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日一方——養肺之法

肺是呼吸的器官,在五臟中位居最高,接收肺腑上朝的清氣,生成了清肅之體,其性主降。古人稱肺為 「 嬌臟 」,是因為它不耐邪侵,一旦觸及六淫之氣,就會生病。它的稟性是惡寒、惡熱、惡燥、惡濕,最怕火與風。一旦染上這六淫邪氣,就會失去其清肅之氣,進而就會痹塞不通爽。

肺是五髒的華蓋,聲音的出處,皮膚依賴肺而得到潤澤。人如果既被七情所傷,又被六淫之氣所感染,就會呼吸不定,進而導致肺金不清。如果要使肺金得清,就要先調理氣息,氣息調和了,內心就不會躁動,心火自己就平定了。這樣,一可安心,二可寬中體,三默想氣從周身毛孔出入,通行無礙,此時細心參悟,使氣息微微,這就是所謂 「 真息 」 。因為氣息從心中起,心靜則氣調,讓每一次呼吸都回歸人體根元,就可煉成內丹了。

《心印經》上說:「 迴風混合,百日通靈。 」《內經》上說:秋三月,這是說所謂 「 收容平藏 」 、萬物成熟的季節,天氣勁急,地氣清明,應該早卧早起, 雞叫起床,使神志保持安定,籍以舒緩三秋的肅殺,精神要內守,使秋氣得以和平;不使意志外馳,令肺氣清勻。如果違背了這個原則,會使肺受傷。如果吃瓜果過多,應該輕瀉一天,靜息兩天,以薤白粥加羊腎空腹服下補之,如果沒有羊腎,可用豬腰代替,這比服補藥還好。秋天應該使足部溫暖而使頭部清涼,因為身體會與秋天的清肅之氣相呼應而自發收斂。從夏至以來,陰氣漸旺,應該使衽席薄一些,以鞏固壽命的基礎。陽氣在上陰氣在下,兩下交爭則為寒;陰氣在上陽氣在下,兩下交爭則為熱;寒熱交爭,都會使肺部受病。如果少陽脈微弦,就是在夏天吃了生冷的食物,積滯於中,到秋天就變為痢疾了。如果足陽明、太陰脈微弦濡而緊,這樣的脈象與時季相違背,恐怕會病勢危急。

《素問》上說: 秋天時被燥氣所傷,到了冬天就會咳嗽,因為「純陽歸空」之故。《秘法》上說:行住坐卧時,要少說話,經常呼氣吸氣調和內臟氣息,使自己的聲音穩定;要常咽唾液;這些做法都是為了潤肺,使邪火下降,使肺金得清。

你可能會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