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血壓的危害與治療,你知道多少?

我國人群高血壓患病率仍呈增長態勢,每5個成人中就有1人患高血壓;估計目前全國高血壓患者至少2億;但高血壓知曉率、治療率和控制率較低[1]。

我國第四次高血壓患病率調查結果[1]

高血壓危害著全身各器官

血壓水平與心血管病發病和死亡的風險之間存在密切的因果關係。在全球61個人群(約100萬人,40-89歲)為基礎的前瞻性觀察研究薈萃分析中,平均隨訪12年,診室收縮壓或舒張壓與腦卒中、冠心病事件的風險呈連續、獨立、直接的正相關關係。

血壓從115/75mmHg到185/115mmHg,收縮壓每升高20mmHg或舒張壓每升高10mmHg,心、腦血管併發症發生的風險翻倍[1]。

1)腦

高血壓急症約30%併發腦卒中,包括缺血性卒中(25%)和出血性卒中(5%)。

腦卒中急性期通常合併血壓的升高,這種血壓升高與急性應激反應和顱內壓升高后庫欣反射有關,隨著病情的好轉血壓大概在一周左右回復至原來水平[3]。

出現腦卒中時,腦血流的調節機制進一步紊亂,特別是急性缺血性腦卒中患者,幾乎完全依靠平均動脈血壓的增高來維持腦組織的血液灌注,因而在嚴重高血壓合併腦卒中的治療中,需避免血流灌注不足。

2)心臟

急性冠脈綜合征

急性冠脈綜合征包括不穩定性心絞痛和急性心肌梗死,其治療目標在於降低血壓、減少心肌耗氧量,改善預后,但不可影響到冠狀動脈灌注壓及冠脈血流量,治療時首選硝酸酯類藥物[4]。

高血壓性心力衰竭

主要特點:具有心力衰竭的癥狀和體征,同時伴有高血壓,左室功能多正常,患者一般無或僅輕度容量過多,多有肺水腫表現而沒有其他部位水腫[5]。

主動脈夾層

80%以上的主動脈夾層患者有高血壓,不少患者有囊性動脈中層壞死,高血壓可促進其發展。

治療目標為擴張血管、減緩心動過速、抑制心臟收縮、降低血壓及左室射血速度以降低血流對動脈的剪切力;急性近端剝離及有併發症者儘快手術治療[2]。

3)腎臟

國內會議資料表明,由高血壓引起腎小動脈硬化致腎功能衰竭者占慢性腎衰者的10.4%-28.2%。腎硬化是導致腎功能衰竭的主要原因之一,而高血壓是腎硬化的主要原因或促進因素[6]。

高血壓的治療

血壓水平分級

1)基本治療原則:

①高血壓是一種以動脈血壓持續升高為特徵的進行性「心血管綜合征」,常伴有其它危險因素、靶器官損害或臨床疾患,需要進行綜合干預。

②抗高血壓治療包括非藥物和藥物兩種方法,大多數患者需長期、甚至終身堅持治療。

③定期測量血壓;規範治療,改善治療依從性,儘可能實現降壓達標;堅持長期平穩有效地控制血壓。

2)降壓目標:

在患者能耐受的情況下,逐步降壓達標。一般高血壓患者,應將血壓(收縮壓/舒張壓)降至140/90mmHg以下;

65歲及以上的老年人的收縮壓應控制在150mmHg以下,如能耐受還可進一步降低;

伴有腎臟疾病、糖尿病或病情穩定的冠心病的高血壓患者治療更宜個體化,一般可以將血壓降至130/80mmHg以下,腦卒中后的高血壓患者一般血壓目標為<140/90mmHg。

處於急性期的冠心病或腦卒中患者,應按照相關指南進行血壓管理。舒張壓低於60mmHg的冠心病患者,應在密切監測血壓的情況下逐漸實現降壓達標[1]。

3)防治方法:

保持良好的生活方式:減少鈉鹽攝入\控制體重\不吸煙\不過量飲酒\適當運動\減輕精神壓力,保持心情愉悅。

藥物治療:高危、很高危高血壓患者,應立即開始降壓藥物治療。確診的2級高血壓患者,應考慮開始藥物治療;1級高血壓患者,可在生活方式干預數周后,血壓仍≥140/90mmHg時,再開始降壓藥物治療。

降壓治療藥物應用應遵循以下4項原則,即小劑量開始,優先選擇長效製劑,聯合應用及個體化[1]。

附:你會測量血壓嗎?

1.首先要求病人坐在安靜的房間里,5分鐘后再開始測量。

2.至少測量兩次,間隔1~2分鐘,若收縮壓或舒張壓的2次讀數相5mmHg以上,應再次測量,取平均值記錄。

3.採用標準袖帶(12-13cm長,35cm寬);當病人上臂較粗或較細時,應分別採用較大或較小的袖帶;兒童應採用較小的袖帶(袖帶氣囊至少應包裹80%上臂)。

4.無論病人採取何種體位,上臂均應置於心臟水平。

5.分別採用 Korotkoff第I音和第V音(消失音)確定收縮壓和舒張壓。

6.首診時應當測量雙臂血壓,因為外周血管病可以導致左右兩側血壓的不同;以聽診方法測量時應以較高一側的讀數為準。

7.對老人、糖尿病人或其他常有或疑似體位性低血壓的病人,應測量直立位1分鐘和5分鐘后的血壓。

8.第二次測量坐位血壓時,應觸診測量脈率(30 秒)。

參考文獻:

[1]中國高血壓防治指南修訂委員會.中國高血壓防治指南2010.中華心血管病雜誌,2011,39(7):579-615.

[2]郭樹彬.中國急症高血壓管理專家共識2011.

[3]Wallace JD,Levy LL. Blood pressure after stroke. JAMA1981;246:2177-2180.

[4]Graettinger WF. Systemic hypertension. In: Crawford MH. Ed.Current diagnosis &treatment incardiology. 2ed, McGraw Hill2003:167-178.

[5]ESC Guidelines for the diagnosis and treatment of acute andchronic heart failure 2008. European Journal of Heart Failure, vol.10, issue 10 (2008) pp. 933-989.

[6]張曉英. 原發性高血壓的腎臟損害[J]. 中華保健醫學雜誌, 2004, 6(2):78-81.

你可能會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