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宮肌瘤:隨訪還是手術

劉女士在最近體檢中,發現子宮有一個漿膜下肌瘤,1.5厘米×2厘米大小。體檢報告上只寫了「建議隨訪檢查」。劉女士很緊張,問醫生這種病是不是很嚴重?是不是一定得做手術?會不會惡變成癌症?

生育期女性20%患子宮肌瘤

子宮肌瘤的發病率很高,據報道,處於生育年齡的中青年女性約20%患有此病,以40~50歲最多見,20歲以下少見。一般為宮體部位肌瘤(佔92%),宮頸肌瘤較少見(佔8%)。

子宮壁的結構如同房屋的一堵牆,子宮壁內層(即子宮腔的內表面)相當於屋內粉刷的牆面,為黏膜層;子宮壁外表面被覆一層漿膜,為漿膜層;黏膜層和漿膜層之間的部分為子宮壁的肌層。子宮肌瘤就是由肌層平滑肌細胞增生而成,其中有少量纖維結締組織作為一種支持組織而存在,故稱為子宮平滑肌瘤,簡稱子宮肌瘤。

目前,子宮肌瘤的病因仍不十分清楚,可能涉及到正常肌層的細胞突變、性激素及局部生長因子間較為複雜的相互作用。但可以明確的是,子宮肌瘤是一種激素依賴性的疾病,通常情況下,絕經后子宮肌瘤會隨著激素水平的下降而萎縮。

多數子宮肌瘤患者只需隨訪檢查

子宮肌瘤是否出現癥狀,與肌瘤的部位、生長速度及肌瘤變性密切相關。最常見的癥狀是月經改變,多表現為經量多、經期長,月經周期縮短,有不規則出血現象;其次是白帶增多和腹部包塊;如在肌瘤紅色變、漿膜下肌瘤蒂扭轉或黏膜下肌瘤娩出時,出現下腹疼痛,以及下腹墜脹、腰酸背痛等;部分病人有壓迫癥狀,出現排尿異常、排便異常、尿瀦留等;有25%~40%的子宮肌瘤患者伴發不孕,以及繼發貧血等。

多數子宮肌瘤患者像劉女士那樣,肌瘤小,沒有明顯癥狀,僅在盆腔檢查或超聲檢查時偶爾被發現,不影響工作和生活。特別是那些圍絕經期患者,雌激素水平低落,肌瘤可自然萎縮或消失。這些患者只需要隨訪觀察,即每3~6個月做一次婦科檢查,若發現肌瘤增大或出現明顯癥狀,再考慮治療。

哪些子宮肌瘤患者需要手術

子宮肌瘤雖然不是什麼大毛病,但如果出現相關癥狀,會給患者帶來痛苦。那麼,什麼樣的子宮肌瘤需要手術處理呢?

首先,如果有癥狀,如月經量過多、繼發貧血、壓迫膀胱產生尿頻癥狀、壓迫直腸產生便秘或排便困難等,就需要治療。

其次,如果懷疑肌瘤有惡性變的可能性,應及時考慮手術。

再次,年輕未生育的患者,如果有生育要求,小的肌瘤可不必處理,5厘米以上的則需手術。這主要是因為孕期肌瘤容易發生紅色變性,導致疼痛和流產。

由於子宮對於女性有特殊意義,患者在接受手術時常常有不小的顧慮。其實這大可不必,現在的手術方案完全可以做到更好地考慮患者的感受。

目前子宮肌瘤手術有兩種方式,一種是子宮肌瘤剔除術,即剔除肌瘤把子宮留下來的;另外一種是切除子宮的手術。兩種手術有不同的適應證。前者適用於年齡小、尚未生育的患者;如果肌瘤過大、過多,子宮又完成了生育的「歷史使命」,就可以把它切除。

切除了子宮並不會影響女性內分泌系統的功能和性生活的和諧。這是因為切除子宮后還保留卵巢,而主宰女性內分泌的主要器官是卵巢。

(文/王敏 副主任醫師)

版權所有,未經允許,禁止轉載

運營人員: 唐駿 MX002

你可能會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