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學易,學的到底是什麼?20、關於易傳與孔子關係的證明

據《史記》載,春秋時期,步入晚年的孔子對周易按儒家思想進行註釋,整理編纂了《彖傳(上下)》、《象傳(上下)》、《繫辭傳(上下)》、《文言傳》、《序卦傳》、《說卦傳》、《雜卦傳》,共計十篇,稱作「十翼」。

漢武帝時期,「十翼」被稱為《易傳》,並被列為《易經》的一部分。

對《易傳》為孔子所編纂修訂之說,歷史上看法不一。隨著長沙馬王堆漢墓帛書《周易》出土,證明此說不偽。

以上是網上搜索所得,介紹的是今本《易傳》的組成,以及與孔子的關係,上面的說法,應該代表了主流思想,就是認為帛書出土,證明了孔子是《易傳》的編纂修訂者。

我的問題是,帛書易真的能夠證明這個問題嗎?能夠證明《易傳》裡面的內容哪些是孔子經手,哪些又與孔子無關嗎?其間的推理證明過程是怎樣的?

經過實際的推理論證,結論適得其反,恰恰證明孔子不可能是今本《易傳》的編輯者,孔子的「述而不作」不是空口白話。

一、今本《易傳》與帛書《易傳》,來源並不同,出自不同的流傳體系。

關於這個問題,許多易學大家都做了充分的論證,已經是易學界的定論,本人沒有這份功力,所以略述。

二、帛書《繫辭》與今本的主體相同,證明孔子不可能是《繫辭》的編輯者。

我們說《繫辭》是「古之遺言」的主體結構,一個必須得到驗證的結果,就是社會上流傳的各種版本的《繫辭》,應該主體相同,且文字大同小異,否則,就不符合它無數年、無數人口耳相傳的必然經歷。因此,帛書《易傳》的情況恰好說明,孔子的時候,社會上流傳的《易傳》不止一種,但是其內容基本一致,完全符合傳承的特徵。但是與此對應的另一個結論自然而然就是:孔子沒有編輯《易傳》。

以前我們已經分析過了,《繫辭》的定稿,應當在孔子70歲以後,因為帛書《易傳》的其它篇目裡面存在的內容的錯誤,在《繫辭》里都做了巧妙的處理,以避免誤導後人,這當然只能建立在孔子本人對此的研究更加深入的基礎之上,所以,流傳下來的《繫辭》,包括帛書在內,應該是孔子易學大成之後才編輯的,或者是孔子對於自己的「子曰」有個審定,但是,這與編輯整個《繫辭》不可同日而語,不是一個概念。不能因此得出孔子編輯《繫辭》的誇大之詞。

三、《說卦》與《衷》、《要》比較,說明它們不僅與「古之遺言」有距離,更透漏了可能存在很多版本的類似記錄。因此,其主體內容也不可能是孔子可以編輯的。

與《繫辭》的根本區別在於,《說卦》以及《衷》、《要》裡面記錄的一些不是孔子言辭,卻又是古老的易學知識的那部分內容,與《繫辭》的出處區別很大,首先,這不是「古之遺言」,也就是不是那個原始的、要後人記下來並口耳相傳的「聲音口訣」。

這種「聲音口訣」不可能太長,太長了傳承有困難。也不可能分開成幾部分,這與雞蛋不放在一個筐子里不同,分開了反而更容易缺失。所以只能是《繫辭》裡面的那幾百字、高度濃縮的經典,讓很多的人死記硬背下來,代代相傳。

後世人們發現一些古老的原始部落的傳承,大多數也是用的這種方法,其中我國少數民族據說有一種方法,就是每一代都有一個專門的人來做這件事,幾萬字甚至更多的民族傳承,單靠記憶力就完整保留了下來,薪火傳承,代代不絕。

與這種「聲音口訣」同時存在的,是對傳承內容的現場演繹。那個「聲音口訣」具體怎麼運用,它的用法僅僅通過聲音保留,由於接受傳承的原始人當時還沒有文字,不懂得這些聲音的意思,所以毫無實際意義,也無法確保傳承的正確。因此就必須有一個現場的演示,儘可能讓接受傳承者明白全部操作程序,當然這個操作程序本身也必須具有實際的誘惑力,才能更有吸引力和生命力,「占卜」顯然是唯一符合要求的模式。

這個現場操作演示的記憶,同樣代代相傳,到了後世。由於現場接受傳承者數人或者數十人,所以這些流傳到後世的東西,因人而異,各有區別,與「聲音口訣」的相對同一形成明顯的反差。

這個現場演示的記錄傳承,現在能看到的,就有《說卦》,以及帛書《衷》、《要》裡面的一部分,這些東西相對比較多,除此之外,應當還有別的版本,別的名目,散落在各種故紙堆裡面,應該可以成為一門專科,來進行研究,必定會得到驚人的收穫。

四、《彖傳》的歷史,應當與《易傳》最初的文字版本有關,是《連山》時期或者《連山》之前的事情,可惜的是,孔子的時候,看到的已經不是原貌,有大幅度的篡改和增刪。

《彖》是「古之遺言」之外的,在後人按照「古之遺言」建立文本之後,並且成功「複製」出了首個卜筮用的斷卦辭的簽詞集之前,為每個「八卦」寫下的斷卦辭。看到這個辭,每一個「經卦」的象徵意義就能夠明白了,後來這些內容混同到全部的64個「別卦」的裡面,就有了正式的名稱,叫「彖」,是不是就是一個團隊的集中解釋的「團」不得而知,但是的確可以有「團」的意思在其中。

周朝真正的破壞,其實就是原始的《彖》,它們與卦象伴隨在一起,流傳到周朝的時候,已經定稿了,也許商朝稍有篡改,但是看到沒有傷筋動骨,但是周朝不同,周朝的政治意志,有強烈的將《易》演變成統治工具的衝動,所以動作非常大,這是人類的損失,不可逆轉,十分遺憾。

五、《象傳》是孔子之後才有的,所以帛書解卦,沒有《象傳》的痕迹,由此我們推論,所謂的「重卦說」、「爻位說」都是與《象傳》同時,被後世儒家假借周朝的名義所炮製。

這個問題應該才是本文的重中之重,但是卻只能提出來,無力演繹,希望得到易學大家的關注,從而得到論證。

你可能會喜歡