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俠大師還珠樓主的傳奇愛情故事

還珠樓主(1902-1961年),四川長壽鳳凰街(今屬重慶)人,原名李善基,后改名李壽民,建國后又更名李紅。中國武俠小說大宗師。在民國武俠小說北派五大家(另四位是宮白羽、鄭證因、朱貞木與王度廬)當中,他是最早使讀者著迷、又最受評論界斥責、被稱為「荒誕怪異」的一位,在我看來也是民國時期成就最大、名氣最高的武俠小說家。其作品融神話、志怪、劍仙、武俠於一體,進行高度哲理化、藝術化的想象發揮,尤其是各種劍仙神術、奇幻法寶,顯示了天縱奇才的大氣魄,情節曲折驚險,內容絢爛豐富,風格磅礴壯美,為中國小說界千古奇觀。畢生著有武俠小說38部,代表作為《蜀山劍俠傳》系列。

還珠樓主李壽民不光撰寫了很多富有傳奇色彩的小說,而且他本人一生經歷曲折跌宕,極具傳奇性,包括他的愛情故事。他的種種作為本身,也充滿著一種俠義精神。

還珠樓主生長在山高水深的四川,家學淵源,天資聰穎,3歲開始讀書習字,5歲便會吟詩作文,6歲能寫丈許大對,9歲所作文章聞名鄉閭;且從小隨父親宦遊天下,7歲便登過峨眉山、青城山,10歲時在塾師帶領下再登峨眉、青城。這位王姓塾師不是一個腐儒,他為還珠樓主當導遊,隨處講說掌故,如數家珍。還珠樓主曾先後三上峨眉、四上青城,祖國大好河山給他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他雖然只上過私塾,卻對文藝、歷史、佛道、醫卜、星象、武術、氣功、天文、地理等都有心得。1914年他12歲喪父,家境驟變,隨即由母親帶著離開巴蜀之地,前往蘇州投親(其父曾任清末蘇州知府)。

在蘇州,還珠樓主認識了長他3歲的才女文珠姑娘。這姑娘面目清秀、性格溫柔,彈得一手好琵琶。他們二人青梅竹馬,兩小無猜,漸漸產生了感情,形影不離。到1918年還珠樓主16歲時,他終於察覺自己正處在初戀之中。但是還珠樓主為家境所迫,不得不北上天津謀生。他與文珠分手以後,仍時時有書信往來。不料天不從人之願,變起非常,文珠竟墮落入煙花隊中,此後音信不通,使還珠樓主在精神上受到一次痛苦的打擊。直到婚後,他仍不時念及文珠。後來他開始文學創作撰寫《蜀山劍俠傳》等作品時,取筆名為「還珠樓主」,就是用於紀念文珠的。

1924年還珠樓主22歲時隨母親移居天津,在著名的《大公報》供職,兼作家庭教師。1925年23歲時進入軍界作幕僚,給傅作義將軍當中文秘書,披上了戎裝。數年後他與大富豪孫家的二小姐孫經洵的浪漫、熱烈愛情婚姻故事,竟成為社會大新聞,轟動一時。孫父曾反對這樁婚姻,以「拐帶良家婦女」的罪名將還珠樓主告上法庭。而孫經洵則傾心愛慕他的蓋世才情,在庭審時勇敢站出來捍衛自己的婚姻自由,使還珠樓主無罪開釋,兩人正式結為夫妻,一時傳為美談.

還珠樓主婚後在天津電話局局長當秘書,兼寫京劇劇本,如給尚小雲、張君秋等人寫的《酒丐》、《漢明妃》、《卓文君》、《青城十九俠》等。他的小說處女作、言情題材短篇小說《輪蹄》署名「還珠樓主」,自述奔波經歷和少年戀情,取唐代詩人張籍《節婦吟》「還君明珠雙淚垂」詩意,以及紀念文珠。「樓主」則是該詞今天盛行網路的濫觴和起源。

當時北方武俠小說十分流行,還珠樓主也很想把所歷的山水人物寫成筆記。約在1932年前後,天津的《天風報》缺少一個武俠長篇。他在人家鼓動之下,就以《蜀山劍俠傳》為篇名,一天天地寫下去,而「還珠樓主」的名頭也就開始漸漸響了起來。他的創作慾望因此高漲,再加上生活的壓力,他最多的時候竟同時為8家報刊撰稿;過足煙癮之後,指天劃地,滔滔而談,請人代錄出來,即為美文。

更值得一提的是,1937年「七七」事變以後,日寇侵佔華北,全面抗戰開始,日本人要與還珠樓主合辦刊物,漢奸對其設法引誘,包括周作人也來勸說,但他堅決拒絕出任日寇偽職,竟被抓到日本憲兵隊受盡嚴刑拷打達70天,但他始終「威武不能屈」,令人敬嘆!出獄以後,還珠樓主及其一家生活十分困苦,而仍「貧賤不能移」,堅持熬過了這段非常歲月。

1945年抗戰勝利以後,還珠樓主再次來到上海。正氣書局老闆陸宗植勸他不要再涉足政界軍界,還是住在上海專意寫稿子,生活想來總是可以維持的。他於是住在上海老垃圾橋北面,潛心於其詭譎奇幻、波瀾壯闊的「武俠世界」,一直寫到1948年。

建國后,還珠樓主先暫住蘇州,後任上海天蟾京劇團編導,但基本上停止武俠創作。再任北京市戲曲編導委員會委員,還寫過歷史小說《岳飛傳》、《十五貫》、《劇孟》等。1956年他在報上寫過關於神怪荒誕小說的公開檢討。好在翌年前後反「右」時他得以平安度過。可是1958年6月,某雜誌刊登《不許還珠樓主繼續放毒》一文,他讀後默然,當夜即因悲憤而患腦溢血,再罹中風,由此輾轉病榻兩年有餘。

1961年2月,還珠樓主在臨終前口授完成了長篇歷史小說《杜甫》。當他講述完杜甫「窮愁潦倒,病死舟中」那段結尾后,對他的夫人孫經洵說:「二小姐,我也要走了。你多保重!」兩天後即溘然長逝,享年59歲,恰與杜甫同壽,追隨「詩聖」而去,結束了他曲折、磨難、偉大、傳奇的一生,令人感嘆!

直到過了多年,還珠樓主李壽民的兒子在《人民日報(海外版)》1988年3月15日一4月2日撰文連載,回憶他的父親,其中寫到還珠樓主的兩段奇特感情故事,現輯錄於下,略有編改:

青梅竹馬,聚散依依

父親一生兩次戀愛:一次是青梅竹馬未能如願;一次是歷經艱難而終成眷屬。

父親12歲那年,祖父去世了。祖母帶著父親和他的兩個弟弟、一個妹妹,跋山涉水,到蘇州投奔親戚,住在養育巷,勤儉度日。

住進養育巷沒有多久,父親便受到鄉裡間小夥伴的歡迎。就連那些嗲聲嗲氣的小姑娘也很樂意跟他一起玩耍,因為他從不在她們面前擺「男子漢大丈夫」的威風。他說:「女孩兒看上去就顯得軟弱,怎好跟她們逞能?」有時見到男孩子欺侮女孩子,他就上前打抱不平,三下兩下把欺人者趕跑。父親自小習過武功,身強力勁,儼然成了巷裡女孩們的保護者。有時做遊戲,調皮的女孩把花頭巾或假辮子扎在父親頭上,叫他打扮成姑娘模樣。這本是他極不情願的事,但為了不挫傷人家的熱情,他竟強自「忍受」下來。

在小夥伴里,有一位名叫文珠的姑娘。她面目清秀,性情溫柔,還彈得一手好琵琶。一曲《瀟湘夜雨》,竟讓自負的父親潸然落淚了。父親常去她家裡聽琵琶。而作為回報,父親則給她擺四川「龍門陣」,什麼青城山的霧靄、峨眉山的猴群,「擺」得這位小姑娘心馳神往。文珠年長父親3歲,原以姐弟相稱,不意在朝夕相處之中,琴弦和故事在暗中交織著一張朦朧的、一時還不易覺察的情感的網,漸漸地,兩人形影難離了。當父親長到16歲時,他終於自覺地意識到,自己已經沉浸在人生最聖潔、最美好的感情里了。

祖母教子雖嚴,卻未對父親的初戀橫加阻攔,因為文珠的溫柔和聰慧給她留下了很深的印象。她只是不時地提醒父親:「莫要耽擱了學業!」父親當時在有名的蘇州中學讀書,為了取得祖母的支持,他成績在班上總是名列前茅。

本來父親與文珠很有可能結為百年之好。可是,家境的敗落,迫使父親過早挑起了生活的重擔。父親22歲那年,祖母托親友在天津給他謀了一份差事,他不得不和文珠分手了。這對情侶曾信誓旦旦,別離后在相當長的時間內還保持書信往來。但後來由於種種原因,文珠竟墮入煙花柳巷。

他們之間不再聯繫了。這件事在父親心頭留下沉重的創傷,以致此後多年不交女友,直至他26歲那年遇見我母親孫經洵,愛的心弦才又一次顫動起來。

初戀是難以忘懷的。父親開始創作武俠小說后,曾以一部《女俠夜明珠》寄託情思。他希望女孩子要像書中女主人公那樣,不僅聰慧、美麗,而且勇武。堅強。當年的文珠若能這樣,該多好啊!

師生相戀,輪蹄傳情

父親初至津城,曾在天津警備司令部給傅作義將軍當中文秘書。傅將軍很欣賞父親敏捷的才思、流利的書法,待之不薄。但自幼受詩書、山水陶冶的父親,卻不大適應軍旅生活,不久就辭去秘書工作,轉而到天津郵政局任職。郵政局小職員的待遇自然比不上傅將軍那裡,為奉養祖母,父親經人介紹,又到大中銀行孫董事長公館里兼做家庭教師,教授國文和書法。誰曾想到,在教習過程中,父親竟愛上了小他6歲多的二小姐孫經洵,就是我們的母親。

當父親踏進孫公館——天津英租界馬場道那座佔地20餘畝的花園洋房時,母親正值豆蔻年華,容貌雖然一般,卻是氣質不凡。初次見面,母親溫和文靜的性格、雍容大雅的風度,便引起了父親的注意。隨著時間的推移,這些美好的印象日益深化。而當母親傾心於父親的品貌、才學時,他更進一步發現,她的溫情並不同於文珠姑娘的柔心弱骨,她是一位有主見、敢作敢為的女子,柔中有剛,寧折不彎。

一次母親生日,父親畫了一幅蘭草相贈。他還給母親寫了封信,大意說:「……蘭草,素心蘊藉,華採風發,既質樸,又光耀照人,我以為你就是這等『文質彬彬』的女子!蘭草,葉豐澤,花明潤,神貌泰然,卻絕無驕矜之氣,我以為你就是這樣『泰而不驕』的女子!蘭草,不拒簡陋,任憑水淡石荒,只要一株卓立,便能峻影高潔,清芬悠遠,足以令石水生香,我以為你就是這種堅貞不渝的女子!……」

父親欣喜地意識到,此番播種的愛情是可以收穫的。後來,他們果然戰勝了外祖父的百般阻撓,結為百年之好。

我們的外祖父也是四川省長壽縣人。憑著精明強幹,以小本起家,在天津開辦大中銀行,分行開遍南北13大城市。這位富豪的子女多,需要教育,父親便應聘登門施教。

起初,由於是同鄉加才子,父親頗得外祖父器重。可是父親和母親相戀的事被外祖父知道后,他的臉就全變了。他先喚去母親,以「門不當,戶不對」,且「師生相戀,敗壞家風」為由進行訓斥,無效;又「請」去父親,企圖誘之以利:「只要李先生肯與小女一刀兩斷,要多少錢不成問題。」父親則針鋒相對:「只要二小姐親自表示同我斷絕關係,我立即遠走高飛,永不登門,又何言『錢』字呢?請莫要大小看人了!」一番話「噎」得這位董事長瞠目結舌,半晌說不出話來。第二天,父親冒著風雪去孫公館授課,被僕人拒於大門之外:「李先生不必來了!」

外祖父的阻撓,並沒能斷絕父親和母親的交往。他們想出一個妙策來繼續感情的交流,那就是利用外祖父去銀行乘坐的汽車傳遞情書。每天在外祖父上車前,母親將信用橡皮膏貼在汽車牌背面;待外祖父在銀行門前下車后,父親便悄悄將信取走。同樣,父親給母親寫信寄情也用這個辦法。說來可笑,外祖父上下班的汽車,竟成了父親和母親傳情遞意的「郵車」了。自然還要感謝三姨孫經儀,這辦法的首次運用,全靠她出的主意呢!

人們只知父親是武俠小說作家,不知他還寫過言情小說,其中有一部叫做《輪蹄》,便是以這段生活經歷為素材提煉而成的。

官司打贏,《蜀山》問世

輪蹄傳情,未能長久。母親天天繞著汽車轉,引起開車師傅的疑心。他把猜疑報告給外祖父后,矛盾迅速激化了。

一天母親又到汽車牌后取信,被外祖父當場抓住。外祖父把母親帶到書房,必欲問個究竟。母親便索性鼓起勇氣表白心跡,並提出與父親結婚的請求。外祖父聽罷,不由怒火中繞,一記耳光把母親打倒在地。母親自幼喪母,從小到大還從未受過這樣的委屈。她在自己房裡哭了半夜,想了半夜。越想越心酸,越想越氣憤,終於橫下一條心。第二天凌晨,她只帶一身換洗的衣服和一塊錢車錢,就毅然決然離家出走了。

母親的出走在孫公館引起軒然大波,社會上也鬧得滿城風雨。盛怒中的外祖父,先是重金買通英國工部局把父親投入監獄。這件事被父親的好友段茂瀾得知,便設法營救。段茂瀾是留英學生。經他從中斡旋,父親很快即被釋放。但外祖父不肯罷休,以「拐帶良家婦女」為罪名,又把父親送進監獄。

1930年11月的一天,天津市地方法院開庭審判父親的所謂「拐帶良家婦女」一案,成為當時轟動津門的新聞。這一天各報記者蜂擁而至,外祖父顧及身份沒有出席,而由大舅孫經濤作他的代表。原告提訟后,父親正欲答辯,旁聽席前有一女子突然高喊:「請等一等!」眾人順著喊聲望去,原來是孫二小姐孫經洵出庭作證來了。在眾目睽睽之下,她理直氣壯地質問原告:「我今年24歲,早已長大成人,完全可以自主;我和李壽民也是情投意合,自願結合,怎麼能說『拐帶』?」這一問,原告竟成被告,那位孫大少爺蔫頭搭腦,再也說不出話來。

官司打贏了,但我們的父母並沒有馬上成親。父親這樣想:母親敢於走出優裕的家庭,跟自己過窮苦的日子,確實很不簡單。為了報答母親的深情厚意,自己一定要想辦法多攢些錢,把婚事辦得隆重些。就這樣,婚禮一直拖到1932年才舉行。

說來也巧,就在這時機會來了。當時天津有一張《天風報》,每日要連載兩部小說,其中一部已刊載完畢,一時尚無新作續上。報社社長沙大風正為此事急得團團轉,偶然聞知父親的文筆優美,便親自找上門來,問父親能不能儘快拿出作品來,稿酬可以從優。父親接受稿約后,連夜趕寫出幾十段文字,那就是《蜀山劍俠傳》的前幾回。

《蜀山》問世前夕,父親和母親商量用什麼筆名?母親忽然想起文珠,想到父親對她的思念,就說:「我知道你心中有座樓,那裡面藏著一顆珠子,就用『還珠樓主』作筆名吧!」父親感佩地望著母親,半天才說出一句話:「經洵,我絕不會辜負你的情意!」

《蜀山劍俠傳》連載后,《天風報》發行量成倍增長。父親本打算攢夠了結婚費用即行打住的,如今欲罷不能了,熱心的讀者在天天等著看下文呢!不能以臨時觀點草率從事了。細心的讀者會發現,《蜀山》共55集,后50集要比前5集嚴謹得多,那正是經過全面調整和布置的結果啊!

還珠樓主戎裝照

還珠樓主與妻子孫經洵

你可能會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