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生提醒:春節間吃這些葯再喝酒,風險很大!

食物相剋的真相可能很懸,但這些葯與酒相剋卻不存在玄機,分分鐘都可能致命。

春節進入倒計時,小碗在這裡一定要大聲的喊醒你(特別是愛酒的):在服用藥物期間,不能喝酒,絕不能喝,特別是服用或注射頭孢類藥物期間,否則有猝死風險!

酒,在中國文化中久負盛名,工作聚餐、人情往來、一家團聚都少不了美酒來助興,年關將近,難免會觥籌交錯、酒過三巡……但請別在歡樂的觥籌交錯間,造成不必要的傷害。

以下提醒大家一定要記一輩子,不僅是為了提醒自己,還要提醒他人,否則後果不堪設想!

1.吃完頭孢類藥物再喝酒,嚴重致猝死?

中國人民解放軍北京軍區總醫院主任藥師 王虎軍曾在央視財經《是真的嗎》節目中明確表示:「吃完頭孢類的藥物,特別是注射完頭孢類的藥物再飲酒,最嚴重的後果是死亡。

Advertisements

這絕不是危言聳聽,過往的案例歷歷在目:

↘2015年2月5日,武漢32歲的李先生,因吃頭孢並飲酒後,忽然感到心慌、呼吸困難,經過搶救,終於轉危為安。

↘2012年12月14日,42歲的曹女士,因病注射頭孢類藥物,停葯三天後,喝了白酒,立馬覺得胸悶氣短、呼吸困難,醫生診斷為雙硫侖樣反應,經搶救才脫離生命危險。

↘2018年1月15日,一名男子感冒注射了頭孢后1天後,喝了啤酒,在高速公路上開車時感覺頭部不適,於是停在應急車道上呼呼大睡。旁邊車流密集,十分危險,好在交警發現的即時。

2.為啥會猝死?到底發生了什麼?

兩個看似無關的東西,卻在身體里發生了如此嚴重的反應,最根本原因就是:乙醛(毒性是乙醇的30倍)在體內堆積,對人體造成傷害。

Advertisements

我們都知道酒的主要成分是乙醇,90%都通過肝臟來代謝,酒精進入人體后,首先通過乙醇脫氫酶變成乙醛,乙醛在乙醛脫氫酶的作用下氧化為乙酸,最後乙酸進一步代謝為二氧化碳和水排出體外。

但由於頭孢類藥物結構中的有些東西會幹擾乙醛脫氫酶的活性,阻止了酒精代謝的整個過程。也就是說:

當酒精進入人體,經過乙醇脫氰酶轉化為乙醛后,由於頭孢類藥物抑制了乙醛脫氫酶的活性,使得乙醛無法繼續降解,由此在體內造成大量堆積,隨著血液中的乙醛濃度上升,一系列的不良反應便隨之而來,這在醫學上被稱為「雙硫侖樣反應」。

中國人民解放軍總醫院第一附屬醫院急診部主任 趙曉東表示:

雙硫侖樣反應主要的癥狀是面部發紅、皮膚髮紅、頭痛、噁心、嘔吐。嚴重可導致心動過速、心衰、急性心梗、休克等,都可能危及生命。

用藥者飲酒後5~10分鐘即可發病,反應持續30分鐘至幾個小時,所以,服用了頭孢類藥物,請務必戒酒,同理,喝酒後,在一定時間內,也先別服用相關藥物。

3.除了頭孢,這些藥物也需要特別注意!

這些葯與酒若是發生反應,同樣存在巨大的風險,比如我們經常可能要使用到的感冒藥、解熱鎮痛葯、腸胃炎葯等,一定要加倍的小心!

一張表為你解讀

若你對藥物的分類不是很敏感,希望下面這張表能幫助到你。

服用了以上藥物,無論是吃還是打針,甚至是肛門的栓劑,請絕對絕對不要喝酒,若是你還是記不住,你乾脆記住:

「吃藥不喝酒,喝酒不吃藥」!

另外,除了酒之外,一些含有酒精的食物、藥物也需要杜絕,如醉蝦、酒釀、漱口水、酸梅湯、蛋黃派、酒心巧克力、腐乳等食品,如藿香正氣水、十滴水、正骨水、感冒止咳糖漿、人蔘蜂王漿等藥物。

4.那麼,到底吃藥後多久才能飲酒?

刊物《中國藥房》曾在《555例藥物引發雙硫侖樣反應的文獻分析》中表示:「服藥前、服藥期間及停葯後接觸含醇製品,均可引發雙硫侖樣反應。」

一般建議吃藥後至少一周才能飲酒,飲酒後至少一周才能服用藥物,但由於個體存在差異,誰都無法預料,所以我們只能遵守一個原則:飲酒時間與用藥時間的間隔越長,雙硫侖樣反應的發生率就越低。

5.不小心中招了該怎麼急救?

當然,不希望發生這樣的事,但的確要防止一些心大的,若有朋友出現上面說的雙硫侖樣反應,當然是輕微的癥狀時,可引導他半卧位躺下,等待癥狀緩解后平躺休息,若出現了嚴重癥狀,採取的措施只能是立即送往醫院。

寫在最後:

過年了,親朋好友團聚的幸福時刻,請堅守兩個原則:

1.喝酒不開車,開車不喝酒。

2.吃藥不喝酒,喝酒不吃藥!

心再大,也別拿生命開玩笑,生命安全切勿兒戲,提醒自己,也提醒身邊的人!

Advertisements

你可能會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