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皮膚病變有什麼信號,怎麼防?

許多人得了糖尿病不知道,是因為從來沒有測過血糖或做過有關糖尿病的里監測,比如脛前色素斑是糖尿病具有特徵性的皮膚病變。據國內304例糖尿病統計,脛前色素斑在皮膚病變中占第1位,達14.4%,國外統計糖尿病患者約15%~50%發生本病。

一、以下信號可能和糖尿病有關,大家要注意:

(1)瘙癢難忍:部分糖尿病人可發生全身或局部皮膚乾燥脫屑,劇烈瘙癢。婦女患者以陰部瘙癢更多見。

(2)紅色面孔:有人調查150例糖尿病患者,大多數面色較紅。

(3)出汗反常:多汗(多見上肢和軀幹)或少汗(多見下肢),甚至有的患者大汗淋漓。

(4)感覺異常:四肢皮膚麻木,常有灼熱感、蟻走感,行走時有踏棉墊感。有的人手足及四肢劇烈疼痛,穿衣褲、蓋被時可加重疼痛。

(5)足部壞疽:患者足部疼痛,溫覺消失,乾燥易裂,發生潰瘍,創口化膿、壞死、癒合困難,甚至發生足穿孔症。

(6)黃色瘤:四肢屈側、臀、頸、膝等處皮膚可見到成群突發的黃橙色小結節或小丘疹,周圍繞以紅暈,有瘙癢的感覺。

(7)皮膚皰疹:酷似灼傷性水皰,壁薄,內含透明漿液,皰周無紅暈,好發於指、趾、手足的背部或底部邊緣。單個或多個出現,數周內自愈,但可反覆出現。

(8)頸部毛囊炎:後頸枕部出現膿頭痱子樣的炎症,觸痛,如不及時治療,可發展為小癤子或蜂窩織炎。膿液排除后可癒合,但常此起彼伏,反覆發生。

出現上列信號時,要懷疑患了糖尿病,請及時就診。

二、2型糖尿病如何影響皮膚健康?

長時間的血糖過高會引起機體發生多種改變從而影響皮膚健康。首先血糖水平過高時排尿頻率增加,可導致機體脫水和皮膚的乾燥。

高血糖可導致炎症的發生,隨著時間的推移會導致免疫反應遲鈍或過度刺激。

高血糖會造成神經和血管的損傷,減少血液循環。血流不暢可改變皮膚結構,尤其是膠原蛋白。這會導致皮膚變硬、影響傷口癒合等。

三、與2型糖尿病相關皮膚疾病

多種皮膚疾病與高血糖或血糖控制不佳相關。雖然大部分與糖尿病相關的皮膚併發症並不嚴重,但一些癥狀疼痛、持久,影響患者生活質量。

針對大多數糖尿病相關皮膚疾病最佳和最簡單的治療選擇是控制血糖水平。嚴重的情況下,也可以應用口服類固醇藥物或藥膏。2型糖尿病相關的常見的皮膚疾病包括:

黑棘皮病

臨床特點為皮膚皺褶部位天鵝絨樣色素沉著,少數見於伸側。多數與肥胖、胰島素抵抗和高胰島素血症相關。有學者認為可作為2型糖尿病標誌,機制可能是2型糖尿病患者早期因胰島素抵抗發生高胰島素血症,從而引起表皮異常。

近74%伴有糖尿病的肥胖人群患有黑棘皮病,減肥是延緩病情進展的最佳方法。

銀屑病

銀屑病是一種常見的易於複發的慢性炎症性皮膚病。患者皮膚可見發紅和鱗屑表現,有時發癢。一些伴有皮膚表現的患者可出現銀屑病關節炎,引起嚴重關節病。

銀屑病的治療方法有生活方式改變、可的松乳膏和軟膏、血糖管理、體重控制及口服或注射生物藥物的應用等。

據估計,與非糖尿病患者相比,2型糖尿病患者銀屑病患病風險高2倍。

糖尿病性硬腫病

硬腫病是一種少見的原發性黏蛋白病,約5%的糖尿病患者可發生本病,多見於病程長、血糖難以控制、併發症多的患者。多見於面頸部、頸背部及上臂,皮膚呈淡紅或蒼白,表面有蠟樣光澤,呈實質性的非凹陷性腫脹,並呈橘皮樣外觀,皮膚明顯增厚。皮膚增厚是高血糖時膠原糖基化異常或過多胰島素刺激膠原增生的結果。

糖尿病大皰病

多見於病程長、血糖控制不佳及伴有慢性併發症者。皮膚水皰多突然發生,可無自覺癥狀,多位於四肢末端,也可見於前臂或胸腹部;邊界清楚,直徑為數毫米至3~5cm。周邊無紅腫或充血,單發或多發,約2~5周自愈,易反覆發生,一般癒合不留瘢痕。

治療的最佳選擇是血糖的良好控制,注意預防病變部位的感染。

糖尿病皮膚病

較常見,為圓形或卵圓形暗紅色平頂小丘疹,在脛前呈分散或群集分佈,發展緩慢,可產生鱗屑;後期可發生萎縮和色素沉著。

約39%的2型糖尿病患者可出現糖尿病皮膚病。

糖尿病足潰瘍

糖尿病患者有時輕微創傷可演變為開放性潰瘍。糖尿病潰瘍可發生在皮膚任何地方,但最常出現在足部。據估計,15%的糖尿病患者會出現足部潰瘍。糖尿病足的預防更加重要,治療除控制血糖外,均為對症治療。

糖尿病皮膚黃瘤

糖尿病皮膚黃瘤屬於繼發性黃瘤病。瞼黃瘤最常見,多見於中年患者。好發於瞼近內瞼處,為黃或桔黃柔軟長形扁平或微隆起皮面的斑片,單個或多個,常對稱分佈,無自覺癥狀,皮膚髮展緩慢,持久不退。發疹性黃瘤在糖尿病患者中的患病率約為0.6%,多見於控制不良的中老年男性。

瞼黃瘤的治療方法包括飲食改變和降脂藥物應用。

糖尿病類脂質漸進性壞死症

類脂質漸進性壞死症為少見病,但高達42%~62%患者合併糖尿病。常見於女性,可在糖尿病之前出現。多發生在脛前部,也可發生於手背或足背,雙側對稱。早期呈卵圓形或卵圓形橙色或紫色斑塊狀病損,邊界清晰,無痛。後期斑塊中央皮膚萎縮凹陷,周邊隆起伴色素沉著,外傷后易形成潰瘍。

環狀肉芽腫

臨床特點為環形排列的紅色丘疹,與糖尿病之間的相關性尚存在爭議。

四、2型糖尿病對皮膚疾病的影響

與非糖尿病患者相比,2型糖尿病患者出現嚴重細菌和真菌感染的風險更高。糖尿病患者出現嚴重過敏反應的風險也更高。

細菌感染多為金黃色葡萄球菌,表現為毛囊炎、膿胞瘡、癤和癰。其次為溶血性鏈球菌感染,表現為丹毒。

真菌感染多為念珠菌感染,表現為念珠菌性間擦疹、陰道炎、龜頭炎、口角炎和念珠菌性甲病等。念珠菌感染可作為糖尿病的一個特徵,尤其是血糖控制不佳者。對於絕經期女性複發性念珠菌性陰道炎患者,應檢查是否患有糖尿病。

病毒感染主要是水痘/帶狀皰疹,其患病風險升高得到了流行病學證據支持。

五、糖友防皮膚病有「六要」

1控制好血糖

通過飲食、鍛煉和藥物嚴格控制,必要時儘早應用胰島素,從根本上提高機體抵抗力,預防感染。

2保持皮膚清潔

保持皮膚衛生,衣服要勤換勤洗,洗腳后注意擦乾,保持腳趾間的皮膚乾爽。

3每天檢查皮膚

糖友應每天檢查自己的皮膚,及早發現皮膚異常,及早治療。

4注意保濕

糖友洗澡后可在身上塗抹一層溫和的保濕護膚品,有助皮膚保存天然油脂,防止脫水。

5避免瘙癢、抓

用力搔抓會破壞皮膚,增加感染風險,糖友要控制搔抓衝動。可用溫水淋浴來滋潤肌膚,舒緩瘙癢。

6儘快治療傷口

糖友皮膚一旦受傷,要及時治療,仔細清洗傷口,用無菌紗布覆蓋,必要時在醫生指導下應用藥物治療。

六、改善皮膚瘙癢的食物

菠菜

獨特的菠菜皂苷,穩定血糖、對抗各種皮膚問題,減少瘙癢感。

燕麥

富含大量的可溶性膳食纖維,延緩餐后血糖上升、促進胰島素分泌 、滋潤肌膚、 抗氧化作用。

豌豆

富含維生素A,有效改善皮膚瘙癢。

番茄

每天都可以吃的食物,含有的番茄紅素可改善皮膚過敏。

胡蘿蔔

含有大量的β胡蘿蔔素在小腸內轉化成為維生素A,直接起到柔潤肌膚、減少乾燥和瘙癢癥狀的作用。

加微信公眾號tnbtb88(糖尿病同伴),告訴您幾個血糖穩的技能

防糖尿病併發症要加強血糖監測,這個血糖儀不用扎手!

¥1350 微店
購買

你可能會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