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家拳拾遺:馬步的力量

《內家拳拾遺:槍法與馬步》發布之後有人提出疑問:「在人類馴服馬之前,因為野外狩獵需要,也是需要鍛煉下肢力量,那時的姿勢叫什麼?從此來質疑馬步是從騎馬的姿勢轉化而來。」我覺得這是個好問題,剛好可以作為傳統武術中馬步作用的開題。

不否認人類在學會馬術之前,就已經掌握了多種訓練下肢力量的方法,甚至是形態與馬步姿勢類似的動作也可能會存在。這沒有什麼好奇怪的,因為即使是西方的健身與搏擊體能訓練中也會採用深蹲、挺舉來鍛煉下肢力量,古人玩石鎖有些站立姿勢也類似馬步。但這些訓練都與傳統武術中馬步作用無關,也不能稱之為馬步。

內家拳馬步的動作要求:圓襠,腹股溝內收,配合收腹股溝臀部后側向大腿底部裹,身體端正。這段白話文即是:裹襠、溜臀、松腰、落胯、含胸、拔背。這些要求在各種內家拳門派與書籍中流傳,其主要目的就是讓內家拳修鍊者在站樁、行拳、交手的過程中:襠勢(勁)不丟。這是站馬步除了增加腿部肌肉力量以外,更加最重要的作用。


Advertisements

行家裡手判斷一個人會不會內家功夫,襠勢是個重要的判斷標準,不管行拳多麼流暢,發勁多麼帶感,沒有襠勢,肯定沒有學到真傳。襠部一般會出現兩個最大的毛病:夾襠與塌襠。其它若干問題都是由於這兩個毛病引起。

什麼是夾襠?簡單來說就是襠部不圓,襠部要呈拱橋形。夾襠問題出現的原因是:腹股溝松的不夠,溜臀做的不夠好,導致臀部凸出去了。

什麼是塌襠?襠拱橋形的頂部塌下去了,外在現象臀部低於膝蓋,大腿與小腿后側的夾角小於90度了。

上面這些要領,在練習深蹲或者負重挺舉的時候都不會這樣要求,因為大家訓練的目的不同。馬步訓練的是下盤的肢體的配合,讓下盤通過訓練掌握一個整體的支撐結構,從而方便傳導來之地面的力量。而這個形態與古代將領騎在馬上的時候需要注意的要領以及作用是一致的。所以馬步對於傳統武術來說,其根源一定與古戰場馬背上的用勁方式有關聯。下面咱們進行測試試驗:

Advertisements

準備條件:

  1. 馬鞍凳一隻,如下圖:

開始試驗:

  1. 將襠部下壓,兩側大腿自然向上翹起(模仿塌襠),向前後左右發力;

  2. 大腿兩側壓凳子邊緣,將襠部頂起(模仿夾襠),向前後左右發力;

  3. 大腿兩側放鬆,配合將襠勢成拱橋形,讓兩腿通過襠部串成一股勁(襠勁),向前後左右發力。

測試目的:經過多次比較測試,會發現只有將襠部保持如馬鞍上的拱橋形的狀態下,你的發力最有勁道,還不僅是這樣,只有在檔勁不丟的情況下,才更加容易借上凳子旋轉的力量,以及的將這個旋轉力與自身的力合成馬步的力量。

敬請期待下一篇:《內家拳拾遺:落馬為拳,五指抓地?》

鄭重聲明:我希望大家更安全,具備防範危險的能力。未來會增加許多動作教程,但是所有的訓練方法與建議都存在危險性,按照其訓練的人需要把握尺度帶好護具,訓練過程中遇到的各種問題自己解決。我會提供安全防護方面的建議,但不承擔責任。

Advertisements

你可能會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