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腸癌:腸道菌群失調惹的禍?

大腸癌(包括結腸癌和直腸癌)是世界上排名第三大的癌症。據估計全世界每年有大約136萬例大腸癌發生。在中國的發生率也同樣位列前茅,大腸癌患者總數佔全球的1/4。

傳統的觀點認為,大腸癌的發生是一個多步驟、多階段以及多基因參與的細胞遺傳學疾病,在細胞發生癌變的過程中逐漸發生基因突變和癌變。

但是這種觀點只強調了人體細胞層面,對腸道的細菌卻根本沒有重視。如果考慮到直腸長度只有15厘米,而結腸是其10倍長,但是直腸癌的發生率竟然比結腸癌還高,這裡就一定有一些我們理應注意到的地方。

基於現在的研究進展,我們有理由相信,大腸癌的發生實際上跟腸道菌群的失調是息息相關的。

我曾經調查過多個大腸癌病例,發現他們都有一個共同的特點:大多數人都是喜歡吃肉,口味重,吃麵食等比較多,蔬菜水果比較少。而且很多人有便秘的問題。

Advertisements

腸道屬於消化系統,大腸作為腸道的末端容納著巨量的細菌,而細菌本身種類繁多,五花八門,各種各樣的功能都有。在這個部位如果有壞細菌持續對大腸上皮進行惡性刺激(比如便秘),那麼上皮細胞發生惡變的幾率勢必就會增加。

人體的腸道細菌總量是百萬億數量級,上千個細菌菌種,近萬種細菌菌株,密密麻麻擁擠在人的腸道內。

這些細菌基本上可以分為三類:第一類是對人體健康有益的共生菌,數量較多;第二類是對人體有害的致病菌,數量不多,但是會隨著年齡的增長逐漸增多;第三類是叫「條件致病菌」,也就是一些平時不會導致疾病但是在某種情況下(比如免疫系統減低)就會變壞的細菌。這類數量最多。

在健康成年人,擬桿菌門和硬壁菌門這兩大門類的細菌是佔據統治地位的細菌家族。軟皮菌、變形菌、梭桿菌等幾個門類居於少數地位。

Advertisements

那麼,腸道細菌,或者嚴格的講,那些失調的腸道細菌是怎麼導致癌症的呢?

人體腸道粘膜的總面積高達400平方米,因此細菌和人體細胞有大量機會進行親密接觸。而且腸道上皮細胞和細菌又不是光滑的, 很多突出來的地方都有助於細菌定居。此外,腸道上皮細胞還會分泌一種黏液,把細菌給黏住。所以它們一旦跟上皮細胞粘附在一起,就很難脫離。

如果是好的細菌倒還罷了(畢竟好細菌會給人體細胞提供大量的營養物質,對人體的健康是有益的),倘若碰到壞細菌(諸如沙門氏菌、螺桿菌、或者有些大腸桿菌菌株),這些壞傢伙就會把它的壞成分,或者說致病毒素(包括基因毒素,細胞毒素),擴散到腸道上皮細胞裡面去。

這些壞成分可以導致多種不同的後果:

(1)炎症因子表達,促進腸道細胞的炎症發生;

(2)上皮細胞之間的緊密連接被破壞,因此腸道出現滲漏,毒素更容易進入人體血液;

(3)細胞周期中斷或者損傷;

(4)如果是基因毒性的產物就可以造成人體的遺傳物質DNA突變;

(5)損害免疫系統。

這裡以尿嘧啶為例講講基因毒性產物是怎麼把人體的遺傳物質DNA給突變的。

有些細菌可以產生一種叫尿嘧啶的物質(所有人的DNA中都有它),這種東西如果是在腸道中產生,就可以導致活性氧簇(ROS)的產生。

在腸道上皮的細胞膜上還有一種可以產生過氧化氫的酶類,也可以產生ROS。

活性氧簇是一個雙刃劍。好處是它們可以作為內在免疫系統的一部分來防禦條件致病菌。

但是不好的地方在於這些ROS可以損害DNA,導致細胞內的遺傳物質發生突變,如果這個突變發生在重要的基因,就可以引起細胞發生癌變。

實際上每天,每時,每刻,我們的人體內都會出現形形色色的損害。不僅僅是上面所提的例子,這只是其中之一。總體的DNA損害數量多得出乎絕大多數人想象。

如果腸道內的壞細菌很多,腸道細胞遭受打擊的次數就會極大增多。

儘管出現了這麼多的損害,大家一定不要以為人體就大難臨頭了。

實際上,可能100萬次損傷里可能絕大多數損傷不會有問題。人體有強大的自愈能力,也有多層次的修復能力。

第一層修復能力,比如在DNA上的損傷可以被細胞內的錯配修復機制給修復;

第二層修復能力,對細胞本身的損傷可以讓細胞自身死亡而不會對人體的整體造成損害;

就算偶爾有逃脫修復、演變成癌症早期的細胞也會被人體強大的免疫系統滅掉。這是第三層修復能力。

通過這三層次的修復,絕大多數的損傷都會被消弭於無形。

但是,百萬次損傷里畢竟還是有少次損傷被沒有被有效控制。而且人的年齡越大,免疫系統會變得更加衰老,無法修復的基因損傷也會越來越多,當損傷累積到一定程度,就可以導致人體發病,癌症也就會出現了。

如果人體是易感體質,他們體內那些產生基因毒素的細菌,比如有些螺桿菌種類,可以更容易的刺激炎症形成和腫瘤生成。

另外,倘若是長期便秘,直腸內的毒素淤積,則更容易出現癌變。這也是直腸這個短短的腸道很容易發生癌變的原因。

細菌導致癌症這個結論並不是空穴來風,因為至少有一個例子可以證明細菌可以導致癌症:這就是幽門螺桿菌導致胃癌的故事。其發現者澳大利亞科學家馬歇爾和沃倫因此獲得了諾貝爾獎。

早年沃倫觀察到在許多病人胃下部有一種細菌,而且總能在看到細菌的部分存在著發炎的現象。後來鑒定為幽門螺桿菌。後來發現幾乎所有胃炎和胃潰瘍病人體內都含有這種細菌。

在這些成果的基礎上他們提出幽門螺桿菌是導致胃癌發生的原因,而且已經得到了證實。

現在回到大腸癌,是否大腸癌也是有一種或者多種細菌導致的癌症?是否也是跟炎症有關的?現在雖然還沒有明確的答案,但是證據顯示這個可能性很大。

至少目前已經證明,腸道炎症和炎性腸病(IBD)跟大腸癌高度相關。

已有多篇科研文獻發現,紅肉(豬牛羊肉)跟大腸癌有密切的關聯關係,而且食物中的鹽分過高也會促進腸道炎症,後者已知跟大腸癌有密切關係。我們也發現有許多大腸癌病人是重口味愛吃咸。

當然,這並不意味著具有此類飲食習慣的人就一定會得大腸癌。但是至少是患病幾率大大增加。

目前已經知道的可能導致大腸癌的細菌有糞腸球菌、脆弱擬桿菌、具核梭桿菌、牛鏈球菌、敗血梭狀芽胞桿菌、幽門螺桿菌、大腸桿菌等等。而且相信這個名單一定會越來越長。

不過好的一面是,如果措施得當,我相信還是可以逆轉這種發展趨勢的。

那麼,怎麼才能預防呢?

平衡飲食,足量的纖維素,足夠的蔬菜水果,減少鹽的攝入,減少肉類食物,尤其是減少加工過的肉類食物,蛋白質以白肉和蛋類為主,多吃五穀雜糧。

這種飲食就是我們反覆強調的優良食譜。

足量的纖維素可以讓細菌產生短鏈脂肪酸(包括乙酸、丙酸、和丁酸),它們不單可以為腸道細胞提供能量,還可以抑制壞細菌的生長。

研究表明好的腸道菌群在塑造免疫系統和維護人體健康方面起到了樞紐般的作用,這取決於你的飲食。

更有意思的是,腸道菌群不單會誘導大腸癌的發生,甚至會影響癌症的化療效果。

最近由中國科學家領銜發表在國際頂尖雜誌《細胞》的研究發現,大腸癌患者腸道菌群中,如果「具核說桿菌」這種細菌高,其包含奧沙利鉑和5FU的化療方案就更容易失敗。這個結果更說明腸道菌群跟大腸癌的關係密切。

因此,想要預防大腸癌,或者逆轉大腸癌的發生髮展,那麼調理腸道菌群,改變飲食習慣應該是一條有效的途徑。

Advertisements

你可能會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