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廷脈:讓固原雜糧成為特色品牌

在2月10日召開的固原市六盤山小雜糧產業協會第二屆會員大會上,41歲的張廷脈當選協會會長。他覺得肩上的擔子沉甸甸的。

張廷脈從事雜糧產業十幾年,是寧夏旭豐清真食品科技有限公司負責人。

他曾做過經濟類雜誌的發行員,雖然乾的是發行工作,但每一期雜誌他都認真閱讀,汲取各方面知識。幾年後,他對自己的人生目標有了新的定位——自主創業。

2005年,張廷脈辭去月薪5000元的工作,回到家鄉固原。他發現當地雜糧種植面積廣、市場需求大。於是,他前往山西考察,山西小米的市場價每公斤6元以上,而固原小米一公斤才賣2元多。究其原因,小米品質差、色澤泛白,煮成稀飯口感不佳。

提高當地小米的「身價」,品質是關鍵。張廷脈從引進良種做起,和當地農民簽訂合作協議,免費提供籽種和技術指導,實施過程中卻遇到了不少困難。曾經有企業動員群眾種植向日葵或其他作物,但隨後收購無保障,群眾吃了虧。當年,張廷脈在原州區和西吉縣只推廣種植了幾十畝。收穫后,米質確實不錯,可總共收購了不到10噸。群眾看到銷路有保障,第二年優質雜糧種植面積有所增加。

Advertisements

有一次,張廷脈和一名技術員驅車前往西吉縣平峰鎮舉辦籽種推廣會,因下雪路滑,車掉到了3米深的溝里。慶幸的是兩人只是額頭擦傷,他們不顧傷痛,堅持去會場發放籽種和播種工具。

「按老套路,種糧食賣原糧只會越來越難。」推廣良種幾年,張廷脈認識到,發展雜糧產業,得進行深加工,打響品牌。

人們的生活節奏快,沒有時間做雜糧吃,這是雜糧無法走向大眾的根本原因。2012年,張廷脈參加了海峽兩岸雜糧交流會,一款做雜糧麵條的設備讓他很是欣喜。幾經周折,2016年,張廷脈終於購進了這套設備。技術人員通過改進設備,反覆調試,最後生產出可以直接泡著吃且有韌性的麵條。

現在,寧夏旭豐清真食品科技有限公司一年可生產、銷售熟麵條100多噸,銷售額200多萬元。銷售市場以陝西、甘肅、寧夏為主,涉及廣東、福建、黑龍江等地。

Advertisements

為了實現企業持續發展,公司的研發團隊目前正在研發燕麥枸杞奶茶和含有8種營養成份的生麵條;與國家小宗雜糧產業技術小組簽約成為雜糧機械設備研發試驗點,取得1項發明專利;採取「農戶+企業+科技」的模式,與農民簽訂協議,提供籽種,確定最低收購價。目前,公司擁有雜糧種植基地2000多畝,主要分佈在原州區部分鄉鎮和彭陽縣白陽鎮。

張廷脈說,雜糧的市場前景很好,銷售量每年都以20%遞增。如果有更多企業從事雜糧種植、加工,這項產業就會形成地方特色品牌,將帶動更多群眾脫貧致富。(記者 蘇萍)

來源:固原日報

運營人員: 王躍 MZ015

Advertisements

你可能會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