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金時代的黑鐵

蕭紅,一個去世七十二個年頭的女作家,近幾年來,一直被人們關注著。這種關注,不是人為的撥高,而是歲月沉澱后,她的藝術品質與光芒的再現。近日在一個叫吳營洲的博客上,看到了一位出生於三幾年的老人對蕭紅的評述,他說,蕭紅是個人物,值得研究。她的命運,代表了整個民族的命運,隨著時光的流逝,蕭紅的形象會越來越突出,而她身邊的那些男人,將會越來越黯淡。吳營洲沒有說出這個老人的名字,但我以為,他對蕭紅的評價,是很恰當的。

金秋十月,由香港著名導演許鞍華執導的電影《黃金時代》在國內正式上映,借著這幾年蕭紅在國內的熱潮,即使不做宣傳,影片肯定會引起人們的熱議。蕭紅比起和她同時代的那些女作家,她過的實在太苦了。但是,寫出來的作品,卻一點兒也不差其它女作家。這不是誰說了就算的事,而是時間告知我們的。時間無情也無情。無情的是所有的人,最終都將回歸到大地之間,歸於塵土。有情的是,它把真正金子一樣閃光的人,留存在天地,讓其隨日月而放光。蕭紅就是這樣一個人。雖然她命運多舛,經歷了許多人想像不到的苦,但是她的一顆純真乾淨的心,卻沒有被改變。她渴望愛,也用自己所有的生命去愛。在過去那個大動蕩的時代之下,這樣一顆懷揣著真摯熱烈的心靈,是很容易受到傷害的。

Advertisements

電影《黃金時代》片長三個小時,這比起蕭紅31歲的生命,顯然太短了。但導演仍用一種雄渾大氣而又不失細膩的手法,盡量還原那個迸發著激情與愛情的年代。對許多人來說,那個年代,就是黃金時代,無論是青春還是理想,是祖國,還是人民,是自己,還是別人,如此弱小的個人,放置在國家與民族生死存亡的時刻,個體生命,馬上就會被增值放大許多倍。可以說,比起那個時代,我們現在這個時代,顯然太平淡了。那個年代,物質貧困,精神卻十分富裕,人性的單純,對理想的激情,遠遠超出任何時代。這也是民國那個時期,一直能讓人引起共鳴的主要特徵。

但對於蕭紅個人來說,時代意義上的黃金時代,並不真正屬於她。她只是那個黃金時代一塊讓人不屑的生鏽的黑鐵。她的出身,她的遭際,都比別人苦幾十倍。別人都享受到了那個動蕩時代的激情而又幸福的饋贈,唯有她,沒有力量享受那個黃金時代的贈予,而是一直過著顛沛流離動蕩不安的生活。這對一個瘋狂熱愛寫作的女人來說,無疑是致命的。看看她同時代的那些女作家,就會知道,蕭紅真的是很不容易。冰心,丁玲,石評梅,張愛玲,林徽因,這些人都是和蕭紅處於一個時代的女作家。但她們的人生和命運,都比蕭紅順利幸福的多。今天回望上世紀三十年代的中國文壇,蕭紅的文字,一點兒也不遜色於她們。可是,蕭紅二個字,曾在許多人的眼裡沉寂,甚至遺忘。

Advertisements

蕭紅短暫的一生,給後世留下了極富個人才情的《呼蘭河傳》,也寫出了厚重、具有史詩品質的《生死場》。短暫的生命,愛過,也被拋棄過,但是,卻從沒有任何怨言出現在文字里。她的文字,一如她自己,敏感、善良、純凈,卻又富有機趣。在她熱愛過的三個男人當中,就有二個人嘲笑過她的文字,但近大半個世紀的雲煙過後,證明蕭紅的文字,的確都比他們高明。

蕭紅的一生,基本上是在流浪中度過。加之在那樣一個動蕩年月,蕭紅柔弱的身體,很難與那個激情四射的黃金時代合拍。雖然她曾得到大名鼎鼎的魯迅先生的舉薦,但是,也無法改變蕭紅苦難的命運。愛是一個人生命中最美好的旋律,每個人,都有自己心底里最美好的愛情戀曲。蕭紅的愛情,比別人曲折,也比別人艱難。一生中遇見的四個男人,有的才華橫溢,但他們在蕭紅最需要他們的時候,這些人都不知去了那裡。而蕭紅只好獨自品嘗生活的苦果,吞咽下本該他們也該吞咽的苦難。

這黑沉中的亮麗,黃金時代的黑鐵,自有其生命與人生的價值。難道不是嗎?七十二年的光陰過去了,蕭紅仍舊讓人牽挂著,想念著,感喟著,這已經很難分清楚,是在想她悲苦的命運,還是想念她那筆下呼蘭河畔的生動的人生圖景。

導演許鞍華說,拍蕭紅是她40年來的心愿。積40年心血來拍蕭紅,且給以三個小時的長度,足以看出編導在這部影片上傾注的心血。

在網上,曾有人發問,這是誰的黃金時代?要我說,這是我們的黃金時代,這是我們全世界中國人的黃金時代,雖然蕭紅在那樣一個黃金時代,顯得無奈了一點,但是,她的名字,卻讓歷史永遠銘記。所以,這也是蕭紅一個人的黃金時代,所有的人,只是她傳奇生命的點綴與配角。

蕭紅不朽!


Advertisements

你可能會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