象浦嶺|唐時古道已越千年,謝公曾至浩然留言,風光旖旎人文依舊

《永嘉上浦館逢張八子容》

唐代

孟浩然

逆旅相逢處,江村日暮時。

眾山遙對酒,孤嶼共題詩。

廨宇鄰蛟室,人煙接島夷。

鄉園萬餘里,失路一相悲。

象浦嶺古道,又名東嶴嶺」,是古時永樂驛道,它西起北白象鎮樂東村(樂清市區域重劃前為白石鎮東嶴村)的東嶴嶺腳,東至白石鎮大嶴村的隧道口,東西走向,古道全長3000米許,累計爬升200米許,塊石為基。據《樂清縣誌》記載,「唐開元間(713-741),本縣已有驛道由縣城西越山谷入密溪過白石至永嘉象浦(古時烏牛鎮,又稱上浦)。」興建於唐朝開元年間的象浦嶺,距今足足1300餘年了,最早是作為驛道之用,是永嘉郡(現溫州市)傳遞官府文書、傳輸軍事物資的重要通道。古道行於山巒,蜿蜒於修竹梅林,古迹依舊,人文頗豐,風光旖旎,一個半小時可至,當去!

Advertisements

古道起點位於樂清市北白象鎮樂東村(樂清市區域重劃前為白石鎮東嶴村),過樂東小學。

在樂東小學前道有分歧,右邊遠山處為去往樂清的坭嶴嶺古道

左邊入村,過古廟,直行

在第一個十字路口,右拐直行

行至溪澗,有公路橋橫亘其上,

橋頭右側有路亭立於廣場

過小橋,直行去往大嶴村的隧道,左拐行十餘米許,田園中有古道入口。

據《白石鎮志》載,北宋的方臘起義軍,明代的戚繼光抗倭軍,清代的太平天國軍,以及建國后的中國人民解放軍6516部隊拉練行軍,都從斯過。

沿田園中蜿蜒300餘米,左邊有古道遺迹,左邊上古道

上行幾十米,便是塊石為基的古道,古道沿山坡蛇形而上

遠山突兀,蒼翠連綿,古道寬敞平緩,

Advertisements

行一里許,過楊梅林,

道路曲折而上

回眸樂東村,雨霧瀰漫,佇立重嶂幽寂中

復行一里許,道旁有高牆,一峰赫然

有橫木擋於古道之上

復行密林間,

一里許,有古宅隱於左側磊牆

此處便是嶺頭,古宅已然荒廢多時

過古宅,復行

行幾十米許,道路右側石壁有摩崖題刻,字跡模糊,石刻字跡依稀可辨「大清光緒裕三年前溫州府丞揚州郭鍾岳書」和「丁亥年春望日」字樣,上書當年重修驛道時捐獻銀兩的愛心人士的姓名,這是古道留下的唯一文字記載。

過題復上行百餘米

山埡之上有多條古道,繼續直行去往大嶴村。

埡口上有古廟,這座廟宇俗稱嶺頭堂,前身是有600多年歷史的玉雲庵。

嶺頭堂於多年前遷建到樂東村去了,這裡就剩下一座破舊房子。

嶺上曾經建有一座驛站,因年代過於久遠,驛站的遺址已無從考證。

公元423年,時任永嘉郡守的我國山水詩鼻祖謝靈運赴白石行田(視察農事),就是從此道駕臨的,並賦予著名的《白石岩下徑行田》詩。

小邑居易貧,災年民無生。

知淺懼不周,愛深憂在情。

莓薔橫海外,蕪穢積頹齡。

饑饉不可久,甘心務經營。

千頃帶遠堤,萬里瀉長汀

州流涓澮合,連統塍埒並。

雖非楚宮化,荒闕亦黎萌

雖非鄭白渠,每歲望東京。

天鑒倘不孤,來茲驗微誠。

公元732年的臘冬,唐代大詩人孟浩然來訪貶職為樂成尉的詩友張子容,從此道而過,在此處與張子容相逢,留下著名的詩篇《永嘉上浦館逢張八子容》。

過嶺頭廟開始下行,去往大嶴村,

下行道陡峭,灌木喬樹相隨,行於蒼翠間。

下行一里許,道旁修竹翠篁連綿

復行半里許,道前有藍皮屋頂工房,掩藏於嶺腳

下行百餘米,過工房,

在古道的盡頭,右側便是去往樂東村的隧道

上公路左邊直行,入大嶴村。

Advertisements

你可能會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