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農村,老人常說「有福之人六月生,無福之人六月死」,啥意思?

我國文化博大精深,尤其是一些俗語,現今無論在生活中還是影視中,這些俗語老話也常常伴隨著我們,這些老話如食鹽,如果缺少了它將食而無味,這些俗語之所以能流傳至今依然被大家使用,是因為這些老話俗語能更形象化的描述一段事,一場景,一個人等等。這些俗語老話不僅形象,更接地氣,通人情,輕鬆自然,質樸易懂。在農村就常常聽到老人說到一句老話「有福之人六月生,無福之人六月死」,這句話是什麼意思呢?

「有福之人六月生」,以現在的眼光看來,很難想象之前的農村為什麼會有人能餓死呢,不少人覺得農村之前那麼窮是不可思議的,為啥不可以種糧食,或者養豬養雞又牛羊。

記得小時候但在農村,但是當時完全是靠天氣吃飯的,如果這個季節天氣乾旱的話,今年的收成就可憐的狠,每到冬季的時候糧食就會出現緊張不夠吃,特別是到了冬天過糧食關的時候,一般喝粥,米湯里只漂著幾顆飯粒。餓了就吃米糠、樹皮、吃野菜(或說叫吃草)。還有甚至吃白鱔泥,但吃了拉不出來,長得自己肚子難受。在那個農業時代里,農民除了要面對自然災害外,生產力也比較低下,小麥畝產大概150斤左右,沒有現今的機械化,粗放式耕種。

Advertisements

但是出生在六月份的孩子,相對來說受的苦就會小一點,在6月份也是收小麥的時候,這個時候糧食充足,而到了8月份又到了收玉米的時候,這幾個月下來,小孩子最艱苦的日子也會過去。當然還有一種說法是,這個時候出生的人,正好遇上了一年之中最熱的時候,原本在母親的肚子裡面就夠吃苦的呢,出來后也一樣。你覺得哪種說法正確呢?

「有福之人六月死」,老話也常說「六月季夏天,身熱汗如漿」,時值六月盛夏、暑熱難耐,過去不像現在,人去世之後有保存屍體的地方,過去從饋然長逝的那—刻起,喪禮儀式便算開始,要經過了初喪、哭喪、做七、送葬等儀式之後,最後的環節才是下葬了。「百里不同俗」,有的地方還有各種儀式,甚至能達到十天的存放時間。

Advertisements

這些「白事」習俗也多種多樣,總歸來說要存放一星期左右,而去世之人在這酷熱的季節里就不易保存了。其次是因為冬暖夏涼的道理,地下也比較涼爽,當時的農村人認為人在六月去世之後,肉體在地下也能很好儲存。

現在看來這些帶了絲迷信色彩,毫無科學依據,我想更多的是人們對未來美好事物的一種憧憬吧,其實有福無福完全有著不同的認定,只要努力拚搏快樂也福,一生平安也是福氣,正如先人說的「塞翁失馬、焉知非福」?你覺得呢?

Advertisements

你可能會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