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安則寐,神不安則不寐


失眠是心神失養而導致經常不能獲得正常睡眠為特徵的一類病證。輕者入睡困難,時寐時醒,重則徹夜不寐。

失眠雖不屬於危重疾病,但會妨礙正常地生活、工作、學習和健康,中醫藥通過調整人體臟腑氣血、陰陽的功能,常能明顯改善睡眠狀況,且不引起藥物依賴及醫源性疾患,因而頗受歡迎。

失眠在《內經》中稱為「目不瞑」、「不得眠」、「不得卧」,並認為失眠原因主要有兩種,一是其他病證影響,如咳嗽、嘔吐、腹滿等,使人不得安卧;二是氣血陰陽失和,使人不能入寐。

《景岳全書·不寐》較全面地歸納和總結了不寐的病因、病機、及其辨證施治方法,「寐本乎陰,神其主也,神安則寐,神不安則不寐。其所以不安者,一由邪氣之擾,二由營氣之不足耳」。此外,書中還提到「飲濃茶則不寐,心有事亦不寐者,以心氣之被伐也。」

Advertisements

由於不寐的因由有二,治法上也應該隨證而治。其一:「有邪而不寐者,去其邪而神自安也」。其二:「無邪而不寐者,宜以養營氣為主治「。

失眠多為情志所傷,久病體虛,飲食不節,勞逸失度等引起陰陽失調,陽不入陰而發。病性虛多實少,其實證者,多因心火偏亢,肝鬱化火,痰熱內擾,胃氣失和,引起心神不安所致;其虛證者,多由陰虛火旺,心脾兩虛,心膽氣虛引起心神失養所致。

  • 心火偏亢治當清心瀉火;

  • 肝鬱化火治當清肝瀉火;

  • 痰熱內擾治當清化痰熱;

  • 胃氣失和治當和中導滯;

  • 陰虛火旺治當滋陰降火;

  • 心脾兩虛治當補益心脾;

  • 心膽氣虛治當養心安神;

漢代張仲景在《傷寒論》及《金匱要略》中記載了用黃連阿膠湯及酸棗仁湯治療失眠,至今臨床仍有應用價值。

本病因屬心神病變,故尤應注意精神調攝。須解除憂思焦慮,保持精神舒暢;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並改善睡眠環境;做到喜惡有節,勞逸結合等。

Advertisements

/完/

請關注、分享頭條號"抱朴言"

至美中醫、至朴之言!

Advertisements

你可能會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