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診斷學「四診」常考的14個考點

中醫診斷學主要包括四診、辨證、疾病診斷等內容。四診,即望、聞、問、切四種診察疾病的方法,其中,望診是觀察患者全身或局部情況以了解病情的方法,聞診是聽聲音和嗅氣味的診病方法,問診是詢問患者或陪診者以了解病情的方法,切診是切按患者脈搏或其他部位以診察病情的方法。辨證,即辨識、推斷證候。中醫臨床常用的辨證方法主要包括八綱辨證、病因辨證、氣血津液辨證、臟腑辨證、經絡辨證、六經辨證、衛氣營血辨證、三焦辨證。

基本原則

臨床診病時必須遵循的基本原則是:審內察外,整體統一;望聞問切,四診合參;辨證求因,審因論治。

常考考點

1.癲、狂、癇病的神誌異常表現不屬失神範疇。

癲、狂、癇病所見神誌異常不同於失神。癲、狂、癇病患者所出現的精神痴獃、哭笑無常、狂躁罵詈、猝然昏仆等神誌異常癥狀,是疾病在某一階段,由於痰迷心竅、痰火擾心或肝風夾痰蒙蔽清竅,以致心神暫時受擾的表現,並不標誌疾病危重,故一般不會危及生命,甚至可以醒后如常。

Advertisements

失神患者所見神志昏迷、語言失倫、循衣摸床、撮空理線等心神失常癥狀,是精虧氣損、臟腑功能衰敗的表現,說明疾病危重,預后不良。

2.面色赤既可主熱證、亦可主寒證。

滿面通紅者,主實熱證;午後兩顴潮紅者,屬陰虛證,主虛熱,都是因熱迫血行,上榮於面。

久病重病面色蒼白,卻時而泛紅如妝、游移不定者,屬戴陽證,是由於陰寒內盛,陰盛格陽,虛陽上越所致的虛寒證。

3.灰、黑苔

灰、黑苔都是既可主寒證、又可主熱證,其鑒別的關鍵是看舌面津液的多少。

舌苔灰、黑而濕潤,多屬寒證;舌苔灰、黑而乾燥,則多屬熱證。

4.白苔亦可主熱證、黃苔亦可主寒證。

白苔多主表證、寒證,但亦可主熱證,如苔白如積粉,捫之不燥者,稱為積粉苔,常見於瘟疫或內癰等病,屬熱毒內盛所致。

Advertisements

黃苔多主熱證、里證,但亦見於寒證,如舌淡胖嫩苔淡黃而潤滑者,稱為黃滑苔,多為陽虛水濕不化。

5.譫語與鄭聲

二者都有神志錯亂、語言失常的表現,但是譫語聲高有力,屬實證;鄭聲聲音低弱,屬虛證。

6.狂言與譫語

兩者均表現為語言錯亂、聲高有力,但是狂言為失去理智控制而狂妄叫罵,譫語為神志昏糊。

7.喘和哮

兩者均表現為呼吸急促困難,但喘僅為呼吸氣急困難,甚至張口抬肩,鼻翼扇動,而無喉間痰鳴;

哮則在呼吸急促困難的同時,伴有喉間哮鳴音。

二者的區別是:喘以氣息言,哮以聲響名;

二者的關係是:喘不一定兼哮,哮必兼喘。

8.如何鑒別「潮熱」?

潮熱常見有陰虛潮熱、濕溫潮熱、陽明潮熱三種情況,應注意鑒別。

陰虛潮熱,以午後或入夜熱甚、骨蒸、五心煩熱為特點,兼盜汗、顴赤、舌紅少津等症。

濕溫潮熱,以午後熱甚、身熱不揚為特徵,伴胸悶嘔惡、頭身困重、苔膩等症。

陽明潮熱,以日晡熱甚為特點,又稱「日晡潮熱」,兼腹滿脹痛拒按、大便燥結等症。

9.嗜睡與昏睡二者有別

嗜睡,指患者不論晝夜,睡意很濃,時時欲睡,呼之即醒。嗜睡患者並無神志意識障礙,只是不自主欲睡,多由於心、脾、腎陽氣虛弱,無力振奮,以致精神萎頓不振而欲睡;或因痰飲濕濁困脾,清陽不能上升,頭目失養而神疲睏倦欲睡。

昏睡,系指神志不清,不省人事,呼之難醒,甚至對外界刺激毫無反應。昏睡多因熱陷心包或痰瘀蒙蔽心竅,導致神志不清。

10.根據戰汗判斷其預后順逆

戰汗是邪正劇烈相爭的階段,是病變發展的轉折點。

若戰汗之後熱退,脈靜身涼,提示邪去正復,疾病向愈;

若戰汗之後仍身熱不退,煩躁不安,脈來急疾,提示邪盛正衰,病情惡化。

11.數脈與滑脈不得混淆

數脈是脈搏搏動加快,超過正常的一息四至,達一息五至以上(相當於每分鐘90次以上)的脈象,屬於脈搏頻率的改變;

滑脈是脈流通暢,脈來流利,如珠走盤的脈象,屬於脈流通暢度的變化。

12.細、微、濡、弱四脈

細、微、濡、弱四脈的脈象均為細小而軟。

區別在於:細脈,脈來如線,軟弱無力,但應指明顯;

濡脈,浮而細軟,輕按可以觸知,重按反不明顯;

微脈,極細而軟,按之欲絕,若有若無;

弱脈,極軟而沉細,即沉細而應指無力。

13.促脈、結脈、代脈

三者脈來均有間歇,不同的是:

代脈,脈來緩弱而有規則的歇止,間歇時間較長;

促脈,脈來急數而有不規則的間歇;

結脈,脈來緩慢而有不規則的間歇。

14.芤脈與革脈

都有中空之象,差異在於:

芤脈浮大中空,如按蔥管,特點是脈來應指浮大而軟,主失血、傷陰。

革脈浮而搏指,中空外堅,如按鼓皮,特點是浮取脈大而弦硬,主亡血、失精、半產、漏下等。

故二者的區別主要在於脈管的軟硬。

Advertisements

你可能會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