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電影院的音響效果那麼好?

電影院的音響效果真的好嗎?

不一定,因為不同的場景,會有不同的音響聲學解決方案。例如音樂廳、電影院、教學演示廳、學校禮堂、中型KTV、大型劇院、錄音棚等等,它們都不可能使用完全一樣的解決方案,這其中還涉及到了建築設計、聲學設計、廳內混響時間、回聲共振、音響擺位及調校、隔音等多重因素。而且不同的應用場景中它們對標的受眾也是不同的,比如音樂廳和錄音棚對於樂器及一些設備的處理更為講究,而劇院你要更多考慮舞台設計和規劃。

電影院其實相對音樂廳和大型劇院來講需要考慮得因素相對靈活,畢竟電影院也分大中小,你的音響排布數量要根據整個空間的大小去規劃,太密集會適得其反,人在裡頭會覺得壓抑和沉悶,觀影效果會大打折扣。所以這裡也是強調一個觀點:音響絕非是數量越多越好,想達到一定層次的視聽標準,牽扯的因素非常多,甚至可以關係到人體工學設計和視覺設計。

電影院在體驗層面存在的利弊

優點

  1. 電影院的視聽沉浸感很強,坐席空間足夠大,熒幕顯示面積足夠大,音響聲道的排布數量豐富且分別獨立,這樣會讓觀影者充分沉浸在觀影過程中;

  2. 電影院內有吸音措施(類似吸音棉),用來緩衝並去除那些多餘的迴音及雜音,這樣可以讓觀影者的人耳最大限度分清楚不同聲音的來源,比如槍聲、直升機起降、流水聲、說話的人聲,你都可以從不同方位聽到它們的聲源。

弊端

  1. 由於電影院坐席排布以及空間大小的原因,它不可能做到面面俱到,所以在做音響系統的調校與優化時,它無法讓音響的聲音均勻覆蓋到每個觀影者的耳邊,我打個通俗的比方,比如你的座位如果偏後或者偏左偏右,那麼你聽到的聲音必然是不均勻的,絕對會有一側聲音較大,另一側聲音較弱甚至被覆蓋干擾的可能。某種程度上影院方面也是無可奈何,除非是家庭影院,否則這個問題很難徹底解決;

  2. 電影院畢竟是電影院,你永遠無法確保影院的環境是安靜的。在你看電影聚精會神時,突然有熊孩子的哭聲、前後左右打電話的聲音、劇透者的嘰嘰喳喳,哪怕你再有耐心,哪怕影院的軟硬體設施再好,你也無心觀影。尤其對於那些喜歡安靜的朋友而言,這簡直是在分分鐘受虐;

  3. 你確定你想看的內容會在國內院線上映?先去問問廣電的意見吧~

雖然電影院、音樂廳、禮堂這些對多重因素要求較高,但這並不意味著我們普通家庭不可以通過一些手段來最大限度模擬影院的視聽效果。由於本篇內容面對的是像我一樣普通用戶,所以像周鴻禕那類有大房子還不差錢的音響發燒友就不再考慮範圍內,畢竟你錢都不差了,難道還差個聲學設計顧問和室內設計師嗎?

如果你想在家裡最大程度打造一個不錯的視聽環境,可以接著看下去:

拿我這個年齡段的群體為例,我平時周末休息時除了看書就是看電影、看美劇、看動畫、看直播、看綜藝、看紀錄片、打遊戲。其中看影視內容與打遊戲、看直播、看綜藝的需求點是不同的,影視內容中尤其是電影(含美劇)和紀錄片對音響的要求較高,它們共同點在於影片中暴露的聲效較多。比如電影中場景的車輛、游輪、飛機,還有例如美劇《行屍走肉》中喪屍的聲音從不同方位傳出、槍聲或車輛的聲音從不同方位傳出,紀錄片中動物奔跑時踩到不同材質的聲音(草地/樹木/沼澤地)、不同動物的叫聲(高低頻)等等,非常的講究。

至於遊戲和綜藝也是同樣,我就打個簡單的比方好了,你玩《絕地求生》肯定需要通過槍聲、子彈聲、腳步聲判斷敵方的位置,那麼原理是什麼你想過嗎?其實本質上和電影、美劇、紀錄片是一樣的,都是通過模擬真實環境,讓你通過耳機或音響來感知聲音的來源,以此做出行為判斷。綜藝娛樂,尤其是音樂類的綜藝,其實它們的錄播節目在聲音方面已經優化過,否則修音這事兒是怎麼來的呢。

那些不太講究的人,可能壓根兒不在乎這些,可如果你是一個對事物有精緻追求的人,你很在意一些細節,你希望坐在家裡的沙發上就能最大限度感受非洲草原的獵豹是如何交配的、尼根用棒球棍爆頭時是從哪個方向揮來的、電影中輪船的汽笛聲是從哪裡傳來的。而這些細節,恰恰可以增強你觀影觀劇時的代入感,這與VR/AR增強現實感的體驗是一樣的,都是為了通過聽覺感官的模擬增強,讓我們產生身臨其境的錯覺。

另外,如果你平時常做音樂或錄歌配音什麼的,你多少都會用到監聽設備,因為做這類工作的目的是為了聽到聲音的本來面目,是為了抓取聲音本身的細節,這樣才有利於進一步地後期處理。像有些音響,乍一聽好像聲音好亮很討喜,但你聽久了就會發現,你平時聽到的聲音,其實相當於被「美顏」了。如果你聽到的聲音連最基本真實還原都做不到,那還不如花二百五去買個低音炮滿足一下被加濾鏡的樂趣。

需求和利弊分析完畢:

  1. 由於我們的生活越來越豐富多樣,我們在考慮問題的時候也不能太片面單薄,就像你經常打遊戲但不能不考慮老婆愛看電影的需求,所以能兼具多數需求的全能型音響是最優選擇。

  2. 音響是一回事,你的戶型也是很重要的,戶型樣式決定了房間之間的隔音問題、聲音傳播的問題,也決定了你在已有的軟裝基礎上該如何做設備排布與走線,如果你像我一樣比較厭惡雜亂的連接線,那麼無線就是必選項了。然而隔音的問題,出於成本以及一般人難以專業化實施的考慮,有條件的可以軟裝加窗帘(陽台處)。

  3. 不建議小戶型的朋友買大傢伙,本來你客廳面積就非常緊湊,結果你買了一套笨重的組合音響,怎麼放?放那兒和你的軟裝搭嗎?效果會不會適得其反?

綜合利弊之下,「有源音箱+內置功放+連接方便+音質+外觀+質量」是目前比較合適的家用級解決方案。像我用過的treVolo 2、Sonos、Genelec、BOSE,其實它們在各自的領域都是不錯的產品,如果要問我哪個更適合綜合家用級的鋪設,可能Genelec更有優勢一些。

主要優勢源於Genelec不僅將音箱外觀做到了高集成+小體積,而且主動分頻和內置功放等硬指標也沒有縮減,Genelec從G One到G Five有許多不同體積和音箱數量意味著它不僅利於多聲道設備的排布擺放,也意味著音質依然有保證,再加上Genelec整整四十年專註音頻監聽領域的專業積澱,突然感覺把其他品牌列出來有一種老大哥欺負人的既視感...

這裡稍微說一下主動分頻,主動分頻的優勢不止體現在看電影和看紀錄片了,拿來聽市面上的高碼率音樂也綽綽有餘,主動分頻可以減小聲音信號的損失,進而聲音的失真概率就小,聲音還原度更高,自然音質就更好了。

寫在最後:

審美是很稀缺的一種品質和能力,它絕非依靠學習就能學得來,審美不僅需要知識儲備和豐富的積累,也需要不斷地篩除判斷來提升自身的鑒賞能力,另外家庭環境和教育環境也是對審美素養熏陶的重要組成部分。

可是截止2018年,你仍然可以看到不少因為毫無審美能力導致的「殺馬特低音炮」現象,比如家裡裝修風格各種格格不入,好好的一個新房把電視牆整的像墳墓,各種弔掛水晶燈五顏六色像髮廊歌舞廳,甭管是家裡還是車裡先搞個低音炮單曲循環《我們不一樣》證明自己和別人不一樣再說...

我們為了讓自己的生活更有品質會在家居建設中不知不覺地做加法,但在做加法的同時不要讓生活變得無序與凌亂,我始終認為,最美的家,第一要素是乾淨整潔和體面有序,否則給你再好的設備再大的房子,結果它第一眼望去是一團糟,誰還有心情在家看電影聽音樂呢?

感謝閱讀,歡迎訂閱作者的頭條號與悟空問答:李嫑嫑

你可能會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