有大功(30)。故曰:「大器晚成,大音希聲。」

Advertisements

譯文

《韓非子·喻老》記載:「楚莊王熊旅統治朝政三年,沒有發號一項政令,也沒有一樣政績上的作為。右司馬伍舉來到君王座駕旁,對楚莊王講了一段微妙的話,說:「有一隻鳥停駐在南方的阜山上,三年不展翅,不飛翔,也不鳴叫,沉默無聲,這是什麼鳥呢?」 楚莊王說:「三年不展翅,是為了生長羽翼;不飛翔、不鳴叫,是為了觀察民眾的態度。雖然還沒飛,一飛必將衝天;雖然還沒鳴,一鳴必會驚人。你放心,我知道了。」經過半年,楚莊王就親自聽取朝政,被廢除的有十項政令,被啟用的有九項政令,誅殺大奸臣五人,提拔隱士六人,因而國家能被大力整治。帶兵討伐齊國,在徐州大敗了齊軍,在河雍戰勝了晉軍,在宋國匯合諸侯,終於使楚國稱霸天下。庄王不因為小事加害忠善的人,故此能有好的名聲;沒有事先顯示,故此能有好的功績。所以說:「越是大才能的人通常越晚成功,越是大的成就往往越不可估量。」

Advertisements

相關典故:

【大器晚成】謂貴重器物需要長時間才能完成。常比喻大才之人成就往往較晚。《老子》:「大器晚成,大音希聲。」 漢王充《論衡·狀留》:「大器晚成,寳貨難售。大崇一朝輒成賈者,菜果之物也。」《三國志·魏志·崔琰傳》:「 琰從弟林 ,少無名望,雖姻族猶多輕之,而琰常曰:『此所謂大器晚成者也,終必遠至。』」 宋陳師道《後山談叢》卷二:「暮年方妙者,乃大器晚成爾。」《儒林外史》第四九回:「二位先生高才久屈,將來定是大器晚成的。」老舍《四世同堂》四一:「最後,那馳名的『白杏』用綿紙遮護著下了市,好象大器晚成似的結束了杏的季節。」

故事(一)

袁紹身邊的一位門客,名叫崔琰,他從小喜習武藝,到了23歲才開始讀《論語》、《韓詩》,求師學習。

由於他刻苦努力,學問也逐漸多起來。當時袁紹的士兵非常殘暴,掘開墳墓將屍骨暴露出來。崔琰勸說袁紹不要這樣做,袁紹認為他說得對,封他為騎都尉。後來,崔琰跟隨曹操,為曹操出了不少主意。在他作尚書時,曹操想立曹植為嗣子,而崔琰反對,他說:「自古以來的規矩是立長子,怎麼能立曹植呢?」曹植是崔琰的侄女婿,儘管是親屬他也不偏袒,曹操十分佩服他的公正,崔琰有個堂弟叫崔林,年輕時既無成就也無名望,親戚朋友都看不起他,可是崔琰卻很器重他,崔琰常對人說:「才能大的人需要長時間才能成器,崔林將來一定會成大器。」後來,崔林果然當上了翼州主簿、御史中丞,還在魏文帝手下任過司空。

釋讀

大器:古時指貴重的器物,現比喻大才。晚:長期。成:製成。原意是指貴重的器物需要長期的雕琢才能製成{此句改為:原意是鑄造越大個頭的鑄件(如鼎、鍾)所需要冷卻凝固時間就越長,冷卻時間足夠長,鑄件方能「成器」}。現指能擔當重任的人物要經過長期的鍛煉,所以成就較晚。

出處《老子》四十一章:「大方無隅,大器晚成。」

故事(二)

東漢末年,有個名叫崔琰的人,劍法很好,他特別喜歡交朋友。可是,有些人卻認為他不學無術,除了舞刀弄棒,學問上一竊不通。一次,他去拜訪一個很有學問的人,主人讓管家出來告訴他說:「主人正在潛心讀書,無暇閑談。」崔琰知道人家是嫌他沒知識,感到無比羞愧,暗自下了決心,一定要好好讀書,成為一個能文能武的人。從此,崔琰虛心拜師求學,學問逐漸增多起來;當時獨霸北方的袁紹就把他招為謀士。袁紹被曹操所滅后,曹操久聞崔琰才幹,勸崔琰歸順自己。在曹操的大本營鄴城(今臨漳鄴鎮)中,崔琰出了不少主意,很受曹操器重。

有一次,曹操和崔琰商量,想立小兒子曹植為太子。崔琰說:「自古以來,都是立長不立幼,您立曹植,曹丕心裡不服,大臣們也不服,這就種下了禍根。縱觀古今,因為廢長立幼引起的骨肉相殘還少嗎?請主公三思而行!」其實曹植還是崔琰的侄女婿,但儘管是親屬,崔琰也不偏袒。曹操十分佩服崔琰的公正。

崔琰有個堂弟叫崔林。崔林年輕時一事無成,親友們都看不起他,可是崔琰卻很器重他,他憑自己的經歷常對人說:「才能大的人需要長時間才能成器(大器晚成),崔林將來一定會成器的。」後來,崔林果然成才當上了大官。

釋讀

這個成語原意為大才需經過長期磨鍊方有成就。現指成名較晚的人。

出處

晉·陳壽《三國志·魏書·崔琰傳》。

現代學者爭論:

民國學者對「大器晚成」的考證很嚴謹,也頗有道理,因為過去《老子》的通行版本都寫作「大事晚成」。現代並未得到學術界的普遍認同,此事到1972年才發生了大逆轉。

在當年發掘的湖南長沙馬王堆漢墓中出土了一批重要的帛書,其中就有分別用古隸和今隸抄寫的兩種版本《老子》,學術界將古隸本稱為「《老子》甲本」,今隸本稱為「《老子》乙本」。甲本上,「大器晚成」這一章文字全部漫渙莫辨,而乙本中則很完整,一字不缺。專家發現,書中的「大器晚成」寫作「大器免成」,這與清代學者考證出的「大器無成」,在意思上不謀而合,雖然「免」與「無」非一個字。

但現代國內學術界支持「大器晚成」一說者立即起來反對,認為「免」即通「晚」。后覺得不太對勁,又有學者認為「免」通「勉」,但古今又皆無此通假用法。

各執一詞之際,1993年在湖北荊門戰國楚墓中再次出土了一種比漢馬王堆墓更早版本的《老子》。雖然這僅是一種簡本,但比馬王堆漢墓出土的《老子》更接近原貌。簡本中,既非「大器晚成」,也非「大器免成」,而是寫作「大器曼成」。

這一發現,直接否定了「晚成」派學者所謂「免」通「晚」之觀點。因為「晚」與「曼」字形、結構均毫無關係,時人不可能將二字誤寫或假借。

目前,「大器無成」一說得到學術界越來越多學者的肯定。中國語言學會理事董蓮池教授的觀點最有代表性:先秦「曼」確有「無」意,「大器曼成」即「大器無成」在語言學上有根據。他認為,「大器晚成」與下一句「大音希聲」連在一起,應該這樣翻譯:大器之人看上去似無所成就,大的音響聽起來反而沒有聲。

那麼「大器無成」,到底是怎麼成了「大器晚成」的?這與最早釋讀《老子》的名叫「河上公」的秦漢時人有關,河上公的《章句》在解讀這句話時稱:「大器之人,若九鼎瑚璉,不可卒成也。」

這裡的「卒」,即「猝」,時間短暫之意。整句話意思是,有大才幹大的人物,就像宗廟重器九鼎瑚璉一樣,不能在短時間內培養而成。據此,魏晉人王弼在為《老子》作注時,將河上公的觀點進一步深化:「大器成天下,不持全別,故必晚成也。」

王弼注《老子》影響很大,「大器晚成」進一步流傳開來,到今天已成約定成俗為一句勵志語。可見,古人誤解「大器晚成」,從河上公、王弼開始,一直訛傳了兩千多年。

實際上,就算是「大器晚成」,也不能將其中的「晚」理解為時間概念。東漢許慎 《說文解字》稱,「晚,莫也 。」清人段玉裁注稱: 「莫者 ,日且冥也 。」意思是白天就要結束了,可引申為太陽「沒了」,沒了就是 「無」。如果這樣理解就錯了。「晚,莫也」,莫是暮通假,晚即暮。王弼本《老子》、《河上公章句》「大器晚成」是正確的,帛書《老子》「大器免成」的免字,實際就是晚字的字形通假,郭店楚簡《老子》「大器曼成」的曼字,實際是晚字的字音通假,粵語白話「曼、慢、漫」,至今仍與「晚」同音,只是音調略微差別。帛書《老子》「免」、郭店楚簡《老子》「曼」皆無錯,就是「晚」字的通假。今傳本《老子》「大器晚成」句正確無疑,這於先秦《呂氏春秋》、《韓非子》中已引用《老子》「大器晚成大音希聲」亦可證。董蓮池說非是。

每天一則小故事,了解精彩中國語言!

Advertisements

你可能會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