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身發冷打顫?原來是它出問題了,《內經》全圖文詳解!

陰陽和經脈是《黃帝內經》中的最核心,人體一共12經脈,連接了五臟六腑和重要腧穴,就像是人體的12道生命線。難怪有人說,熟練並領悟了人體12經脈,等於領悟了中醫精華的一半!接下來我們根據《內經》就12經脈詳細解說,學好這12課,將終身受益,一定要耐心!

這是十二經脈第3課:胃經,胃經出問題最典型的癥狀就是發冷打顫。

一. 胃經組成

  • 胃的經脈足陽明經,起於鼻孔兩旁(迎香穴),上行於鼻根部左右相交,並纏束旁邊的足太陽膀胱經的經脈,到達內眼角(睛明穴)之後再向下行。

  • 沿鼻的外側,入於上齒齦內,繼而迴轉出來挾行於口旁,並環繞口唇,再向下交會於口唇下方的承漿穴處,此後再沿腮部後方的下緣退行而出於大迎穴。

  • 又沿著下頜角部位的頰車,上行至耳的前方,通過足少陽膽經所屬的客主人穴,沿著髮際,上行至額顱部。

  • 支脈1:從大迎穴的前方,下行至頸部的人迎穴處,再沿喉嚨進入缺盆,向下貫穿橫膈膜,而聯屬於本經所屬的臟腑--胃腑,並聯絡於與本經相表裡的臟腑--脾臟。

  • 其直行的經脈,從缺盆處下行至乳房的內側,再向下挾行於臍的兩側,最後進入陰毛毛際兩旁的氣街部位(氣沖穴)。

  • 支脈2:起始於胃的下口處(即幽門,大約相當於下脘穴所在的部位),再沿著腹部的內側下行,到達氣街的部位,而與前面所講的那條直行的經脈相會合。

  • 再由此下行,沿著大腿外側的前緣到達髀關穴處,而後直達伏兔穴,再下行至膝蓋,並沿小腿脛部外側的前緣,下行至足背部,最後進入足次趾的外側間(即足中趾的內側部)。

  • 支脈3:在膝下三寸的地方分出,下行到足中趾的外側間。

  • 支脈4:從足背面(沖陽穴)別行而出,向外斜走至足厥陰肝經的外側,進入足大趾,並直行到大趾的末端,而與足太陰脾經相銜接。

二.胃經腧穴(詳見本文最後彩圖)

  • 1.承泣穴:在面部,瞳孔直下,當眼球與眶下緣之間。

  • 2.四白穴:在面部,瞳孔直下,當眶下孔凹陷處。

  • 3.巨髎穴:在面部,瞳孔直下,平鼻翼下緣處,當鼻唇溝外側。

  • 4.地倉穴:在面部,口角外側,上直對瞳孔。

  • 5.大迎穴:在下頜角前方,咬肌附著部前緣,當面動脈搏動處。

  • 6.頰車穴:在面頰部,下頜角前上方約1橫指(中指),當咀嚼時咬肌隆起,按之凹陷處。

  • 7.下關穴:在面部耳前方,當顴弓與下頜切跡所形成的凹陷中。

  • 8.頭維穴: 在頭側部,當額角髮際上0.5寸,頭正中線旁4.5寸。

  • 9.人迎穴:在頸部,喉結旁,當胸鎖乳突肌的前緣,頸總動脈搏動處。

  • 10.水突穴:在頸部,胸鎖乳突肌的前緣,當人迎與氣舍連線的中點。

  • 11.氣舍穴:在頸部,當鎖骨內側端的上緣,胸鎖乳突肌的胸骨頭與鎖骨頭之間。

  • 12.缺盆穴:在鎖骨上窩中央,距前正中線4寸。

  • 13.氣戶穴:在胸部,當鎖骨中點下緣,距前正中線4寸。

  • 14.庫房穴:在胸部,當第1肋間隙,距前正中線4寸。

  • 15.屋翳穴:在胸部,當第2肋間隙,距前正中線4寸。

  • 16.膺窗穴:在胸部,當第3肋間隙,距前正中線4寸。

  • 17.乳中穴:在胸部,當第4肋間隙,乳頭中央,距前正中線4寸。

  • 18.乳根穴:在胸部,當乳頭直下,乳房根部,當第5肋間隙,距前正中線4寸。

  • 19.不容穴:在上腹部,當臍中上6寸,距前正中線2寸。

  • 20.承滿穴: 在上腹部,當臍中上5寸,距前正中線2寸。

  • 21.梁門穴:在上腹部,當臍中上4寸,距前正中線2寸。

  • 22.關門穴:在上腹部,當臍中上3寸,距前正中線2寸。

  • 23.太乙穴:在上腹部,當臍中上2寸,距前正中線2寸。

  • 24.滑肉門穴:在上腹部,當臍中上1寸,距前正中線2寸。

  • 25.天樞穴:在腹中部,平臍中,距臍中2寸。

  • 26.外陵穴:在下腹部,當臍中下1寸,距前正中線2寸。

  • 27.大巨穴:在下腹部,當臍中下2寸,距前正中線2寸。

  • 28.水道穴:在下腹部,當臍中下3寸,距前正中線2寸。

  • 29.歸來穴:在下腹部,當臍中下4寸,距前正中線2寸。

  • 30.氣沖穴: 在腹股溝稍上方,當臍中下5寸,距前正中線2寸。

  • 31.髀關穴:在大腿前面,當髂前上棘與髕底外側端的連線上,屈髖時,平會陰,居縫匠肌外側凹陷處。

  • 32.伏兔穴:在大腿前面,當髂前上棘與髕底外側外側端的連線上,髕底上6寸。

  • 33.陰市穴:在大腿前面,當髂前上棘與髕底外側端的連線上,髕底上3寸。

  • 34.梁丘穴:屈膝,大腿前面,當髂前上棘與髕底外側端的連線上,髕底上2寸。

  • 35.犢鼻穴:屈膝,在膝部,髕骨與髕韌帶外側凹陷中。

  • 36.足三里穴:在小腿前外側,當犢鼻下3寸,距脛骨前緣一橫指(中指)。

  • 37.上巨虛穴:在小腿前外側,當犢鼻下6寸,距脛骨前緣一橫指(中指)。

  • 38.條口穴:在小腿前外側,當犢鼻下8寸,距脛骨前緣一橫指(中指)。

  • 39.下巨虛穴:在小腿前外側,當犢鼻下9寸,距脛骨前緣一橫指(中指)。

  • 40.豐隆穴:在小腿前外側,當外踝尖上8寸,條口外,距脛骨前緣二橫指(中指)。

  • 41.解溪穴:在足背與小腿交界處的橫紋中央凹陷處,當拇長伸肌踺與趾長伸肌腱之間。

  • 42.沖陽穴:在足背最高處,當拇長伸肌腱和趾長伸肌腱之間,足背動脈搏動處。

  • 43. 陷谷穴:在足背,當第2、3跖骨結合部前方凹陷處。

  • 44.內庭穴:在足背當第2、3跖骨結合部前方凹陷處。

  • 45.厲兌穴:在足第2趾末節外側,距趾甲角0.1寸。

三.胃經病症

  • 外邪入侵胃經,會出現全身一陣陣發冷戰慄,就好像被冷水淋灑過一樣,以及頻頻呻吟,時作呵欠,額部暗黑等癥狀。

  • 發病時怕見人和火光,聽到木器撞擊所發出的聲音,就會神慌驚恐,心中跳動不安,因此病人喜歡關閉門窗而獨處室內。

  • 在病情嚴重時,就會出現病人想要爬到高處去唱歌,脫了衣服而亂跑,以及腹脹腸鳴等癥狀,這時的病證就被稱做骨幹厥病。

  • 足陽明胃經沿著胸膺、乳部、氣街、大腿前緣、伏兔、脛部外緣、足背等處循行的部位都發生疼痛,足中趾不能活動自如等。

  • 本經經氣有餘時,就會出現胸腹部發熱;若氣盛而充於胃腑,使胃腑之氣有餘,就會出現胃熱所導致的穀食易消而時常飢餓,以及小便顏色發黃等癥狀。

  • 本經經氣不足時,就會出現胸腹部發冷而戰慄;若胃中陽虛有寒,以致運化無力,水谷停滯中焦,就會出現脹滿的病象。

四.胃經強弱

  • 胃經經氣亢盛:其人迎脈的脈象要比寸口脈的脈象大三倍。

  • 胃經經氣虛弱:其人迎脈的脈象反而會比寸口脈的脈象小。

五.治療方法

  • 足陽明胃經上的腧穴主治血所發生的疾病:高熱神昏的瘧疾,溫熱之邪淫勝所致的大汗出,鼻塞或鼻出血,口角歪斜,口唇生瘡,頸部腫大,喉部閉塞,腹部因水停而腫脹,膝髕部腫痛。

  • 屬於經氣亢盛的就要用瀉法,屬於經氣不足的就要用補法。

  • 屬於熱的就要用速針法,屬於寒的就要用留針法。

  • 屬於陽氣內衰以致脈道虛陷不起的就要用灸法。

  • 既不屬於經氣亢盛也不屬於經氣虛弱,而僅僅只是經氣運行失調的,就要用本經所屬的腧穴來調治。

你可能會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