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治療潰瘍性結腸炎的辯證,診斷,治療,用藥

中醫學認為本病多因外感時邪、飲食不節(潔)、情志內傷、素體脾腎不足所致,基本病理因素有氣滯、濕熱、血瘀、痰濁等。本病病位在大腸,涉及脾、肝、腎、肺諸臟。濕熱蘊腸,氣滯絡瘀為基本病機,脾虛失健為主要發病基礎,飲食不調常是主要發病誘因。本病多為本虛標實之證,活動期以標實為主,主要為濕熱蘊腸,氣血不調;緩解期屬本虛標實,主要為正虛邪戀,運化失健,且本虛多呈脾虛,亦有兼腎虧者。

潰瘍性結腸炎中醫治療方法

不同癥狀的病機側重點有所不同,以膿血便為主者的病機重點是濕熱蘊腸,脂膜血絡受傷。以泄瀉為主者分別虛實,實證為濕熱蘊腸,大腸傳導失司;虛證為脾虛濕盛,運化失健。以便血為主者,實證為濕熱蘊腸,損傷腸絡,絡損血溢;虛證為濕熱傷陰,虛火內熾,灼傷腸絡,二者的病機關鍵均有瘀熱阻絡,迫血妄行。腹痛實證的主要病機是濕熱蘊腸,氣血不調,腸絡阻滯,不通則痛;虛證為土虛木旺,肝脾失調,虛風內擾,腸絡失和。

Advertisements

潰瘍性結腸炎中醫治療方法

中醫病名 根據本病臨床表現特點,潰瘍性結腸炎可歸屬中醫「休息痢」、「久痢」和「腸澼」等病範疇。

證候分類標準

大腸濕熱證 主症:①腹痛,腹瀉,便下黏液膿血;②舌質紅,苔黃膩。次症:①肛門灼熱;②里急后重;③身熱,小便短赤;④口乾口苦,口臭;⑤脈滑數。

脾虛濕蘊證 主症:①大便溏薄,黏液白多赤少,或為白凍;②舌質淡紅,邊有齒痕,苔白膩。次症:①腹痛隱隱;②脘腹脹滿,食少納差;③肢體倦怠,神疲懶言;④脈細弱或細滑。

寒熱錯雜證 主症:①下痢稀薄,夾有黏凍,反覆發作;②舌質紅,或舌淡紅,苔薄黃。次症:①腹痛綿綿;②四肢不溫;③腹部有灼熱感,煩渴;④脈弦,或細弦。

肝鬱脾虛證 主症:①腹痛即瀉,瀉后痛減;②常因情志或飲食因素誘發大便次數增多。次症:①大便稀溏,或黏液便;②情緒抑鬱或焦慮不安;③噯氣不爽,食少腹脹;④舌質淡紅,苔薄白;⑤脈弦或弦細。

Advertisements

脾腎陽虛證 主症:①久瀉不止,夾有白凍,甚則完谷不化,滑脫不禁;②形寒肢冷。次症:①腹痛喜溫喜按;②腹脹,食少納差;③腰酸膝軟;④舌質淡胖,或有齒痕,苔薄白潤;⑤脈沉細。

陰血虧虛證 主症:①排便困難,糞夾少量黏液膿血;②舌紅少津,少苔或無苔。次症:①腹中隱隱灼痛;②午後低熱,盜汗;③口燥咽干;④頭暈目眩,心煩不安;⑤脈細數。上述證候確定:主症必備,加次症2項以上即可診斷。

潰瘍性結腸炎中醫治療方法

辨證治療

大腸濕熱證 治法:清熱化濕,調氣行血。主方:芍藥湯(《素問病機氣宜保命集》)加減。藥物:黃連、黃芩、白頭翁、木香、炒當歸、炒白芍、生地榆、白蘞、肉桂(後下)、生甘草。

脾虛濕蘊證 治法:健脾益氣,化濕助運。主方:參苓白朮散(《太平惠民和劑局方》)加減。藥物:党參、茯苓、炒白朮、山藥、炒薏苡仁、砂仁(後下)、陳皮、桔梗、木香、黃連、地榆、炙甘草。

寒熱錯雜證 治法:溫中補虛,清熱化濕。主方:烏梅丸(《傷寒論》)加減。藥物:烏梅、黃連、黃柏、肉桂(後下)、細辛、乾薑、党參、炒當歸、制附片。

肝鬱脾虛證 治法:疏肝理氣,健脾和中。主方:痛瀉要方(《景岳全書》引劉草窗方)合四逆散(《傷寒論》)加減。藥物:陳皮、炒白朮、炒白芍、防風、炒柴胡、炒枳實、党參、茯苓、炙甘草。

脾腎陽虛證 治法:健脾補腎,溫陽化濕。主方:理中湯(《傷寒論》)合四神丸(《證治準繩》)加減。藥物:党參、炮姜、炒白朮、炙甘草、補骨脂、肉豆蔻、吳茱萸、五味子、生薑、大棗。

陰血虧虛證 治法:滋陰清腸,養血寧絡。主方:駐車丸(《備急千金要方》)加減。藥物:黃連、阿膠(烊化)、當歸、太子參、生地黃、麥冬、白芍、烏梅、石斛、山藥、炙甘草。

潰瘍性結腸炎中醫治療方法

隨症加減

大便膿血較多者,加敗醬草、秦皮、槐角;腹痛較甚者,加徐長卿、延胡索;便血明顯者,加仙鶴草、紫草、槐花、地榆;大便白凍黏液較多者,加蒼朮、薏苡仁;伴發熱者,加金銀花、葛根;畏寒怕冷者,加乾薑;里急后重,加檳榔、炒枳殼;久瀉氣陷者,加炙升麻、柴胡、荷葉;久瀉不止者,加赤石脂、石榴皮、訶子;排便不暢、便夾膿血者,加制大黃。

潰瘍性結腸炎中醫治療方法

中成藥治療

①香連丸:口服,每次3-6g,每天2-3次;小兒酌減。適用於大腸濕熱證。

②參苓白朮丸:口服,每次6g,每天3次。適用於脾虛濕蘊證。

③烏梅丸:口服,每次2丸,每天2-3次。適用於寒熱錯雜證。

④固腸止瀉丸(結腸炎丸):口服,每次4g(濃縮丸),或每次5g(水丸),每天3次。適用於肝鬱脾虛證。

⑤補脾益腸丸:口服,每次6g,每天3次;兒童酌減;重症加量或遵醫囑。30天為1療程,一般連服2-3個療程。適用於脾虛證。

⑥固本益腸片:口服,每次8片,每天3次。小兒酌減或遵醫囑。30天為1療程,連服2-3療程。適用於脾虛或脾腎陽虛證。

⑦結腸寧(灌腸劑):灌腸用。取藥膏5g,溶於50-80mL溫開水中,放冷至約37℃時保留灌腸,每天排便后1次,4周為1療程。

其他療法

(1)灌腸:中藥灌腸治療對UC有確切的療效,治療UC的常用灌腸中藥有:

潰瘍性結腸炎中醫治療方法

①斂瘡生肌類:兒茶、白及、赤石脂、枯礬、爐甘石和訶子等;

②活血化瘀和涼血止血類:蒲黃、丹參、參三七、地榆、槐花、仙鶴草、血竭、側柏葉和雲南白藥等;③清熱解毒類:青黛、黃連、黃柏、白頭翁、秦皮、敗醬草、苦參、金銀花、魚腥草和白蘞等;

④其他:石菖蒲、椿根皮、五倍子、錫類散。

(2)針灸:治療UC的針灸常用取穴有:脾俞、天樞、足三里、大腸俞、氣海、關元、太沖、肺俞、神闕、上巨虛、陰陵泉、中脘、豐隆。

Advertisements

你可能會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