認識腦卒中康復的7大誤區,促進腦卒中病人早日康復!

腦卒中,老百姓稱為「中風」。眾所周知,中風后存活的患者多數會留下後遺症,其中偏癱、吞咽困難、語言障礙、認知障礙等是最常見的。

目前對這些後遺症治療,唯一有效的方法就是綜合康復治療。康復科專家表示,不少人對康復治療的印象僅局限於「動動手腳」、「做做理療」,這些誤區導致中風后的患者喪失了很多恢復健康的機會。

誤區一:重藥物治療,耽誤康復的最佳時期。

腦卒中后出現不同類型和不同程度的功能障礙。這些障礙僅靠藥物是不能解決的,需要早期積極正確的康復治療。腦卒中偏癱的康復治療應儘早實施,一般應在病情穩定后48h開始。最佳康復期在發病後3個月之內。

誤區二:康復治療沒有多大效果。

很多人對康復治療認識極為不足,甚至很多中風后的患者壓根就沒做過任何康復治療。研究發現腦中風后做不做康復治療,患者的康復效果差異很大。康復治療時間越早、年紀越是年輕的、病情輕的患者做康復治療的效果越大,日後重返正常生活的幾率就也大。

Advertisements

誤區三:下地走路越早,恢復就越快。

恢復步行能力是大多數患者及其家屬最急迫的要求,是康復治療的重要目標之一。然而,步行訓練並不是越早越好,過早行走會形成異常步態、導致髖和膝關節的損傷和異位骨化的產生。

從腦卒中運動機能的恢復來看,患腿要有一定的負重能力,有一定的站立平衡能力,有主動屈髖、屈膝能力才能開始下肢步行訓練。如果還沒有達到這樣的能力,可以進行減重步行訓練,只有這樣才能避免不正確的代償所形成的異常步態。

誤區四:重肢體功能康復,輕其他功能。

在與腦卒中患者溝通康復治療目標時,患者往往最希望恢復的是行走功能,手的功能,會忽略言語功能,認知功能,吞咽功能,抑鬱焦慮,感覺功能等的康復;事實上這些被患者忽略的功能非常重要,會影響到患者的生命安全和回歸社會。

Advertisements

誤區五:活動越多越好。

盲目的過多活動造成很多錯誤動作的出現和錯誤習慣的固定。不僅會使癱瘓肢體肌肉痙攣逐漸加重,使後續康復的困難大增;還會造成非癱瘓側的過度勞損,出現運動損傷。一般來說,病人運動鍛煉要遵循持之以恆、循序漸進、因人而異、勞逸結合等原則,把握好運動量和強度才好。

誤區六:康復治療很簡單,動動胳膊、動動腿,家屬都會做的。

這是最嚴重錯誤的觀點。其實,康復訓練遠沒有想象得那麼簡單。必須在經過康復醫師、康復治療師以及康復護士等專業人員指導下,根據每個患者的具體情況具體分析、然後制定有針對性的治療方案,由治療師按步驟一步一步地進行訓練,具體可以精確到每一塊肌肉,每一動作的訓練,這都不是隨意的。如果不正確的康復治療,不僅影響康復預后,而且可能導致患者受傷。

誤區七:對患者的關愛越多越好。

雖然對於腦中風后的病人,家屬應該要給予支持與關愛,但是這個關愛只能是適度的精神支持,不能過度。臨床上經常看到一家家屬無條件的聽病人的醫院,只要病人說:「好累啊「、「好痛啊」、「好睏啊」、「我不想練了,我想休息了」等之類的話,家屬就心痛不忍,就讓患者停止康復訓練。殊不知,這其實是在害病人,這樣對待病人無論是對康復效果造成不利的影響,而且也會使患者形成了依賴他人的習慣。

【警示】在中風期間形成了對他人依賴的這個習慣在患者心裡是根深蒂固的,不輕易改變,這會對患者重返正常生活造成很多不良的結果。

Advertisements

你可能會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