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拯救網貸青少年?

1

近幾年,有關青少年網貸的問題日益突出,在我的日常工作中接觸到的類似案例也越來越多。

有男孩網貸的也有女孩網貸的,總體來說男孩多一些。網貸的消費去向大致是滿足個人虛榮心的消費和賭博。

十七八年前,在我讀大學的時候,就已經有這種性質的消費。當時,一些家境不錯的孩子會通過分期付款的形式購買手機。那時候的手機對學生來說,屬於半奢侈品,幾年之後就普及了。

我記得那個時候進入我們校園的手機是海爾牌的,現在海爾大概不做手機了。海爾手機在那個時候也屬於低端手機,但對學生來說擁有一台手機是讓人無比羨慕的事。我周圍有幾位同學通過分期付款的形式擁有了一台這樣的手機,一大群人像崇拜明星一樣圍繞著他們轉,他們的樣子看起來像是高中了狀元一樣春風得意。

那時候的我,根本沒有想過通過分期付款去購買一台手機,因為每個月捉衿見肘的生活費在潛意識中就斷了我這樣的念頭。

2

大多數人選擇做一件事,都會去考慮他能否承擔相應的後果。一些同學選擇網貸,應該知道自己的父母尚有能力幫助他們償還債務,這就像我上大學那會兒一些同學選擇分期付款購買手機,因為他們每個月省下來的生活費可以用來償還這筆債務。

在我接觸過的青少年網貸案例中,絕大部分家長條件都還可以,儘管他們償還這些債務也很吃力,但終究是能夠償還的。這個現實條件,孩子們心中早有預判。

當然,這些孩子的提前消費慾望如果得不到及時抑制,那麼後面出現的問題可能就會超出他們家長應付的能力。

前兩年,我深入接觸過兩位網貸的青少年,都是大學生,男孩。其中有一位消費習慣驚人,最多的一天花費達到一萬八,打麻將100塊錢一個子,去KTV唱歌還會叫「DJ公主」。這位男孩的父親是一位國企中層幹部,談不上很有錢,但比一般的家長經濟條件可能要好一些,他的母親是一位普通的職工。

另一位網貸的男孩,主要是因為網路賭博。起初,他嘗到了甜頭,後來信心滿懷,卻越陷越深。他的父親是一位個體戶,勤奮踏實,沒有任何惡習。

這兩位家長都陸續為他們的兒子償還了幾十萬的外債,他們的兒子也有深刻的自責後悔表現,並且多次表態要與過去告別,重新做人。事實上,他們多次食言。

3

為什麼會出現這樣的情況呢?今天,我重點從青少年成長的心理角度出發做些分析。

首先,青少年對自己償還債務能力的高估。很多人從網路平台貸款的時候總覺得自己有能力償還,他們認為平時少吃點,少用點就可以。其實,沒有這麼簡單,當你提前消費形成習慣時該用的你是很難省的,而貸款的利息每天都在增長,並且網貸平台催款方式的惡劣程度是你難以面對的。

其次,青少年網貸通常都不會提前與家長溝通,缺少了可以為自己把控風險的人。不和家長溝通除了第一點對自己償還債務的能力高估之外,更多的是因為自己網貸的消費去向得不到支持。我們說,青少年有些行為家長不支持是可以允許的,這可能是代溝所致。但有些原則性的行為,家長不支持是不可輕易嘗試的,像賭博吸毒,這可能會導致不可逆的後果。

再次,戒除成癮行為的難度遠遠超乎人的想象。不用說吸毒,僅僅是賭博和網癮要戒,通常比登天都難,很多家長為此痛不欲生。這是成癮行為的特點和人的心理弱點共同決定的,在我另外一篇文章中對此有詳細的闡述。(詳見我之前的文章《豫章書院出事了,問題孩子該怎麼辦?》)

孩子承諾不兌現,主要是和第三點有關。很多人會認為,我孩子道理都懂,就是自制力差,控制不了自己。是的,很多孩子出這方面的問題都是因為自制力差。其實,每一個人在自制力這方面都是不夠的。有些家長罵自己孩子自制力差,可是自己每天照樣控制不住打麻將或者看電視劇等。一位家長在教育自己的孩子不要上網時,孩子反駁他:「你先管好自己再說。」他當時聽了很生氣,其實這再正確不過了。

4

關於自制力差的問題,有相當一部分來自遺傳,還有一部分來自外界環境慢慢形成的工作和生活習慣。這些都需要認真去拆解分析,找到相應的策略。

如果作為家長自己沒有做好榜樣,那麼得先從自己身上入手。欲影正者端其表,做好自己的同時也是在積累能量,自己有能量才能更好幫助子女建立積極健康的生活方式。

如果是孩子本質不壞,是受了環境影響,必要時可以給孩子換一個成長環境。孟母三遷的故事至今依然有借鑒的意義。

依我的經驗,更多的情況是因為孩子遺傳了父母身上的某些缺點在不良環境中得到放大,時間長了養成了一些壞習性,形成了積習難返的現實。這種情況就需要通過專業系統的訓練方案對其不良習性進行矯正。

你可能會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