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灸入門:灸法禁忌與灸法意外

一、灸法注意事項

灸療雖然法簡方便,但在臨床應用時,尚須注意以下各點,以保證其安全有效。

1.施灸前根據患者的體質和病情,選用合適的灸療之法,並取得患者的合作。

2、施灸前根據病情,選准穴位,令患者充分暴露施灸的部位,並採取舒適的、且能長時間維持的體位。

3.腰背、腹部施灸,壯數可多:胸部四肢施灸壯數宜少;頭頸部更少。青壯年施灸壯數可多,時間宜長;老人、小兒施灸壯數應少,時間宜短,孕婦的腹部和腰骶部不宜施灸。

4.顏面部,心區,大血管部和肌腱處不可用瘢痕灸,禁灸或慎灸穴位應慎用。

5.對於昏迷、局部知覺遲鈍或知覺消失的患者,注意勿灸過量,避免過分灼傷,引起不良後果。尤其對老人、小兒患者更應如此。

6.施艾灸時,要注意防止艾火脫落灼傷患者或燒壞患者衣服和診室被褥等物。

7.非化膿灸時,灸灼過度如局部出現水泡,如水泡不大,可用龍膽紫藥水擦塗,並囑患者不要抓破,一般數日後即可吸收自愈。如水泡過大,宜用消毒針具,引出水泡內液,外用消毒敷料保護,也可在數日內痊癒。

8.凡化膿灸后在化膿期或灸後起泡破潰期,均應忌酒、魚腥及刺激性食物,因為這些食物能助濕化熱、生痰助風,並可刺激皮膚不良反應,從而使創面不易收斂或癒合。

9.艾炷或艾條灸治療結束后,必須將燃著的艾絨熄滅,以防復燃事故發生。

二、灸法禁忌

灸法適應範圍廣泛,但和其他的穴位刺激療法一樣也有其禁忌。大致包括以下幾方面。

1.禁灸部位古代文獻中有不少關於禁灸穴位的記載,但各種書籍之間互有出入,頗不一致。如《針灸甲乙經》僅載禁灸穴24個穴位,《針灸集成》則達49個之多。從臨床實踐看,其中多數穴位沒有禁灸的必要。而部分在頭面部或重要臟器、大血管附近的穴位,則應盡量避免施灸或選擇適宜的灸療,特別不宜用艾炷直接灸。另外,孕婦少腹部亦禁灸。

2.禁忌病證 梵谷熱、大量吐血、中風閉證及肝陽頭痛等症,一般不適宜用灸療,但並非絕對。

3.其他禁忌對於過飽、過勞、過飢、醉酒、大渴、大驚、大恐、大怒者,慎用灸療。另外,近年來還發現少數患者對艾葉發生過敏,此類患者可採用非艾灸療或其他穴位刺激法。

三、灸法意外

灸法是一種安全有效的非藥物療法,而且較之針刺療法也更為安全。我國晉唐時期曾一度風行灸療,當時的一些著名醫家都極力推崇灸法,有的甚至抑針揚灸。實際上,灸法如應用不當,亦可發生意外事故。早在我國晉代就有這方面的記載:「淵液……不可灸,灸之不幸,生腫蝕、馬刀傷內,潰者死」。(《針灸甲乙經·卷三》)這是由於古代缺乏消毒概念和條件,加上缺少有效的抗炎措施,容易發生感染和招致嚴重後果。暈灸,在古人的臨床實踐中十分多見,所以在清代醫家吳亦鼎所著的《神灸經綸》中已提到暈灸的救治之法:「或著火有眩暈者,神氣虛也,乃以冷物壓灸處,其暈自蘇,再停良久,以稀粥或薑湯與之,以壯其神」。現代,灸法意外較為常見的除暈灸、感染外,尚有過敏、中毒等。

(一)暈灸

暈灸是不多見的一種針灸不良反應。多為輕症,但也有癥候較嚴重者。應引起注意。其臨床表現,預防及處理之法大致與暈針類似。

關於暈灸的機理,曾有人將其與休克混為一談。其實,暈灸與暈針一樣都是一種血管抑制性暈厥。它是由於強烈的刺灸等刺激,通過迷走神經反射,引起血管床(尤其是周圍肌肉的)擴張,外周血管阻力降低,回心血量減少,因而心臟的輸出量減低,血壓下降,導致暫時性、廣泛性的腦血流量減少,而發為暈厥。

1.原因

關於暈灸的原因,《標幽賦》曾云:「空心恐怯,直立側而多暈」。其常見者有下列幾種。

(1)體質原因為最主要的誘因之一。體質虛弱,精神過於緊張、飢餓、疲勞,特別是過敏體質,血管神經機能不穩定者。不少無明顯原因的暈灸者,往往可從體質中找到原因。

(2)刺激原因 穴位刺激過強,可致暈灸。所謂過強,因各人情況不一,很難度量比較。在刺激的種類上,以艾灸多見。

(3)體位原因 一般來說,正坐位或直立施灸時易發生暈灸。

(4)環境原因:環境和氣候因素也可促使暈灸,如氣壓低之悶熱季節,診室中空氣混濁,聲浪喧雜等。

2. 臨床表現 一般分為以下三期。

先兆期:頭部各種不適感,上腹部或全身不適,眼花,耳鳴,心悸,面色蒼白,出冷汗,打呵欠等。有些患者可無先兆期。

發作期:輕者頭暈胸悶。噁心欲嘔,肢體發軟涼,搖晃不穩,或伴瞬間意識喪失。重者突然意識喪失,昏撲在地,唇甲青紫,大汗淋漓,面色灰白,雙眼上翻,二便失禁。少數可伴驚厥發作。

後期:經及時處理恢復后,患者可有顯著疲乏,面色蒼白,嗜睡及汗出。輕症則僅有輕度不適。

暈灸大多發生於針灸過程中,但也有少數患者在取針后數分鐘乃至更長時間始出現癥狀,被稱為延遲暈灸,應特別注意。

3. 預防方法早在《黃帝內經》中,曾用不少篇幅提及暈針的預防:「無刺大醉,令人氣亂;無刺大怒,令有氣逆;無刺大勞人,無刺新飽人,無刺大飢人,無刺大渴人,無刺大驚人」(《素問·刺禁論》)。其實同樣適於暈灸。現代主要從心理和生理上進行預防。

(1)心理預防主要針對有猜疑、恐懼心理者,或針灸時哭笑、驚叫、戰抖、躲避、肌肉痙攣。伴有瞳孔、血壓、呼吸、心跳、皮溫、面色、出汗等植物神經系統和內分泌功能改變者。均可作預先心理預防,以避免出現暈針等不良反應。共分三法:

語言誘導:施灸前,先耐心給患者講解針灸的具體方法,說明可能出現的針灸的感覺、程度和傳導途徑,以取得患者的信任和配合。

鬆弛訓練:對好靜、壓抑、注意力易於集中、性格內向的患者,令其凝視某物體,待其完全進入自我冥想(入靜)狀態后,始行灸刺。

轉移注意力:對急躁、好動、注意力渙散、性格外向的患者,可令患者作一些簡單的快速心算,或向其提出一些小問題,利用其視、聽覺功能和思維活動等,轉移其注意力,促進局部組織放鬆。

(2)生理預防飢餓患者,灸前宜適當進食;過度疲勞者,應令其休息至體力基本恢復。特別對有暈針或暈灸史者,最好採取側卧位,簡化穴位,減輕刺激量。

在施灸過程中,一旦患者有先兆暈灸癥狀,應立即處理。灸療結束后,最好能囑患者在診室休息5~10min后始可離開,以防延遲暈灸。

4.處理方法

(1)輕度暈灸應迅速停止施灸,將患者扶至空氣流通處。抬高雙腿,頭部放低(不用枕頭),靜卧片刻,即可。如患者仍感不適,給予溫熱開水或熱茶飲服。

(2)重度暈灸即停灸后平卧,如情況緊急,可令其直接卧於地板上。據我們多年體會,此類患者在百會穴艾灸有較好的效果。方法是用市售葯艾條,點燃后在百會上作雀啄式溫灸,不宜離頭皮太近,以免燙傷,直至知覺恢復,癥狀消退。如必要時,配合施行人工呼吸,注射強心劑及針刺水溝、湧泉等。

5.病案舉例

譚××,男,14歲,學生,1989年4月8日來診。患者於1日前因飲食不潔而致腹瀉,每日約7、8次,瀉下膿血便,里急后重,肛門灼熱,舌紅苔黃,脈滑數。給予艾條用固定式熏灸器灸關元。熏灸至60min時,患者感心慌頭昏,噁心欲吐,脈搏加快,面色蒼白,大汗出。當即停灸,針刺雙內關穴,5min后心慌減輕,留針20min,癥狀消失。

(二)灸療過敏

近年來,陸續有報道,採用艾灸、穴位注射等法,可以誘使機體出現程度不等的過敏反應。雖然預后一般良好,但有時也可出現較重的證候,值得注意。最近亦有單純毫針刺引起過敏性反應的報道。下面重點介紹引起艾灸過敏的原因、臨床表現及預防處理之法。

1.原因 常見的有以下二種。

(1)體質原因 導致過敏反應的主要原因是患者本身具有過敏體質,多有哮喘,蕁麻疹史或對多種藥物,花粉過敏史。

(2)藥物原因一般指艾灸致敏:可能因為艾葉中含有某些致敏物質,有人曾將溫灸盒蓋的煙油取下,敷於曾因艾灸導致急性蕁麻疹的患者的前臂內側,結果10小時后,被敷處發癢難受,並出現過敏性皮疹,證實可引起過敏。

2.臨床表現以過敏性皮疹最為常見,表現為:局限性(穴位周圍區域)的紅色小疹,或全身性的風團樣丘疹,往往渾身發熱,瘙癢難忍,重者可伴有胸悶,呼吸困難,甚至面色蒼白,大汗淋漓,脈象細微。

過敏反應出現的時間:穴位注射常發生於即刻或不久,艾灸則須一至數小時,文獻報道最長者達10小時。有因艾灸引起過敏者,以後往往可以在艾灸治療時反覆出現。

3.預防方法

(1)詢問病史 針灸前,應仔細詢問病史,了解有無過敏史,特別對艾灸有無過敏史。如原有穴位注射過敏者,亦應慎用艾灸療法。

(2)慎察先兆 艾灸或穴位注射過程中,如出現過敏反應先兆時,應立即停止艾灸療法或注射。

4.處理方法有局部或全身過敏性皮疹者,一般於停止艾灸後幾天內自然消退。在此期間宜應用抗組織胺,維生素C等藥物,多飲水。如兼發燒,奇癢,口乾,煩燥不安等癥狀時,可適當應用皮質類激素,如強的松,每日服20~30毫g。中藥涼血消風方劑也有效果。當表現為面色蒼白,大汗淋漓,脈象細微時,除肌肉注射抗組織胺藥物外,可肌注或靜注腎上腺素,必要時,注射腎上腺皮質激素等藥物。

5.病案舉例

例一李××,女,30歲。1975年3月18日初診。患者妊娠8個月,於3月17日經某醫院產科檢查胎位為臀位,囑患者回家每日早晚取膝胸卧位20min。翌日晚,患者自用市售艾條,灸至陰穴20min,約一小時后,覺胸背,四肢瘙癢。第三日晨,眼瞼,口唇及面部浮腫且癢,背胸、腰及四肢發生風團樣丘疹,瘙癢難忍。擬診為急性蕁麻疹,予中藥三劑服用,停用艾灸后,諸癥狀消失。夜間,她自拿艾條灸至陰穴,上述癥狀復現,且較前嚴重,並伴胸悶,呼吸困難。自述外陰亦腫,排尿困難。既住無過敏史。予服中藥六劑后,癥狀消失

例二 鞏××,女,28歲,1998年 12月19日初診。右側口眼歪斜1日。診斷:周圍性面神經麻痹。(西醫診斷:右側周圍性面神經麻痹,顱外段)。治則:疏風散寒,化痰通絡。治法:1.背部膀胱經走罐。2.面部常用穴淺刺,留針30min,每日1次。3.艾條溫和灸右側翳風、耳垂前下方,各20min,每日1次。操作:患者仰卧,取右側翳風、耳垂前下方,艾火距皮膚約3cm,局部覺溫熱為度,每穴各灸20min。

12月22日,針灸已2日。右側耳郭水腫,以耳輪為甚,微紅,非凹陷性,無疼痛及瘙癢。考慮為艾煙過敏,停灸,余治同前,次日耳郭水腫消失。12月28日,取下關、地倉、顴*s,每穴各灸20min,一日2次,艾火距皮膚約8~10 cm,局都覺微熱。 1999年1月4日,右側面頰部水腫,不紅,不熱,左側無異常,四肢無水腫,查尿常現無異常。囑停灸,余治同前,未再出現水腫及其他異常反應。

患者對青霉素、魚類食物均有過敏史。

(三)灸療中毒

灸療中毒,多見於用藥灸條施灸。

1.原因 因葯灸條中大多含有雄黃,點燃后可形成砷的煙氣,經呼吸道進入人體,導致慢性甚至急性砷中毒。

2.臨床表現一般於灸療過程中或灸療之後,出現流淚、咽癢、嗆咳等癥狀,隨之發生流涎、頭暈頭痛,乏力、心悸、胸悶、氣急。嚴重者可有噁心,腹部陣發性絞痛,冷汗淋漓、吐瀉交作等症。

3.預防方法砷中毒問題應引起醫患人員重視,應用時要做好防護工作,限制用量(每次不超過半支),對孕婦、過敏體質者禁用;對長期應用藥艾條的醫患人員做砷的常規檢查。為了徹底防止砷中毒,應研製開發不含砷的葯灸條。

4.處理方法停有葯灸條治療,癥狀輕微者,一般予可採用綠豆湯送黃連素。以200g綠豆煮成500g湯劑,黃連素6片,每日分3次送服。症情重者應送醫院治療。

你可能會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