閆少謹:老白茶「熬」出來了!

記者 閆少謹

像極了"多年的媳婦熬成婆",老白茶"熬"出來了,火了!

"福鼎人做事不愛炒作,只是實實在在地做。"記者在福鼎採訪,下高鐵上計程車時,當地的哥說。不能不說,老白茶火了,火得悄無聲息,火得低調內斂。

"世界白茶在中國,中國白茶在福鼎,一年為茶,三年為葯,七年為寶。"

瞧這廣告詞,霸氣側漏吧?早在12年前,福鼎市委市政府就推出一項戰略工程,全面實施生態茶、放心茶、健康茶,福鼎白茶這塊金字招牌散發出熠熠光芒。據統計,截至2016,全國白茶產量近2.25萬噸,福鼎市是近1.14萬噸,白茶產量佔了全國的半壁江山。

但是,低調內斂仍是福鼎人的性格底色。

除此之外,還有個共性原因,不外乎廣大茶民日益挑剔的審美需求與老白茶發展的不平衡不充分之故。可以說,這是個二律背反。誰能想到,喊了N年,福鼎老白茶依舊慢熱,一度"養在深閨人未識。"

Advertisements

然而,不在沉默中爆發,就在沉默中出局。不可否認的,小米跑到了鍋沿上一一一老白茶"熬"出來了!

論顏值,論口感,論功效,白牡丹和白毫銀針都是業界翹楚,放上N年再來品飲,善莫大焉。這次是,老鼠拉鐵鍬一一一大頭在後面,老白茶儘管"慢熱",但的確是熱了。

福鼎市去年春茶產量銳減,便讓老白茶受到市場熱捧,成了火爆的導火索。其實,作為白茶之鄉,非福鼎莫屬,"中國白茶第一村"的美譽更讓點頭鎮柏柳村聲名顯赫,因為在海拔400到800米、北緯27度的黃金生長地段。

"我家承包了280多畝茶園,廈門的玉記老茶鋪收購了我的大半茶葉,也不愁賣了……"作為梅家古法製作老白茶的第四代傳人,梅傳立不善言談,但內心的喜悅之情溢於言表。古制白茶加工工藝重在萎凋和碳焙兩道火候的拿捏。梅家五世極盡所能傳承申遺文化。

Advertisements

"玉記"為百年茶業品牌,其老茶鋪用億元融資撞向"中國白茶巨庫"之門。如此謀定而後動,正是看準了老白茶"能喝的古董"這一特性,越陳越香,"退火"后的"三降三抗一祛濕"功效明顯,增值不言而喻!真可謂"搖頭不算'點頭'算"了,玉記老茶鋪一口氣拿下7家白茶茶企……梅家五代人的簸箕等制茶工具還"躺"在那裡,入白茶巨庫,顯白茶文化,載一段制茶歷史,講一個制茶故事。

漫步街頭,您不難發現,"綠雪芽"、"大沁"、"品品香"、"六妙"等品牌赫然入目,百舸爭流,敢為人先,都是福鼎人高調做事的耕耘腳步。

一位曾在寧德工作十餘年、現已退居二線的福建省領導說,當時鐵觀音擁有市場靠的是音韻香,後來武夷山的岩茶靠的是岩韻厚,現在是好多人逐漸認識到了白茶的藥用價值,這就不得了了……

對於福鼎市的父母官來說,白茶產業像一個大器晚成的孩子;對於茶葉市場來說,叫做"獅子滾繡球,好的在後頭";對於健商日高的更大眾的潛在消費者來說,面對的老白茶是"遲來的愛"。

看來,老白茶是熬出來了。其實,您泡著喝完以後,再熬著喝,也會獲益良多。

Advertisements

你可能會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