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監武功高還是和尚武功高?

在看一部老片〈新龍門客棧〉,有一些想法。

新武俠泰山北斗,金庸先生的小說,最興盛的時候,號稱有華人的地方,就有金庸的小說。

我們注意到,在金老先生的武俠小說中,武功在超級水平的被太監和和尚佔了一大部分。

在金庸小說中,武功超過頂級水平的,如王重陽,東邪西毒南帝北丐,蕭遠山,慕容博,東方不敗,任我行,無崖子的,達到了超級水平的,大概有黃裳,孤獨求敗,掃地僧,前朝太監等人,在他們的面前,我們熟悉的英雄人物如郭靖,楊過,張無忌,令狐沖,蕭峰,無不黯然失色。

話說少林什麼時候成為武林的泰山北斗,太監何時成為小說中的主要反派角色。

我翻了下中國武俠小說史,古代武俠小說和俠義公案小說再到舊派武俠小說,其實把太監和和尚當做有影響力的人物做為小說中一個不可或缺的組成部分的情景很少見。

然而,到了金庸老師的手中,太監和和尚豐滿成熟起來,甚至定型了,進而演變成一種潮流。要說少林成為武林的泰山北斗,考慮到佛教在中國的盛行,要超過道教,佛的教義勸人為善,渡人脫難,我不入地獄,誰入地獄的捨身飼虎精神,和尚既然要擔起這麼多重任,沒有絕世的武功,是很難做到的。

然而,太監呢?

做為一個喪失雄性功能的有生理缺陷的人,他能擔當起天下無敵這樣的重擔嗎?所以,在很長一段時間,我對武俠片中武功高強的太監,都不是很理解。

但是,漸漸的,我也明白了,太監文化,也是中國歷史不可割捨的一部分,甚至,由太監決定的朝代興衰,掌管人的生殺大權,無不滲透在中國歷史的漫長進程中。

我們所熟悉的葵花寶典,它能吸引的可不是普通的男人,相反,被它迷的三魂不見五魄的,恰恰是那些精英人士。

大家不要以為,岳不群自宮練葵花寶典,只是小說的情節,春秋時,有一個叫豎刁的人,也練葵花寶典,把自己給自宮了,然後侍奉齊桓公。

小白因此非常信任他,在小白的思維中,一個人為了侍奉自己連男人都不當了,這是一個大大的忠臣啊!然而,管仲和他的觀點正相反:人情莫過愛其身者,豎刁不愛其身,豈能愛君乎?

被動自宮的人,暫且不談,主動自宮的人,肯定十有八九不是好人。小白不聽管仲的忠言,結果被豎刁活活餓死,屍體都長蟲了還沒人管。

一個曾經是霸主的人,竟然死的這麼窩囊,凄慘,每每重溫這一歷史事件,都讓人不寒而慄,可惜的是,從趙高到魏忠賢,權傾朝野,甚至臨駕主上的太監,一直是層出不窮。

以史為鑒,看來一直只是停留在口頭上的一句空話而已。

在玩笑版的葵花寶典中,有一句話,如已自宮,速速入宮。對了,宮代表著權勢,你既然主動自宮,那麼,你的目的就很明顯了,為了得到權勢,如果有了權勢的,肯定是想要更高的權勢。

從這一點上看,葵花寶典確實不只是小說中的神功秘笈,它其實是一部鑽營史,一部投機書,一部讓自己通過非常之法擠入權勢遮天行列的不二法門。

中國歷史上,魏忠賢應該是專研葵花寶典最透徹最成功的精英人士。

很多人都認為,葵花寶典的作者是鄭和,也就是金老先生書中說的那個背景人物前朝太監。我也很能理解,《笑傲江湖》這樣的洋洋洒洒的武俠巨著,比起浩瀚如海又晦澀難懂的史書,所起到的積極普及作用。

雖然表現形式上千差萬別,但是,所揭示的主題,所揭示的本質,是一樣的。通過岳不群,東方不敗等人物,我們就更深刻的理解了,中國的歷史上的太監文化,原來是如此的連綿不絕。

那麼寫葵花寶典的前朝太監,到底是鄭和還是魏忠賢?我也認為應該是鄭和。鄭和少年起,就跟在朱棣的身旁,深得朱棣的信任,而他得到朱棣的信任,並不是主動凈身,而是憑自己突出的才幹能力。

當然,這時候又牽扯出一個話題,一方面有缺陷的人,是否在其它方面就有過人之處,小時候,常聽長輩說,盲人的耳朵特別靈,啞巴的相貌特別好看。

那生理上有缺陷的人,是否就會更集中精力在工作和事業上呢?

不得而知。「欲練神功,必先自宮」,有興趣驗證的朋友,可以大膽一試。

鄭和成名在於他的七下西洋,而且歷史上,他的人品也沒有什麼污點,這和前朝太監還是比較相似的。而魏忠賢,我以為,最多可以算是東方不敗了。

可以說,太監成為絕頂高手,並不是小說家們胡謅意淫出來的,而是根植在有深厚底蘊的中國太監文化土壤中,才能為人們廣泛接受。

在影視劇中,明朝的廠公的形象,可謂深入人心。

太監文化雖然是文化的反面,是畸形的文化,但不可否認,在畸形的土壤中,還是孕育出了許多左右政局卻又令人扼腕痛恨的閹賊。但同時,也培養出了如蔡倫,鄭和這樣的偉大人物。

最後,點明題意,到底是太監的武功更高一些,還是和尚的武功更高一些?

這就涉及到掃地僧和前朝太監必須要有一場世紀之戰,很遺憾,這一場世紀之戰,並沒有發生,我們也無從得知,誰將技高一籌,雖然掃地僧打蕭遠山和慕容博這兩個頂級高手聯手,也是勝券在握,但是,東方不敗以一敵四,也是不落下風,還刺瞎了上官雲的右眼,要不是楊蓮亭的緣故,不知道令狐沖等人何時能收拾了東方不敗。

而東方不敗所擁有的,不過是葵花寶典的殘本,可見,創出葵花寶典的前朝太監,功夫怎一個高字了得?

高手過招,成敗只在一瞬間,到底誰勝誰敗,沒有比過,只能公說公有理,婆說婆有理。

那麼,現實中的和尚和太監,到底誰的功力更高一些呢?

朱棣能夠成功登上九鼎,完成貌似不可能完成的任務,不管哪一本介紹當時形勢的史書,都繞不開道衍和尚這個人。

這個人真的算是一個怪人。

他好像不為名不為利,然而,他又極度的留戀虛名,在他的積極鼓舞下,朱棣才堅定了自己要走的路,並最終走到了康庄大道。

其實,建文帝削藩之時,姚廣孝完全可以借口雲遊四方,一溜煙躲到遙遠的天山,可是,他卻冒著殺頭的危險,毅然鼓動朱棣,造反,要造反,一定要造反。

在他近乎瘋狂的鼓動下,朱棣堅定了一個信念,造自己的反,讓建文帝無路可走。

可是,道衍和尚輔佐朱棣的目的似乎不是為了封妻蔭子,一世榮華富貴,相反,他還是居僧寺,清靜自修。

在現在西方的理論中,馬斯諾的需要層次論,最高的層次為自我實現,看來,姚廣孝絕對是一個注重自我實現的人物。

姚廣孝的存在,其實還驗證了一個理論,欲練神功,必先自宮,即使自宮,未必成功,如不自宮,亦可成功。

要練成神功,不只有自宮一條路,還可以像姚廣孝這樣,在矛盾中思索,在矛盾中煎熬,卻又在矛盾中不斷的前進,並實現自己人生的最終理想。

道衍和尚,力扶朱棣,榮登九五;三寶鄭和,七下西洋,揚我國威;孰強孰弱,委實難以區分,只能仁者見仁,智者見智了!

但隨著太監文化被慢慢的掃進歷史的垃圾堆,我認為,和尚仍將在今後很長的一段時間內,擔當泰山北斗的重任!


你可能會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