鉛筆不是用鉛做的,為什麼叫鉛筆?

1

662年在德國紐倫堡市建成世界上第一家鉛筆廠--施德樓鉛筆廠。早期鉛筆後來德國人F·卡斯特在紐倫堡市創建了法泊·卡斯特石墨鉛筆廠,採用硫磺、銻等作粘結劑與石墨加熱混合製造鉛芯,使石墨鉛筆桿製造技術前進了一大步。法國N·J·康德首次採用水洗石墨的辦法,使石墨的純度提高,並用粘土將石墨粘結製成筆芯,此法被稱為康德法。為鉛筆工業奠定了基礎。後來,法國化學家孔德經過反覆試驗,改用黏土作增固劑,制出的筆芯比原先還要堅實耐磨,而且這種方法適用於任何石墨礦,直到今天仍在使用。美國有一位名叫威廉·門羅的木匠,在刻有凹槽的木條中,嵌一根黑鉛芯,再把兩根木條對拼粘合在一起,製成了世界上第一支鉛筆桿。

鉛筆的發展經歷三個階段:

Advertisements

第一階段

石墨的誕生:此時的"石墨鉛筆棒"還處於僅僅滿足可以書寫的原始階段;

1564年,

石墨在英格蘭一個叫巴羅代爾的地方,人們發現了一種黑色礦物--石墨。很快,當地的一些牧羊人發現,可以用石墨在羊身上畫上記號。受此啟發,人們把石墨塊切成小條拿來寫字和繪畫。但石墨條很容易弄髒手,而且容易折斷。1761年,德國化學家法伯爾解決了這個問題:他先把石墨礦石研磨成粉末,用水沖洗去雜質,獲得純凈的石墨粉;接著,他又在石墨粉中摻入硫磺、銻、松香等物質;然後再將這種混合物加熱凝固,並壓製成筆的形狀,這是鉛筆最早的雛形。

第二階段

木製筆桿的誕生:

早期鉛筆經歷百年的發展后,此時的"鉛筆"進入了其自身演變的初級階段,木製鉛筆桿的出現,成為"鉛筆"的半成品,市場上主要為此類鉛筆桿,使用者需要經過再次削制才能使用;

Advertisements

以今天的眼光來看,孔德發明的"鉛筆"實際上還只是鉛筆芯。給鉛筆芯套上木杆"外套"的任務,是1812年,美國一名叫威廉·門羅的木匠完成的。門羅發明的機械可以切割出長5至18厘米的標準化細木條,並能在細木條中間挖出一條剛好適合鉛筆芯的凹槽。將鉛筆芯放入槽內,再把兩條木條對緊、粘合,這就製成了第一支現代意義上的鉛筆桿。直到今天,這仍是製造普通筆桿的標準流程。

第三階段

帶帽鉛筆的誕生:隨著鉛筆的大量使用,傳統鉛筆桿的一系列問題也暴露無遺,給人們帶來了諸多煩惱,例如:使用不衛生、筆尖易折斷、不易攜帶等,都給鉛筆行業的進步發展帶來了新的挑戰,而帶帽鉛筆的出現則解決現代鉛筆行業在產品創新上所遇到的發展瓶頸。

之所以叫「鉛筆」是由於其歷史沿革造成的,古希臘、羅馬曾用金屬鉛製成類似鉛筆的鉛棒。後來人們發現了一種黑色的礦物--石墨。由於石墨能像鉛一樣在紙上留下痕迹,這痕迹比鉛的痕迹要黑得多,因此,人們稱石墨為「黑鉛」。現在的鉛筆並不含鉛,而是用石墨和黏土製造的,但依然叫「鉛筆」。

其實鉛筆芯並沒有毒。鉛是有毒的,而製造鉛筆芯的主要原料是石墨和粘土,當然就沒有毒了。鉛筆的筆芯主要成分是石墨和黏土,石墨是鱗片狀有金屬光澤的固體,其中的有碳-碳化學鍵,層與層之間是范德華力,碳-碳化學鍵是很穩定的,想破壞是很困難的,這也就是為什麼金剛石和石墨都是由碳組成的,但是物理性質和價格相差卻很大,人體內沒有東西可以破壞碳-碳化學鍵,所以肯定的說鉛筆芯是安全的(除非是裡邊加的黏土有害人體健康)。鉛筆桿的外表有包裹模或採用鉛筆漆技術,一方面可保護筆桿,另一方面增加美觀,但是顏料中都會含有微量重金屬,少量的接觸不會有影響,但是咬筆桿吃到嘴裡還是不妥的。

Advertisements

你可能會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